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的是,那些官兵,对谢慕华提出的美好未来充满了憧憬。有自己的地,减免商业赋税。可以进入朝廷机构,比如担当衙役,捕快等职务。这一系列的政策,对那些官兵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而且极大程度上吸引了许多青壮年踊跃投军。
禁军的年龄体系已经定了出来。但是高龄的官兵就不再招募,而是改为每年进入一批十岁左右的官兵,将老龄化的官兵替代出来,维持每个人服兵役的年限。
几年时间,一个可能穷的没有立锥之地的家庭,因为儿子去参军,就可以得到地方官府的优惠政策,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等等。这,比起用大把大把的钱,去养着肥嘟嘟的军队,要划算的多了。
在地方上,还掀起了一股嫁给官兵的热潮,每一个参军的官兵,哪怕他战死沙场,也一样能够让自己的家人拥有一笔优厚的抚恤金和一块永远属于自己的土地。
姑娘家们看到了这一点。媒人们跑断了腿,到处去跟那些在禁军里的官兵说合去了。当然,这一系列的举动,都是谢慕华十分乐意看到的。
寇准不负众望,开始组建大宋的监察体系,从士林中大批选拔热血青年来。谢慕华说得好,监察这种事情,还是那些有斗志,有热血的年轻人来做才合适。
从县里为单位,大宋的每一片土地上都聚集了这样的热血青年,他们有功名在身,不少人甚至是放弃了去做官的仕途,而改为投入到监察机构之中。
而寇准,年纪轻轻就被谢慕华许以重任,以二十余岁的年纪,登上从二品官员的宝座。
当然,他这个从二品,只是代表了监察系统和文官体系平起平坐的级别,跟寇准的实权并没有任何关系。
监察系统的权力被谢慕华巧妙的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他们拥有庞大的权力,但是无法涉足军事和政治。
幽暗的皇宫之中,谢慕华难得和小皇帝赵惟正坐在一起。宫女们送上茶点,便一个个退下了。
小皇帝带着稚嫩的童声问道:谢相公一直以来对大宋的朝廷进行整改。这些日子,也收到不少成效了吧
谢慕华沉声说道:是有一些成效。但要做事,不可能一蹴而就。总是需要慢慢改变。我也想一口吃个胖子。可是做不到啊。
赵惟正人小鬼大,贼溜溜的亮眼睛一转,笑道:那石保庆怎么办呢
谢慕华现在头疼的就是石保庆在西北的动态。朝廷发过去的要求把军队进行整改的命令,石保庆接过去就没有认真来办。只是随便应付着。
在西北进行的军改是最困难的。而,现在这个时间,谢慕华还根本不能对西北做出任何动作。
耶律休哥自从被杨继业算计了一次,导致乙室王撒合和合谷两员大将被宋军擒杀之后。随即改变策略,对大同实行压迫,调动辽军,保持着对大同的进迫,而一支辽军偏师开始从当年耶律清的属地,不断骚扰西北。
石保庆也正是以这个为借口,不同意朝廷对西北军队进行干涉。
我已经想过了。谢慕华寒着脸说道:石保庆有自己的想法,或许是他对朝廷失去了信心。他在西北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不稳定的因素。我想派石守信去西北。
石守信赵惟正年纪小小,但是心思很多,眨着眼睛问道:他是石保庆的父亲,你觉得他会让石保庆乖乖听话
石守信和石保庆不同。石守信只是一个想荣华富贵的人。他并没有野心。所以他也不敢让石保庆真的在西北闹出什么事来。那样的话,只会迫使朝廷对契丹议和,然后集中力量去西北消灭石保庆。
谢慕华淡淡的说道:石守信知道禁军的能力,他也知道西北对于大宋的重要性,在没有收复幽燕之前,西北是大宋唯一的马场。失去西北,就意味着大宋的骑兵会越来越少,在和辽军战斗的时候,劣势会越来越明显。所以,我宁可丢掉东南,我也决不能丢掉西北。
赵惟正笑了笑:谢相公言之有理。不过,要是石保庆真的一意孤行,不听石守信的话。难道他们还会父子相残吗这样很难吧
父子相残倒是不至于。谢慕华冷笑道:其实我已经和石守信说过了。他的态度很明确,假如这个儿子真的有什么异心的话,他愿意亲自挂帅,去西北讨伐儿子。
赵惟正微微摇了摇头,这样的话要是能相信,那才是见鬼了。不过,他抬头看了看谢慕华,又平静了下来,露出天真的笑容,憨憨的笑道:石守信看来是准备大义灭亲了啊
谢慕华翘起嘴角,微微一笑:他是不是大义灭亲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要是我断绝供往西北的粮草。石保庆马上就要完蛋。而且,他现在就算想要投靠契丹都不行。契丹现在缺的就是粮食。这半年以来,一直是勉强维持。今天的收成也好不到哪里去。年初的时候,咱们的细作在契丹人的牧场布下瘟疫。导致大批牛马羊死亡。他们的米粮主要就是指望幽燕这一块。而李继隆不断派遣轻骑前往幽燕内地,骚扰契丹人的耕作。这就叫趁他病要他命。契丹人现在自己都快吃不饱了。石保庆带着整个西北投靠过去。萧燕燕倒是拿什么来养活他
赵惟正聪明是聪明了,但是对于军事上的事情知道的还是很少,这半年来,他耳濡目染,总算是学到一些,不过跟谢慕华这样的狐狸一比,还是差了不少。听谢慕华这么一说,才知道为什么朝廷一直对石保庆那边的动态表现的不是很在意。是因为天时在自己的手中,想要他们什么时候完蛋,就随时可以叫他们完蛋。
接下来,谢相公是不是要去幽燕前线了赵惟正问道。
应该去了。谢慕华露出一丝笑容:我很希望,这一次和契丹人的决战可以有一个好的结果。所以我去幽燕的时候,后方绝对不能出任何事。
谢慕华这话说得很是露骨,他知道,对于一个孩子,无论他多么聪明,都不需要说得太隐晦。隐晦了,反而会让小孩子想的太多,大家还是直来直去的好。丑话说在前边,大家自己看着办。
那就恭祝谢相公旗开得胜。赵惟正呵呵一笑:大宋,也该把幽燕拿回来了。
第十章 一弯明月挂枝头
带着白头的小草在风中无力的摇摆,被奔踏而来的骏马踏在脚下,一队队披坚执锐的官兵飞驰而过,一辆辆小车被骡马拉着,吱吱丫丫的朝北方进发。飘扬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前进的官兵默不作声,苍茫的大地上回荡着车马的声音。
队伍的后方,几辆马车跟随着大军,缓缓的前进着。一匹飞驰的战马,带着马上的骑士直奔马车前方,被跟随在马车周围的官兵拦了下来。
骑士亮明身份,取出信笺,恭敬的请官兵转交。为首的官兵,转身走到马车前,低声说道:谢相公,是大同的军报。
马车帘子被掀开,谢慕华伸手接过军报,随手将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