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使大人,紧急军报”一名小兵快步跑了过来,双手高举着一封书信。
杨延彬接了过来,展开一看,不禁露出阳光灿烂的笑容,转手递给高启德:“高编修请看,刘澄刺史在白腾江大捷,俘虏敌舰二百余艘,缴获甲胄万余副,杀敌数千。大宋水师旗开得胜”
高启德急忙接过军报,翻看一遍,展颜笑道:“指挥使大人,水师取胜,大瞿越国水军全军覆没,再也无力抵挡大宋水师从海上进攻。若是下官估计的不错,刘刺史按照先前的布置会在花步登陆,数日之内就可到达。想必侯仁宝大人也应该收到这份军报了吧”
杨延彬手按佩剑,沉吟道:“侯仁宝还是舍不得放权,谢大人果真不留情面要周大人接任水陆运转使,侯仁宝便坐不住了。周大人得了谢大人的命令,凡是不听从号令的一律革职查办,侯仁宝无可奈何,只得说自己已经病愈,如今和孙全兴团练使一同带兵从广南进发。我倒是不担心他们打败仗,就是怕他们不配合。花步会师,宜快不宜慢,高编修立即传我号令,督促水陆两军务必要在五日之内赶到花步。晚了一天,军法处置”
杨延彬面色坚毅,虽然年纪还轻,但是已然隐隐有大将之风。这次南征,谢慕华在赵德昭面前一力担保杨延彬必然能旗开得胜,就为了谢慕华这份知遇之恩,杨延彬也要打一场漂亮仗出来。
高启德应了一声,转身吩咐士卒传讯去了,跟着又朝杨延彬问道:“指挥使大人,高家的军队对我们敌意甚浓,可能是得了高诗夏的命令。从我们大军过境开始,一直有人尾随监视,谢大人有严令,绝不能和高家起了冲突。你看”
杨延彬淡淡一笑:“跳梁小丑而已,若是真要挥军攻打大理,他们只不过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莫要管他们,先把大瞿越国拿下是正事”
大瞿越国的天气十分炎热,边境上又多是山林,杨延彬带着的是大宋禁军,多是京东河北两路的精锐士卒。不过他们是北方人,哪里见过南方如此湿热的天气,一个个热的喘不过气来,索性把铠甲里的号衣都给脱了。杨延彬为了防止越国人袭击,勒令士卒不得脱下铠甲,许多人就光着膀子直接把铠甲套上,可是铠甲虽然冰凉,里边的衬里却早已湿透了。就连杨延彬自己也不例外,摘下头盔,里边全是汗水
“指挥使大人,您就行行好,让我们把铠甲也脱了呗”一个老兵油子笑呵呵的抱着长枪从杨延彬叫道。
杨延彬带兵与杨继业、杨六郎不同。他军法森严,却能和士卒打成一片,从来不给自己开小灶,吃饭的时候便和那些士卒一起吃喝,确能做到同甘共苦。加上杨延彬年纪轻轻,又不摆什么官架子,这些禁军打心眼里对这个年轻的指挥使大人又是钦佩又是尊敬。不过开起玩笑来就没了边。
杨延彬笑道:“脱了铠甲要是遇到敌袭怎么办我说过带你们来大瞿越国打仗就要把你们带回东京去。要是谁回不去,你们家的婆娘不得找我拼命啊”
“哎,热都热死了,兀那越国人真是没种,这许多天都做缩头乌龟不敢接战。指挥使大人,咱们都来了好几天了,连个鬼影子都看不到,还不如水军那边,已经打了一场大胜仗,多威风啊”
杨延彬早已命人将水师告捷的消息传遍全军,这些禁军更是卯足了劲,要和水师一分高下。三路大军里,水师暂且不说,孙全兴带的那两万人可不是东京城里的精锐禁军,要是后来算功劳都算不过孙全兴,那叫这些从东京城里出来的骄兵悍将如何能服气
“呦呵,眼红那些水鬼啦,那你去水师啊,别在禁军待了”不知道是谁揶揄了一句。
那老兵顿时挂不住了:“俺十五岁当兵这些年来跟着太祖太宗皇帝南征北战,不知道立下多少功劳,俺会眼红那些水鬼”
一群士兵顿时哄笑起来:“立了许多功劳,怎么如今还没当上将军”
那老兵抓了抓脑门:“俺大字不识一个,又爱喝酒,将军是做不来的”
杨延彬看他们说笑也不介意,随从牵过战马,杨延彬便接着巡视其他防区去了。这几天的确有些奇怪,大瞿越国对宋军实行的是坚壁清野的战术,黎桓指挥大瞿越国的军队将边境直到花步一线的居民全部撤走,连一粒米都不给大宋的军队留下,只有一座座空无一人的村庄
黎桓这么沉得住气,必然是想避开大宋军队的锋芒,将宋军的补给线拖长。数万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也是极为恐怖的数字,许仲宣在岭南准备了许久,但是要想长时间从邕州往大瞿越国深处供应,难度颇大。尤其这里山路崎岖不利于运送。若是被黎桓这样拖延战线,的确不利。杨延彬算了算,如果让每个士兵自带干粮的话,最多可以支持七天的攻势。七日之后就不得不返军,可是七日要打垮一个国家谈何容易
黎桓此人绝非是大宋朝臣们心目中的无能之辈,从此人用兵之道就可以看得出来,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收缩军队、坚壁清野,在险要之处阻击宋军,将宋军拖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再寻求决战的机会。
杨延彬的嘴角泛起一丝自信的微笑,杨家世代将门,他是这一代年纪最小的儿子,几位兄长有的在雁门关领兵有的在东京城里统帅禁军。除了勇武过人谋略略显不足的之外,其他几位兄长都被人寄予厚望。这一次杨延彬能统帅大军南征,就一定要打出杨家的威名来,区区黎桓,就算是有什么阴谋诡计,也无法动摇杨延彬取胜的信心。
“指挥使大人,大军明日就可到达花步了”高启德快步走了过来。
杨延彬点了点头,远处夕阳落日,天边一朵朵红云就像是被鲜血染红的一样
第四十五章 高杨相会
大理城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看起来分外古朴、别致。山茶花在大理城里随处可见,这花又不娇贵,穷人家养得起,坐在酒楼上放眼望去,只见城里处处红艳艳的一片,煞是好看。
可惜谢慕华在大理城最繁华的“思饮居”二楼上只看了一眼,就被段语灵毫不客气的叫人拉了过来。
谢慕华无奈的揉了揉鼻子:“在下只不过是想倚窗观赏一下大理城的风景,不是如此也要被公主阻拦吧”
五郎和九妹虎视眈眈的看着段语灵,要是谢慕华真的发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