分节阅读 181(2 / 2)

道缘儒仙 鬼雨 5470 字 2019-04-10

听他这么说,六王爷才就此作罢。

叶昊天出得大厅,迎面碰到殷东平。刚想问对方别后情形,却见殷东平深深地鞠了一躬,这起腹语之术说道:“我想到军中帮罗兄一把,因此特来告辞。”

叶昊天心中感慨,紧握着殷东平的手,说道:“殷兄的才智没得说,有您帮忙,相信罗兄会轻松很多。”

殷东平看着他的眼睛,沉吟片刻说道:“兄弟或许不知,愚兄是长平殷家的后人,殷羡、殷浩便是先祖。”说这番话时,他的目光一直盯着叶昊天,想看其反应如何。

叶昊天他脑海迅速搜索了一下,很快想起东晋时期有那么两个行事有趣的人。

据说殷羡出任豫章太守,临行之前,京城的人托他给在豫章的亲友带信,结果是张也托,李也托,殷羡要带地信有一百多封。上船后殷羡把这些信全部拿了出来,面朝苍天,神色肃穆,口中念念有词道:“沉者自沉,浮清自浮,俺殷羡才他娘地不给你们当邮差呢”说罢就把这些信都伶扔到了江中,然后扬帆上任去了。

殷羡在历史上并没有多大名气,不过他的儿子殷浩倒是颇有些名头。殷浩是当时有名的清谈人物,一次有人问他:“要升官的时候却梦到了棺材,要发财的时候却梦到了大粪,这是怎么回事”殷浩回答说:“做官本来就是桩腐臭地事,所以要当官的时候就会梦见尸体;发财本来就是桩肮脏的事,所以要发财的时候就会梦见粪便。”当时人们都把殷浩的这个回答作为名言,四处转播。

这个清谈家并不满足于口舌上的本事,他一直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历史就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后来殷浩出任扬州刺史,随即又被任命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兖、徐、青五州军事。大权在握,殷浩慷慨激昂,马上督率大军,越过淮河,准备和占据中原的氐族人符坚决战,一雪国耻。结果事与愿违,仗打得一败涂他,最终丢盔弃甲,众叛亲离,魂飞魄散地跑了回来。

殷浩失利后被废为平民,到了浙江衡县,一天到晚他用手指在空中写字。周围人莫名其妙,偷偷观察,发现他写他是“咄咄怪事”四个字。殷浩的“咄咄怪事”写了没几年就死了,不过却为后世留下了“咄咄书空”这个典故。

想到这里,叶昊天禁不住“呵呵”笑了,可是立马看到面前的殷东平,急忙收住笑容,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安慰他道:“令祖特立独行,很有个牲。殷兄平日沉默寡言,这一点跟祖上差别很大啊。”

殷东平并不介意他的笑容,跟着干笑了两声,意味深长的说道:“兄弟有所不如。先祖北伐失利之后,每日咄咄书空,并不是真的发了疯,而是在揣摩北伐时得到的一本书。可惜他至死都没有弄明白。不过那本书却没有失传,而是从东晋一直转了下来。那以后,我们长平殷家的后世子孙有两条家训,其一是多干活,少说话;其二是背熟那本令先祖咄咄书空的书。”

叶昊天诧异地问道;“这么说殷兄悟出来了”

殷东平点点头,沉声道:“那书长有两万余言,我本来想了很多年都想不明白。自从服下兄弟的升仙丹之后,忽然神智大开,琢磨两月之后,总算给我想明白了。”

叶昊天本身也是个书虫,闻言兴奋地道:“那是什么书是否很有趣”

殷东平答道:“那是一本握奇经,又称握机经、幄机经。序言说是黄帝的大臣风后所写,周朝的姜太公加以引申,汉朝的公孙弘注解。书中所述包括行兵布阵诸搬总纲,以及奇门阵法三十六幅。我已将书编辑加注,献给兄弟,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说完从袖中取出一册书来,递给叶昊天。

叶昊天大喜过望地接过书来,笑道:“如此一来,清剿倭寇的事就更加轻松了”他自己有了鬼谷子的七十阵以及洪荒九阵,并未将握奇经看得太重。只是他有事在身,无法亲自参加抗倭之战,现在有了精通阵法的殷东平,自然是一件大好事。

想到这里,他探手将刻有鬼谷子七十阵的玉简取了出来,连同一粒仙丹递给殷东平,说道:“殷兄把这个带上,仔细琢磨一下,应该有些好处。”

殷东平半信半疑他接过去,一看就呆住了,神不守舍地站在那里,连叶昊天何时离去都不如道。

第二百三十八章 地仙

当天晚上,朱英和殷东平便结伴离开了王府。

叶昊天闭目静坐了一会儿,发现自己因为出使倭国成功,又积累了两百余万的儒功值。他心中高兴,连忙将其全部传化为神丹,结果在神仙榜上的排名又升高了五十位,达到一千九百三十位。

当他醒转来时,一眼看见兰儿闷闷不乐地坐在跟前,不知道在想什么心事。

还没等他开口询问,兰儿便自己说了出来:“我师傅也不知到了哪里,好久不见,真有些牵挂。”

听她这么说,叶昊天也想起青阳真人,于是将龟镜取了出来,先查看皓梵神尼的下落,再看青阳真人的情况。 结果发现皓梵神尼到了阿尼玛卿大雪山下的九莲庵;而青阳真人已经找到了赤阳真人、少阳真人、三阳真人和明阳真人,几个人正在云南巍宝山长春洞练功。

叶昊天和兰儿对望了一眼,说道:“我们去看看,想来花不了多少时间,也算尽点孝道。不然良心不安,影响修行。先去看你师傅吧。”

两人说走就走,没有动用瀚海神舟,甚至连天际飞帆也没用,只是驾起祥云飘了过去,盏茶工夫便落在大雪山下距离尼庵里许的地方。

他们踏雪而行,刚刚进入尼庵五十丈内,便被一个头戴道冠,身着紫袍的老者拦住了去路。

老者神情威严、面色不善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来此何事”

兰儿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眼,觉得他不像坏人,于是躬身答道:“前辈安好,请问皓梵神尼是否在此晚辈是神尼的徒弟。”

老道诧异地看了她一眼,问道:“此地白雪皑皑,千里冰封,很少有人能找到这里,你们是怎么来的”

叶昊天开玩笑道:“我们历尽艰辛,一路长途跋涉。翻山越岭,整整花了三个月才找到这里。请问前辈是什么人为何守在尼庵门外”

老道眉毛一扬道:“瞎辩贫道已在大雪山下布了机关,只要进入周围五十里内,变会有警铃响起。如今警铃一声不响,显然你们来路蹊跷还不从实招来”

叶昊天打趣道:“你那机关不太灵呢早被我们拆了个七零八落,不信你去瞧瞧。前辈,我们要见皓梵神尼,请给通禀一声。这位兰儿姑娘的确是神尼的弟子。”

老道尚未答话,尼庵内忽然传来皓梵神尼的声音,“兰儿这孩子。怎么能找到此处来”随后大门洞开,神尼走了出来,一眼看到叶昊天和兰儿,顿时眼睛一亮。激动地道:“真的是你们啊快进来。外面很冷,别冻病了。”在她的眼里,兰儿还是当年初学功夫的孩子。

老道闻言急忙侧身让在一边。

兰儿眼中含着泪花,冲过去抱住师傅,哽咽道:“师傅还好吧。徒儿好想你啊”

皓梵神尼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