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07(2 / 2)

张无风站立原地看了一会儿,然后默默的走了过去。

这些东西,他认识,而且他还有些震惊。

第一,这三件东西,包括那泛黄的破布,都是真正的古董,因为这些东西,应该来源于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

这是一个历史上的绝对的名人。

当然,这不是张无风在意的原因。

这些东西里面的那些能量精华等等,也不是张无风在意的原因。

张无风在意的,是这墓碑残片里,有一枚情种。

是的,情种,留下情结的情种,这东西,和血祭有关。

而能留下情种的,很明显,这代表了曾经的那个年代,就已经有强者从这个地球经过,只是为何这么多年,没有见到更强者或者是外星生命出现,则是让人奇怪的。

张无风微微沉吟便走了过去,情种这东西,他必须要仔细研究一番。

当然,他不认为这是这小姑娘设的局,y情缘之人结下情缘,也不会是什么强者装成普通人的桥段。

这些,张无风看的很清楚。

而他的本能的感受和感觉,更是精准,所以他不担心。

“嗨,你好,请问这些东西,你是要出售吗”张无风开口询问道。

“嗯,大哥哥你好,这些东西是要出售的,但是不还价,三百万,而且不要支票,要现金转账的。大哥哥如果您有兴趣儿,您可以考虑考虑,如果您局的不划算呢,那也可以不用买的。”少女的声音非常清甜,这样好听的声音,却配上这样的容貌,确实有些寒碜人了。

不过,对于自身的容貌,少女没有半分自卑,也没有半点在意。

她不过十六岁左右的年龄,身材也很瘦小,身体还有些发育不良,但是她的气质,却绝对不一般。

“对这些东西,我有兴趣,也打算买下,只不过,对于这些东西的来历,你可以介绍一下吗”

正文 第556章 青冢碎片

更新时间:2011617 2:12:26 本章字数:3485

第556章青冢碎片

今天是五月二号,张无风让孙姗姗陪着孙微微等人一起去旅游玩乐了,而他自己,则是开车来到了潘家园。

潘家园这个地方,在北京还是非常出名的。潘家园并不是一家公园,而是一个旧货市场。它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西南,占地485万平方米。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六个经营区。主营古旧物品、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年成交额达数亿乃至数十亿元。市场拥有4000余家经营商户,经商人员近万人,其中百分之六十的经营者来自北京以外的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涉及汉、回、满、苗、侗、维、蒙、朝鲜等十几个民族。市场形成于1992年,是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传播民间文化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

对于这个地方,张无风的了解还是非常透彻的,在教材延伸之中,张无风在考古方面的资料之中也找到过潘家园的相关材料,对于这么个地方也可为是熟悉之极。

十几年前,潘家园本是北京一个并不太知名的地方,近几年来随着潘家园古玩市场的红火,这里便成了收藏爱好者“淘宝”的好地方,也使“潘家园”之名家喻户晓。

潘家园位于朝阳西南部,临近劲松小区,解放前只是北京城外一个小小的村落,当时被称为潘家窑。早年间在护城河东边有不少砖窑瓦场,潘家窑是其中的一家,因窑主姓潘,于是窑场以窑主的姓氏而得。据传这潘窑主是位山东济宁人,年过五旬,原是烧琉璃瓦出身。当初来到这里,他本想开家烧制琉璃瓦的窑场,但烧了几次之后,便不再烧了,因为这里的土质疏松,不宜烧制琉璃瓦,于是改烧小方砖。当时这一带有七八家砖窑,彼此竞争很激烈,潘窑主初来乍到,又是改行烧砖的,所以生意一直不好。但他不想放弃,因为他看准了这里临近京城,地理位置好。于是他私下里在各个窑场转了几天,回来后就有了主意,一是要提高砖的质量,二是在经营上下工夫。

首先他严格把好每一块砖的烧制环节,绝不偷工减料,所以烧出的砖成色好,光洁度高、硬度很强,不易破碎。同时在销售上,他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当时卖砖是以“丁”为单位,一“小丁”砖是二百块,一“大丁”砖是八百块,但他在码砖时,一“小丁”要码二百二十块,一“大丁”要码八百五十块价格上与别的窑场差不多,可数量上却暗自比别人多了一些。同时又雇了三辆马车,凡买主在十里地之内的,一律免费送砖上门。一些买主在他这里买了几次砖后,就发现他的砖不但质量好,而且数量比别的窑场多,还能免费送货,便经常来他这里买,不到一年的工夫,潘家窑场就红火起来,并很快出了名,甚至连一二百里地以外的人也慕名来他这里买砖。于是这潘家窑场越开越大,据说最多时有二三百人在这里干活,车进车出的,很是热闹,而另外几家窑场因经营不善便相继关了张。以后在潘家窑场附近形成村落,便依窑场之名,得地名潘家窑。

到了民国后期,这一带的土被用得差不多了,只留下许多大水坑和洼地,再取土烧砖很是困难,于是潘家窑暂时关闭,不久便迁到了房山一带。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这里的水坑和洼地被逐渐填平,并开始建设居民区,几年的时间就出现了一大片居民区,并以“潘家窑”之名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