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榜五十名举人,不管怎么样,已经是举人,从此就是官身,见了县令可拱手作礼,见了知府深鞠躬,也无需跪拜了。
只是他也心中有数,自己三十三岁,在举人之中还不算老,但是也不算很年轻了,进京赶考,和集天下精英的学子举人,争这一百二十名进士,实是难如登天,无论是背景、年纪、才学,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此,就只有直接授官了”宁博秋想着。
秀才虽说可补上从九品的小吏,但是也要排队排资格,举人却是正经的官身,按照法规,一榜举人可直接补从八品,而两榜三榜,都是正九品出身。
正九品,也不算小了,一县中地巡检公安局长、仓曹财政局局长,户曹户籍局局长,田曹农业局局长,刑曹司法监狱长,也不过这个位置。
再上去,就是县尉和主薄这等正八品的官员了,这二个官员,一掌厢兵,一掌文书民政,虽属县令管辖,却相互牵制,至于再上,就是从七品县丞了,这官反而无实权,等于是候补县令,平时一般不能干涉政事。
现在大楚一县,少者数万百姓,多者十万,因此九品官来,实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样低,当下就打定主意,等问候完毕,就去省中补官。
想到这里,他这才想起了方信,想到这才十六岁,就丰姿从容的少年,以及兰姬那无限美好的身体,就不由心中一阵火热,眼神幽暗了起来:“不知道你可中了”
而在这时,方信却不得不在忙碌着,先去拜见了房师赵阳斌。
其实到了现在,一切都有潜规则,比如说,发榜当天,能拜访赵阳斌的,就是一榜举人,而第二天,是两榜举人,第三天,是三榜举人。
方信很是得体,问了习规,知道可送银子,但是不可送太重,一般百两为极限,当下封了百两银子上去,又奉了二十匹丝绸,再奉上自己新的字贴一卷。
一榜才十人,赵阳斌接见了这十个新进的秀才,是在临时的官家府邸中。
这是很大的一个院落,正门巨大,里门也深,七楹殿,威严排列,报了名,就进了内殿,里面上了炉子,才进去,就觉得一阵温暖。
既然是临时的,自然不会太过用心,等十人行拜师礼,拜见了房师赵阳斌之后,赵阳斌淡淡的一笑,说着:“你等都是新进举人,以后朝廷命官,起来罢”
“谢老师”十人都再拜了一下,然后才起身。
赵阳斌打量而看,第一名钱明,却也已经三十有四,头名举人,进京考进士还有希望,第二名褚莹,还是年轻,二十五岁左右,以后大有前途。
第三名就是方信了,房师赵阳斌凝神看去,只见此子神色恭谨,却气度不凡,年纪才十六岁,见微可知著,就从此人送上的厚礼,就知道此子不是清高之人,再加上有贵人欣赏,看来此子是这次主持考试的最大收获。
至于邹宇思、苏檄、葛容、范语、范凡宇、袁俊靖、柳博七人,年纪相差不齐,神色也不一样,打量之后,赵阳斌就了然于心了。
不过,这时朝廷有法制,当下不冷不淡的,个个点拨了几句,说了几句闲话,然后就按照着小宴,这小宴真正是小宴,就是一点面条,让各新进举子吃过了,就拜谢而出。
这本是太祖所定,以免师生之间过于亲密,所以宴面又称清面,只是到了现在,这当然仅仅是一些场面上地规矩了。
方信却是将面全部吃光的,出门之后,就上了轿。
是的,按照大楚的规矩,你如无官身,任你财有多少,也万万乘不得轿,特例就是人到了七十后,为了表示敬老,就算是黎民,也可乘素轿。
现在这批举人,都可乘轿,不过,这时也显出了财富区别,十人中,几乎人人乘轿,但是第四名邹宇思却一时无钱,只有尴尬而笑,只得搭了同行一条路的范语地四人轿。
“嘿”四人抬起轿子,在路上走着,方信沉默良久,才轻轻一叹笑着:“难怪这些人都要想当官,就这不经意之间地区别,就让人动心得很。”
走了一段,轿子晃了一下,停了下来,外面有人说着:“老爷,府到了。”
这时,兰姬也出来了,她换了新衣,满脸喜色,虽然刚才已经拜谢过来了,但是还是再上前恭喜。
“走吧,你也乘轿,今儿,我们还去拜谢鲁侯爷去”方信说着:“想必侯爷和夫人,看见了都会很高
“是,老爷”兰姬笑着,又有轿子上来,兰姬就上来,而两个丫头虽然一身新衣,但是必须跟在后面。
大街之上,两行轿子,就向着鲁侯府而去。
第三卷 凝气成体系 第七十五章 契约
明文十四年,四月初。
前后两辆马车,出了省城西文府,自城南门出了城,沿官道回从江府,这车队正是回去拜见母亲,并且结婚的方信一行。
此时,正是四月阳春之时,路边丛林树木都已经抽出枝条,绿意浓浓,而桃花却开的正盛,点缀着不远处的田舍周围,更是充满着春意。
方信坐在前面一辆马车之中,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这次他之所以等了二十天才回去,却是直接拜访了省学库。
太宗皇帝整编“大楚全书”,内有藏书二十六万卷,真正包容万有,不少是不传不秘,而仁宗时,曾下旨印刷这全书,分赐给各省贡院,虽然只有十二万卷外库,没有内库和秘库,但是也非常了得了。
方信现在是举子,有权进入省贡院,这二十余天,他几乎就在贡院中读书,选择重要的经论,以及地理历史风情,特别是一些隐隐涉及到力量的密法之卷,一下子又记下了三万卷,花费了三百功德。
可以说,现在整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他读书更多了,假以时日,如能以理贯之,以仁礼穿之,学术宗师可期。
但是,时间也差不多了,基本上就在本月,就可能随时回去。
自己降临在这方世界上一年,儒学已经贯通,可以说,基本上大略已得,了无迷惑,唯有纯化,这就不是一时一日之功了。
回到主世界,考一个四阶古文,看来并无问题了。
书法之道,三阶略高,四阶略低,也是大收获。
甚至剑道,也取得了纯化,与书法之道共进,了悟黄金圈奥妙,能以方寸之间,演化万物,已达到了四阶中段,并且达到四阶巅峰,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最重要的功德,自己降临时,是三百五十份,而当日建后土娘娘殿,当日功德就猛地增加了三百,以后还在缓慢增加,后又得了四百。
为异类开道,总共又得了五百,总加起来,得了一千二百功德,所以自己虽然消耗掉四百,却还有一千二百功德,事实上,如不是见功德如此多,方信也不会消耗三百记下三万卷书,现在打开第八颗星辰,已经是稍等数日的事情了。
不过,每想这个,方信就有些苦恼,每次来去,都需要花费萧家庞大的能量,而且也不自由,想来想去,还终是下了决心,要真正为自己留下一个稳固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