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2(2 / 2)

庞文澜急忙说:“不晚,不晚”

“您的家乡现在变化很大,如果有时间,希望您能回去看看”

“回去”庞文澜看着史忱,哽咽着嗓子重复了这两个字。

庞劲东拿出手帕,仔细的给庞文澜擦拭去了脸上的泪水,然后低声说:“是啊,四爷爷,有时间就回去看看吧”

庞文澜舒缓了一下情绪,缓缓的问:“真的可以回去吗”

庞劲东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看向史忱,后者用力的点了点头,告诉庞文澜:“相信您家乡的人民一定会热烈欢迎您回去”

由于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所以人对土地的依赖是非常大的,这种依赖体现在人们的思想里就是乡土之情。有一个词最能够代表乡土之情叶落归根。中国人离家千里漂泊异域,就算在外富可敌国,到老的时候总是希望能够回到家乡,埋葬在自己祖先和家人的身旁。

当然,这种情感到今天已经变得很淡了,但是庞文澜作为一个十分守旧的人,乡土观念还是非常重的。多少年来,他已经笃定了自己要客死他乡,却没有想到这枚勋章创造了一个机会,可以让自己不再留有这样的遗憾。

“有机会再说吧”庞文澜思索了片刻,轻轻摆摆手说:“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么多弟兄埋在这里,我庞文澜不能丢下他们不管”

史忱没有再试图规劝,指着另一个信封说:“这里面是荣誉证书,庞将军需要看看嘛”

“不用了”庞文澜摇了摇头,此时神态已经完全恢复了往日的样子。

第六十二章 意外的邀请

史忱犹豫了一下,看着庞文澜似乎还有话要说。

庞文澜注意到了史忱的表情,问:“你还有什么事吗”

“我这里还有一枚勋章,是颁发给庞文涛将军的”

“怎么他也有”庞文澜说罢,不屑的轻哼了一声。

庞劲东看得出来,四叔祖本来还有话想说,但是因为不想在外人面前暴露家事,所以把话又咽了回去。

“当然庞文涛将军也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理应获得这份荣誉”史忱点点头,略有些遗憾地说:“可惜他在,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无法将勋章亲手交到他的手上,只能麻烦庞将军代为转交了。”

庞文澜思索了片刻,然后点点头:“好的,留下吧”

庞文澜收起了两枚勋章和两张荣誉证书,告诉史忱:“如果你们不着急回国,就留在长箐山多住一段时间吧”

其实庞文澜的这句话本来只是客气一下,现在果敢地区战火纷飞,史忱既然已经把事情办完,就应该尽早离去才对。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史忱竟然十分高兴地说:“长箐山这里景色秀丽,我还真想好好观赏一番。承蒙庞将军的盛情,我就要打扰几日了。”

等到勤务兵把史忱及其手下带出去安排住处之后,庞文澜和庞劲东等人开了一个小会。

庞文澜若有所思的说:“看样子这个史忱应该不止是来送勋章的”

庞劲东点点头:“原来四爷爷也注意到了”

庞天宠没有发现这一点,听到爷孙两个的对话,立时感到有些奇怪:“你们为什么这么说”

庞劲东不愿让自己表现的才智超出长辈,因此没有直截了当的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提示庞天宠:“大伯没有发现史忱的话里有玄机吗”

庞天宠根本就不领情,没意识到这是庞劲东给自己的一个台阶,摇了摇头回答说“没注意到”

面对这个实心眼的大伯,庞劲东没有其他办法,只得把自己的推测全说了出来:“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我注意到那篇颁发勋章的决定正是那个时期做出的,这就是说勋章早就应该颁发下来。虽然四爷爷身在缅甸,由于很多客观原因可能要拖延一段时间,但是也没有理由拖延这么久。刚才史忱自己也说了类似的话,但至于究竟是什么原因,他却没有说出来。另外,这个工作的确是应该由民政部和外交部门出面的,虽然考虑到现在果敢地区的局势,可以派同军人以工作人员的保护安全,但是也没有理由完全由军人出面。”

“你侄儿分析的对”庞文澜微微点了点头,进一步补充说:“而且他们早不送,晚不送,偏偏在仗打得最激烈的时候送来,你不觉得有问题吗”

听到这番分析,庞天宠总算是明白过来了:“这也就是说,这个史忱还负有其他任务”

“没错”庞劲东和庞文澜不约而同的点点头,异口同声的说出这两个字,然后爷孙两个相视一笑。

沈佩绂见自己被冷落在一旁,有些不甘心,插话问道:“那么应该怎么对待他”

庞文澜冲着庞劲东微微一扬下巴:“你说呢”

“我们不知道他的真实目的,甚至是善意还是恶意,我们同样不知道”庞劲东当仁不让,缓缓的分析道:“既然如此,我们应该静观其变,看他下一步做些什么。为了让他尽早暴露,我建议不要限制他在长箐山的活动,愿意去哪里、愿意做些什么,全都任由他”

沈佩绂微微一皱眉头:“这怎么能行如果他站在缅甸政府军那一方呢”

“就算他是缅甸政府军的人,区区两个人也干不了什么大事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