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眉道人笑着说道。
虽然之前徐瑾儿的一句话有点噎人,骂了包括他在内的所有男人,但是自己的孙女嘛,哪里真和她去计较。
“哼,除了爷爷之外,我觉得这个世界都是坏人咦,什么声音哦。”
徐瑾儿有些奇怪的道,她忽然呆在了原地,整个人有些发呆了起来。
“什么声音有什么声音吗”一眉道人有些狐疑了起来,他目光盯着四周,内劲瞬间的感应了出去,只是在他的感应下,这会儿莫说是什么声音,就算是虫鸣也没有听到。
一眉道人见徐瑾儿脸色沉静平稳,目光虽然没有焦距,但是非常祥和惬意,顿时心中安定了不少。
这就是武者所说的顿悟,因此尽管觉得这个顿悟有些突兀,但是感觉到她身体内的内劲没有异常波动,一眉道人也就安心了下来。
松开放在徐瑾儿肩头感应情况的手,一眉道人默默的在一旁坐了下来,然后关注着徐瑾儿的一举一动。
呜呜咽咽的二胡声,直接的进入了徐瑾儿的心灵,一种莫名的感触油然而生,似乎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悲伤和通透,似乎又是一种博大而浩瀚的心境。
在这种音乐面前,徐瑾儿之觉得自己如同蚂蚁一般渺小,如同宇宙之中浩瀚的灰尘一般微不足道。
一种无法言喻的感觉升腾在心中,久久没有突破的紫霞功,竟是在这个时候,有了起色。
只是,在她准备突破的时候,一种别样的音乐再次的震撼着进入了她的眉心之中,一种异常的刺痛席卷全身,徐瑾儿惨呼一声,突破的过程顿时中断了,接着,内劲的反噬,以及眉心的刺痛疯狂的撕扯着她的身心,但是那个声音一直在耳边响彻着,完全没有停息的可能。
“瑾儿,你怎么了,快点抱元守一,气沉丹田快”一眉道人这个时候完全的急了,当即扶着徐瑾儿然后不顾场地的帮她疗伤了起来。
“爷爷,我,我好,难受”
徐瑾儿咬紧牙关颤栗着说道,她努力的抱元守一,气沉丹田,却怎么也做不到。
就这一会儿,她的内劲竟然损耗的非常严重。
不过,一眉道人实力强大,在这个时候,直接一掌击昏了徐瑾儿,然后默默的扶着她坐下,然后帮助她调整内劲。
因为这一下,原本急于窜进眉心的能量,也就停止了往眉心灌注的过程。
而同样的,因为这个过程停止了,徐瑾儿脸上露出了舒适的笑容。
一眉道人松了口气,默默的帮助她回复着内劲,这次算是惊险之极了,好在受伤之后,紫霞功第六层也算是差不多了,再慢慢的修炼一段时间,就可以完全进入第六层了。
松了口气之后,一眉道人也不由有些感慨,这次莫名其妙的爆发,可是真有些不是滋味。
v
第一集 疯狂赌石 第376章 武当的阴谋1求月票
更新时间:2011421 1:53:13 本章字数:4315
“爷爷,对不起。”徐瑾儿惭愧的说道。
此刻,在她的心中,多了一个难以言述的身影,忽然间就进驻进去的,一个拉着二胡的孤傲的身影。
有龙的威凛,有虎的咆哮,有鹰的孤独,有蛇的狠辣
“瑾儿,不要自责,修炼之人,自然难免有些走火入魔心性不稳,这不是一天或者一年可以解决的。
如果你是一个男人,我会推荐你穿着短裤和汗衫,无论寒冬还是炙热的盛夏,都赤着双脚走出十个省以上的距离。只有真正的脚踏实地历经过万水千山,才会真正的磨砺自己的心境。”
一眉道人认真的说道。
这个时候,一股淡淡的清风吹过,大殿里顿时多了几分安宁的气氛。
“爷爷,这次,是我大意了。”徐瑾儿很是受教的说道,不知为什么,当这一股清风吹拂而过的时候,徐瑾儿感觉到了一种别样的存在,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周围游荡一般,就好像胆小的人总觉得有人跟着他们一样,这感觉是如出一辙的。
“嗯,你能认识到这一点就好,这个时候,爷爷和你说的东西,你才可以真正的听进去。
你习武,首先要明白目的,目标
习武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爱的人及爱自己的人。而且从古代来说,习武的目的本就是保家卫国,也就是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爱的人及爱自己的人。至于其他比如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乃至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等等,都是习武的副产品,
是在接受正确的武术思想和按照正确的习武方法练武的情况下,自然就会得到的东西。有的人说习武是为了入道,那么这就是入道。
入道的不是技艺,而是心。入道者,并不是时刻想着入道,也不是时刻思考如何入道,越想入道离道越远。
当你用心把你该做的事情做好,做到尽善尽美,合乎自然之理,入乎自然之境时,自然就入道了。只是有可能你还没有意识到你已经入道了而已。我认为武学可分为三重境界:技、艺、道。技之境界追求真,艺之境界追求美,道之境界追求善。这是就精神的修炼而言的,并非指格斗的修炼。并不是说道之境界的武者在格斗时就能战胜技之境界的武者。所以一个武者不应该妄求入道,你至少应该技艺精纯之后再谈入道。否则你入的那个道就只是个虚道,除了给道抹黑外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技、艺、道的关系,我曾告诉我你很多次:入道的不是技艺,而是心。入道的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怎么做。当你用心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至尽善尽美,合乎自然之理,入乎自然之境时,自然就入道了,只是有可能你还没有意识到你已入道了而已。入道之后,则不为技艺所拘,心无挂碍。入道的虽是心,而不是技艺,然而技艺精纯却是入道之基础,必须藉由技艺之途方可入道。不修技艺而妄言入道者,即使达到了你所谓之道,你所入的那个道也只是一个虚道,是苍白的、空洞无物的、了无内涵的,除了给道抹黑外没有任何意义。以渡舟过河喻之,道是河之彼岸,技艺则是渡河的那条小船,只有乘上这条小船才能登上彼岸。当然渡河之小船有很多条,而你要找的是适合你的那条小船也便是适合你的藉由入道的技艺。虽知登上彼岸便应舍船,然而舍船必须是在登上彼岸之后的事,切不可在未登上彼岸之前便妄自舍船,否则永远到不了彼岸。然而世之修道者多妄言入道,实不知何谓道,何谓入道,诚可悲也。世之最可悲者,非不知何谓道者也,而为自以为入道,却不知何谓道者也。
世间所有理性的行为都是为了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从大系统的视角来看,一个行为的效益如果比为之付出的代价大,那么这个行为就值得去做,否则就不值得去做。当一切行为的收益与为之付出的代价相等的时候,就是均衡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和谐。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根除所谓的恶,而是让善恶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