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2 / 2)

财色无双 恶魔在天堂 7005 字 2019-04-10

“杨大人,你的命可真是好啊一上来就要堵上这个一百万两的漏洞啊”赵晋苦笑道。

正文 第三十八章 隐藏的尾巴

杨万山简直有种yu哭无泪的感觉,一百多万两的亏空,别说是银子了,就是在山里去捡石头,也得花上不少的时间心有余悸的说道:“赵大人,帮我看看,库房中还有可以动用的银子没有”

见杨万山满脸的希冀,赵晋苦笑道:“有,杨大人”

果然杨万山脸色稍微好转一些,问道:“大概还有多少”

“一千两”

“什么”杨万山一声惊叫,顿时晕翻了过去

众人一惊,连忙围了上来,却听牛子章说道:“大家让开,大人晕倒了,乃是大脑供氧不足,大家围上去,不仅没有什么效果,而且还会误了事”

赵晋这才想起,说道:“是的,大家还是让开吧”又转过头来,“牛兄,过来帮忙”

牛子章点点头,抽身过来,两人忙乎了一阵之后,才将杨万山救醒过来,见众人一脸关切的看着自己,杨万山心头一暖,摆摆手说道:“诸位还是请回吧,在这里忙活了整整一天了,好好休息一下,这一百多万两银子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补得上的诸位杨万山多谢大家了”

此时的杨万山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两个眸子中,流露出无奈的神色,众人见状,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才好,赵晋将杨万山扶了起来,对着众人说道:“诸位,我们还是散去吧至于办法,总是有的”

众人点点头,拍拍杨万山的肩膀,表示出了极大的无奈和同情。

赵晋将众人送出扬州府,正要返回去,可是转念一想,这样回去,倒不如不回去,现在杨万山需要的是安静,而不是安慰,叫上李代和牛子章,说道:“两位大哥,这是要去哪里”

两人奇怪的看着赵晋,说道:“我们自然是要回枢密院铁骑大营了,怎么赵兄弟找我们有事情”李代说道。

“呵呵,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听说城西开了一家川菜馆叫做天香楼,赵某人离开家乡已经多时,不免对家乡的菜肴有些想念了,今日大家难得碰到一起,不如小弟做东,请两位大哥尝尝我们巴蜀的美味”赵晋道。

牛子章和李代都是聪明人,怎么会不知道赵晋的意思,点点头,齐声道:“既然这样,我两人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三人同行,慢悠悠的在大街上行走,虽然表面上有说有笑的,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各自的眼中,都藏着极为复杂的思考,扬州府如此巨大的亏空,杨万山一个人是背不下来的,再者,经过之前的一系列事情,在外人看来,这几个人早已经形成了一个小集团,而杨万山的倒台将意味着众人也将陷入极大的麻烦之中,何况,赵晋并不想让杨万山背这个黑锅赵晋对众人有恩,加之圣眷正浓,于公于私,大家都没有得罪赵晋的必要,所以现在大家是绑在一条线上的蚱蜢,来也赖不掉。

路过城中心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阵欢呼生,让正在沉思中的赵晋不由jg神一震,不由问道:“两位大哥,今日可有什么节日”

两人一愣,这个问题真是有些古怪啊,迷惑的说道:“嗯今天没有什么节日啊”

“那为何那边传来阵阵的欢呼声”赵晋大手一挥,指向了大街边上一座很大的建筑物说道。

李代一看,顿时便笑了,嘿嘿道:“赵兄弟真不知道这个是么东西”

“不知道”赵晋也是丈二金刚的,完全不着就里。

“赵兄弟你仔细瞧瞧那门楣上面写着什么”李代道。

赵晋定神一看,却见那高大的门楣上赫然写着几个鎏金大字“扬州蹴鞠馆”赵晋顿时便明白是怎么回事,在自己的前世,蹴鞠,又叫做足球说道这个,赵晋可就熟悉得很了

“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苗:“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

蹴鞠流传了两千三百多年,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和”与“中庸”,多数情况下的社会文化心理是重“文治”而轻“武功”。人们推崇谦谦君子的温文尔雅,鄙薄孔武之士的争强好胜。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蹴鞠由对抗性比赛逐步演变为表演性竞技。

蹴鞠这一项体育运动,到了宋朝达到了顶峰,也开始向世界范围内传播。

施耐庵的水浒全传中,写了一个由踢球发迹当了太尉的高俅。小说虽然在人物事迹和性格上作了夸张,但基本上是宋代的事实。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这要算是最早的著名球星之一了。

高俅因踢球而发迹,告诉了我们这样两件事:一是宋代的皇帝和官僚贵族是喜爱踢球的,有些人本身爱踢球,有些人爱看踢球。宋徽宗赵佶是个足球迷,他看了宫女踢足球后写诗道:“韶光婉媚属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再输赢。”文献通考介绍:“宋女弟子队153人,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

上海博物馆藏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据记载,北宋汴梁城和南宋临安城,在皇宫宴会上表演踢球的名手,就有苏述、孟宣、张俊、李正等;在市井瓦子里的踢球艺人,有黄如意、范老儿、小孙、张明、蔡润等。

宋代的足球和唐代的踢法一样,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作,指用头、肩、背、xiong、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