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仰焕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但是同时又提出:“我知道她们很忠于你,但是如果真的有一天”
庞劲东打断了庞仰焕的话:“她们不是普通的日本人,所以不会有这一天的,否则我绝对不会手下留情”其实庞劲东一直都觉得自己的四爷爷有些极端民族主义的倾向,但是自己作为一个晚辈,既没有必要,更没有资格去指责长辈的观念。更何况,庞劲东并没有刚愎的坚信自己永远是对的,而别人一定是错的。
庞仰焕点了点头,有些如释重负的说:“那就好。”
庞劲东觉得这个话题有些过于沉重,于是立即转而问道:“无双怎么来了”
这一次庞仰焕没有开口,而是看了看姑姑庞佩珂。
庞佩珂叹了一口气,告诉庞劲东::“我们来国内之前,你二伯特意和我私下谈了一次,想要让我把无双带到国内来。我明白他的良苦用心,长箐山终年战火纷飞,更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我们这一代人都将青春留在了那里,应该为你们这一代人多考虑一些”默然了片刻,庞佩珂补充道:“无双毕竟是个女孩子,长箐山实在不适合她”
庞佩珂的后一句话是有意加上的,这让庞劲东猛然之间想到,这位姑姑曾几何时也是一个如同庞无双一样的女孩子,但是却在长箐山度过了自己一生中的黄金时光。因此,庞佩珂既不愿庞无双重蹈自己的覆辙,同时又有些为自己的青春感到惋惜。
在庞文澜的威严与坚持之下,长箐山无情的夺走了许多人的青春,尽管这也是为了尊严与梦想,为了后世的人可以享受到和平幸福的生活。但是对于庞天懿、庞佩珂这一代人来说,这些个人的付出无疑太过残酷了。庞劲东一直都很想要明白,这一切对他们来说是否是公平的。
思索了许久,庞劲东问:“四爷爷同意了吗”
“你二伯当然不好意思向你四爷爷开口,还是我去给老爷子做的思想工作。一顿好说歹说,老爷子总算是同意了”庞佩珂说着,不由自主的撇了撇嘴,似乎对自己的二哥有所不满。
庞劲东明白姑姑的不满在哪里,二伯庞天懿的为人的确有些精明的过了头,事关自己女儿的事情都躲在幕后,让别人替自己出头。可以想见的是,庞佩珂可能为此被四爷爷训了一顿,只不过兄妹之间的感情毕竟很好,所以庞佩珂还不至于心生芥蒂。
想起二伯的所作所为,庞劲东强忍住笑意,告诉庞佩珂:“今后就让无双定居国内吧,我完全可以照顾好她。先让她上学,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帮助我管理集团,我在眼下很缺人手。”说到这里,庞劲东的表情黯然了下来:“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四爷爷的梦想可以实现,果敢地区获得长久的和平安定。等到那个时候,再考虑是否让她回去吧”
庞佩珂、赵梦得夫妇和庞仰焕都已经有儿女了,作为父母也都有过类似庞天懿的想法。但是他们没有机会付诸实施,至少是没有把握住机会,结果被庞天懿抢先了一步。因此庞劲东的这一番话在他们的身上引起了共鸣,也看到了一些希望,于是纷纷点头:“是啊”
这个时候,庞劲东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我记得你们早就出发了,怎么现在才到国内”
庞佩珂看了看其他两人,然后告诉庞劲东:“我们一路马不停蹄,片刻都没有耽误,已经是以最快的速度到你这来了。时间晚了一些是因为我们之前去了一趟”
听到“”这两个字,庞劲东立即就明白了,他们还肩负有其他使命:“你们是给我的二叔祖送勋章去的吧”
“是啊”庞佩珂点点头,颇为感慨的说:“过了这么多年,虽然你四爷爷还没有完全放弃成见,但是能有这个举动,说明他的态度多少也有些软化了”
“我知道我的二爷爷还在世,可是从来没有听四爷爷提起过”庞劲东观察着庞佩珂的表情,缓缓的说:“我一直都很想知道为什么,更想知道二爷爷的近况如何,如果你们”
“其实这件事情就算我们不说,你四爷爷早晚也会告诉你的。”庞佩珂明白庞劲东的意思,坦率的把原委讲了出来。
庞劲东由此才知道两位叔祖之间的恩怨,也知道了自己二叔祖是怎样的人。
国民革命军当年从大陆溃退之后,庞文澜去了缅甸,而庞劲东的二叔祖庞文涛则带着一帮残兵败将,直接渡海去了。
两位叔祖不仅在地域上相隔万里,在今后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更是走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庞文澜先是抱定了反攻大陆的梦想,接着又争取要在缅甸建立一个独立的华人国家,到老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坚持战斗。而庞文涛则不然,早已经厌倦了军旅生活,在政治上也再没有任何追求,结果到了之后立即解甲归田。
从军队退役的庞文涛投身商海,努力经营自己的企业,从此不再过问政治。
看到二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样子,庞文澜实在是心有不甘,几次派人前往游说他重回政界。庞文澜的设想是,兄弟两人一文一武,在和缅甸遥相呼应,完全可以开创一番事业。然而派出去的人次次都被庞文涛酬以重金,然后客客气气的打发了回来。不管庞文澜说些什么,庞文涛丝毫不为所动,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以下字数免费:
楚辞的很多读者这个时候应该放假了吧,车票难买一点没关系,能与家人团聚是最重要的。
回想当年,楚辞求学的时候总是盼着假期,可是真的到了假期,却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希望每位读者能够充实的过好每一天,过一个快乐的假期。
第九十四章 共和军的合同
不过虽然各自的道路不通,但是庞文涛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弟弟。
在残军面对各国围攻的那段最艰难的岁月,政府终于想起这帮人的存在,将其中一部分接去了。庞文澜做为高级军官,当时本来有机会回,庞文涛为此也做了许多的工作。但是,庞文澜放不下一干弟兄,更放不下自己的理想,因此最终还是留在了缅甸。
庞文澜的这个选择在庞文涛看来是执迷不悟,因为庞文涛根本不理解庞文澜的追求,他为此亲自前往缅甸试图说服庞文澜。
兄弟两人在战后的第一次重逢,本来应该是悲喜交加的,但是任何人都没有想到,庞文涛和庞文澜就此彻底闹翻,这一次见面成了最后一次。在此后的数十年里,兄弟两人虽然会通过一些间接的渠道了解对方的状况,但是直接的联系却再也没有过。
庞文涛把自己的弟弟看做不识时务的怪物,而庞文澜则认为哥哥堕落成了一个重利的商贾,让世代戎马的庞氏家族颜面扫地。
大概就在庞文澜占据长箐山的同时,庞文涛的事业也迎来了飞跃,他迎娶了原来sh市一位大亨的独生女儿,并接过了岳父的全部家业。之后,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到今日可说是富可敌国。
对人生价值的不同追求虽然让兄弟两人决裂,但是兄弟间的情谊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