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9(2 / 2)

大宋第一盗 雪山飞狐 6650 字 2019-04-10

快到西门那里,梁三忽然觉得有些不大对劲,这儿是一条十分宽敞的道路,街上空空荡荡,没有人,没有车马,没有战斗的痕迹。左右两边的民房,也没有时不时射出的箭矢,空寂的简直让人有些难受。

怎么会没有人呢一路杀到这里,梁三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条没有人的街道。

先不要进去,可能有埋伏。马大郎也打起了精神,吩咐手下的官兵上前,笑着对梁三说道:让你看看我们的手段啊。

百余名官兵一共拿着三十多个长长的杆子,虽然有些不太方便,可是梁三一直也没有问,知道这是谢慕华吩咐造兵工署改造的,专门要用在巷战之中的工具。如今看到这些官兵,三个人服侍一个杆子,为首一人蹲,将杆子挑在肩头,另一人扶着杆尾,还有一人,拿着一根铁线似的的东西,在杆子里捅来捅去。

梁虞侯,不知道你是不是听说过当初在攻打交趾的时候,大发神威的一种武器马大郎故意开始王婆卖瓜了。

梁三摇了摇头,对着手下的官兵喝道:你们把盾牌放好,护着弟兄们的身体,要是现在突然冒出来一队弓箭手,他们的损失可就大了。

马大郎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这个低级错误,不好意思的看了看梁三,叫道:放

那些官兵打着了火,三十多个杆子朝着不同的方向,几乎覆盖了整个街道,忽然之间,从杆子口猛烈的喷出烈火,比起当年在交趾用的,能够喷出数丈烈火的原始版本来说。如今改良过的喷火枪,威力绝对不可同日而语。其性能应当已有较大的改进,要比以前的火药燃速快,火力大由于枪身粗长,装药多,所以能对准目标,持续进行较长时间的集中喷焰,既能很快使目标着燃,又可使喷焰迅速蔓延。

这梁三看着突然冲天而起的火焰,支支吾吾的说道:这是什么意思,是要把整个幽州都给烧了吗

凡是遇到难以攻克的地形,干脆一把火烧了踏实。马大郎的脸上露出一丝狠色:咱们兄弟的命,能少丢几条就是几条。这条街道都看不清楚情况,还是烧了最好。

他话音刚落,已经陷入火海的街道,不知道从哪里就冒出一群人来,许多人身上已经着了火,想必是之前就埋伏在街上,等着宋军踏入包围圈的契丹人。梁三二话不说,从身后官兵的手中接过弓箭,弯弓搭箭,瞄准了正在火海中奔跑的契丹兵,嗖一箭便出去。

第二十三章 入城

天色渐渐暗淡了下来,喧嚣了天的幽州城,似乎渐渐的平静了。城外,已经鏖战了一日的宋辽大军,仿佛有默契似的,开始缓缓的脱离战场。从战果上来看,无论是耶律斜轸还是谢慕华,都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宋军的步军大阵用血肉之躯挡住契丹铁骑的冲锋,而契丹人同样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无法接近于宋军的投石机阵地。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可是一场战斗的胜负并不能决定战役的走向,其实,这一场战斗从大同被谢慕华拔下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走桑干河是唯一的,也是绝对可以将幽燕重新收复的办法。

耶律斜轸只能无奈的看着幽州城被宋军的进入,自己的军队只能在和李继隆的鏖战中无能为力。耶律抹只和幽州守军汇合在一起,将韩德让也顺势救了出来,可是幽州在宋军强有力的进攻之下,已经彻底沦陷。

这座落入契丹人手中数十年之久,为契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农耕作物,成为契丹最重要的粮食和战略基地的城市,终于重新回到了宋人的手中。当大宋的旗帜插上幽州城头的那一刻,耶律斜轸的心中就忍不住咯噔了一下,输了。战斗中,他没有输,可是战役上,他输了。

李汉琼,调动两万人马进入幽州,首先要占据粮仓、控制水源。以营为单位,逐步清扫契丹人留在幽州城内的残部,敢于反抗的杀无赦。谢慕华踏入幽州下达了第一道命令。

命令潘惟吉和李继宣,立即撤兵,决不可被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前后夹击。让他们回到高粱河驻防,暂时全部归入李继隆节度使部下。

通知潘太师,注意防御即可,夜间不要和契丹人开战,若是耶律斜轸铤而走险想要进攻。以守为主,打退他即可。切勿追击。

通知李继隆节度使,步军调往高粱河,将后勤兵马调入幽州,尽快修复幽州城防,在高粱河沿线布置防御。

谢慕华一口气下达多道命令,身边的传令兵一个个低着头跑了出去。幽州城里灯火通明,数万进入幽州的宋军将士欢欣鼓舞,欢呼声不绝于耳。这一仗,收复了幽州。论功行赏的话,参战的官兵,最少也能得到一份厚厚的金钱赏赐吧。

杨刚正跟随在谢慕华的身边,想了想,还是低声提醒道:谢相公,幽州已经攻克,是不是应该写一份奏折,送去开封府报捷呢

谢慕华笑了笑,左右看了几眼,只见身边都是亲信随从,便说道:跟谁报捷跟那个小孩子有必要吗有些表面功夫是要做的,也不用写奏折回去了,直接报给枢密院和兵部就是了。哪里要这么麻烦。

杨刚正心中不以为然,表面功夫是要做的,不然的话,岂不是被人说谢慕华狼子野心,刚刚攻克幽州就已经不把皇室给放在眼里了可是谢慕华既然已经决定了,杨刚正也不好说什么。他是大理人,索性就直接问了出来:相公可是打算一路北上之后,称帝回京

称帝谢慕华伸出右手拍了拍杨刚正的肩膀:我不写奏折给皇帝,是有原因的。既然你想知道,我就坦白说出来吧。如今到了我这个地位,风头浪尖上,许多人都在看着我。他们的身家性命,荣华富贵,都牵挂在我身上。花花轿子人抬人。为什么我能坐在这里,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本事。如果我依然表现的态度不明确,就会给别人造成一种误解。那么,假若我和小官家缓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