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空之中,无数形态在流动,它们在不停地运动着,宛然一个个细胞,彼此分裂、吞噬、联合,方信仔细看去,却看见了一个里面是无数的形态,无数虚影的人,人和人之间,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整体。
每个人的活动,都对这个整体产生着影响。
方信默默着看着,见得无数的光色在进行交换,不断分裂繁衍,又散于虚空,如洪水一样在延续着,蔓延着,永无休止的暗亮和变化。
他突然之间,就明白了。
原来,一人就是一功德,何所谓功德功就是身体,而德就是心灵。
任何有益于这身体,这心灵的,就能增加这个功德整体地数量甚至质量,也因此在总量上,获得了新的功德,当然,有其中还有细微的差别,有益身体是功多,有益心灵是德多,是故爱人是功德,帮人救人是功德,自爱也是功德。
个人是如此,而家庭也是一个功德单位,任何有益这个家庭改善和稳定的,也可增加功德,是故和睦家庭,富足家庭,都是功德。
社会更是千万人组成的功德体,国家就是具体的代表形态国民富强安康是功,治国有方自是为德。
这时,人道之书大放光明,落到了方信的心中,方信猛地一震,眸光幽远,这个世界的历史长河就自浮现,千百年的众生此起生灭,继往开来,全部在心中浮现。
原来,仁者爱人是德,礼者秩序是功,原来仅仅只是如此,所以引导着人类走向无量功德的黄金世界甚至圣道世界。
因此,著此一说,引导世人,实是有益无量劫众生,一起走向黄金时代,造就无量功德。
这人道之心,实就是“仁”字,这仁,是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以至于对世界,来创造属于理想中地圣道世界,念如此,一光冲光而起,顿时获得这方主位面无量功德的响应。
方信默默地睁开了眼,当他再张开眼时,看到的是无量功德,不断在起始生灭,无数的形态变化着,生、存、衰、灭,种种变化都是如此。
而当形态经过生、存、衰、灭时,二种无量的白光贯穿整个过程。
首先吸引着方信的,是那熟悉地后土之光,贯穿整个全部,当形体灭亡,一点明光就飞了出来,这点明光立刻受到了后土白光地保护,每点明光都有着颜色,和对应的光海进行着共鸣,各有红、紫、青、白、黄、黑等等各种色光之海,然后又获得了新的形体。
这过程在不断重复着,无数形态不断显现,怔怔地看着,方信突然之间,两行眼泪落下。
所谓的六道也不过是主要的概括,相同性质的气息在相互牵引,这就是所谓的善恶因缘。
而唯后土之心不变,后土在庇护着无量众生,众生依着各自的心念而落到各处。
尘归尘,土归土,灵魂归于后土,然而,汝无需痛苦和哀伤,死亡是生命地循环,并无丝毫掩盖,虚伪,黑暗。
吾身化六道,就是为了使汝等不至于消失,不至于堕落,道从不蔑视,是为混元,从高而下看,更不需蔑视,高不是为了舍弃低而存在,而仅仅是为了守护和引导而来,是让汝等知道,汝等是永恒的种子,蜗实汝等的父母,引导汝等走上真义之道,在这之前,吾愿生生世世,守护于汝等。
这心愿,就是吾之大行,也是吾之根本法门。
只在这一瞬间,方信就彻底明白后土之心,这就无限的慈悲,也是无限的“德”,后土之心,就是德。
这两行眼泪落下,顿时地书大放光明,落到了方信的心中。
方信闭目,再看世界,却见那一道白光还在运转着,无数形态在不断地变化着,不停地改变着,似乎只是眨眼地光阴,却目睹了宇宙千百世的盛衰和变化,而每一次变化,都带来了新的形态,更完美,更适应环境。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唯功是举”方信默默地念着,如果说后土是德,那皇天就是功,代表着一切形体的兴衰和进化。
一念于此,天书立刻放出无量光辉,落到了方信的心中,这就是皇天之心,也是至功之心。
天地人三心合一,打成一片,浮现出功德本意这是承载万物兴衰的无上功德。
“承载众生万物,就此功德本心,超越一切,此是无量劫无量世界成圣之心”方信坦然承担,泪水簌簌而下。
爱自己,爱家人,爱社会,爱人类,爱世界,直至无缘大爱。
片刻之后,方信继续看去,时间长河自虚无中诞生,又入至虚无,这就是承载一切的永恒,而永恒之中,无中生有,有又入无。
方信只是凝神入内,一动不动,出于永恒,入于永恒,永不离开,永恒的功德,在于承载无常而日日更新,大道的功德,在于自然而然,不仁而窒,两者同出而异名,并无区别,得此,就已经得大道之心。
片刻之后,方信睁开了眼。
世界并无丝毫不同,人也一样,这个身体内任何内息也没有发生激烈的变化,还是四阶的内息。
只是三书不见,而玉如意,也空空如也。
哑然一笑,张目四顾,才发觉自己身处一片竹林之中,这竹林不过数丈见方,百十根青翠,极是清幽雅致,再向前几步,就觉得波光闪闪,眼前却是一片碧波。
再向前看去,已经见得不远处,一个肚子大着的美丽妇女,方信哑然失笑,这正是萧冰,他从容而出,迎接而上。
第三卷 凝气成体系 第一百零九章 吉穴
明文十九年二月。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就算在这个世界上,已有一千五百年。
历代,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
在墓前祭祖埽墓,这个习俗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在前朝,就已经下旨,把清明埽墓定为“五礼”之一,而大楚立国,太祖也给予承认,下旨:“无论军民官,与清明之节,都可回籍埽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
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那些官员,除了实在太远,要夺情,如果仅仅数百里,也要回乡扫墓,国家允许的回乡扫墓期限,最高长达一个月。
方信也自扫墓。
马车上,方信自是看一物,这正是前二年,买到的铜叶子,本来一直平淡无奇,但是此时,已经变成了一片手掌大的翠绿大叶,上头大,底下小,真是绿得喜人,绿色之中,又隐隐见得一些金光符字。
说也奇怪,这次回来,想到了此物,只是入手,那铜叶子,就自变化,变成了现在的模样,方信若有所思。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