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7(2 / 2)

杨戬带着大鹏和麒麟满意的离开了灌江口,飞回逍遥岛,一路无话。回到逍遥岛,杨戬丢下大鹏和麒麟,让他们自己找乐子去。大鹏和麒麟都是第一次来逍遥岛,也想去四处看看,于是也就乐意的离开了杨戬。虽然现在岛上面有许多巫族的人,这两个不算是妖族的妖怪四处乱跑,杨戬也不怎么担心,一是现在巫族虽然还没有放下对妖族的仇恨,但是也能够理解了,毕竟妖族和他们都是天道的弃儿,再加上他们也知道大鹏和麒麟是不屑于妖族的妖族。还有杨戬特意培养的气氛,两族的人即使不能相处的亲密无间,但是也不至于那么敌对了,当然这只是对逍遥岛上的人。而且现在岛上又来了轩辕坟的那些狐狸精,也算是能让他们找到乐趣,不至于发生乱子。

杨戬一个人来花园,坐到了黄钟李树下,准备参悟周天星斗大阵的奥妙。这里是整个洪荒除却天界,星辰之力最浓厚的地方,因为杨戬早已经就让昊天多给这里一点星辰之力,而且杨戬上次对战鲲鹏的时候,发现星辰之力,竟然对自己的肉身强度有所加强,所以才会来这里的。

不过这时候,帝俊太一一闪身,就从杨戬的体内出现了,他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然后对杨戬说道:“这里的环境不错,但是如果你想真的领悟属于自己的周天星斗大阵,我觉得还是去三十三天上面。那里的星辰之力横加浓郁,而且还可以近距离的观察星辰的移动轨迹,观察星辰的产生和毁灭。那里会让你更好的领悟,对你的实力增长也更大”杨戬想了一下,帝俊太一说的的确不错,因而杨戬又回去和老婆亲热了几天,“修炼”了几天,就再一次离开了,这次他独自一个人来到荒芜的三十三天,静静地坐在那里,一面努力吸收这里迎面而来的星辰之力,连锻炼自己的身体,一面看着这里的星辰的产生灭亡,还有那无迹可寻的运行轨迹,河图洛书出现在他的身边,慢慢的按照某种轨迹运行着,杨戬闭上眼睛

逝者如斯,转眼三年的时间就这么的过去了。与以前的一闭关就是几十上百年相比较,杨戬这次的三年之旅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但是现在可不是以前那种风平浪静,国泰民安的时候,现在可是量劫时期呀三年对杨戬和纣王来说,珍贵的三年时间,因为女玩娘娘曾经说过大商还有三年国泰民安的时期,杨戬才会这么安心的修炼的。虽然在这个非常时期,三奶奶是一个非常漫长而且珍贵的时间,但是杨戬觉得自己用这三年的时间,来修炼,还真是值了三年的时间对他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虽然这三年相对来说,比较珍贵,但是与他这段时间的收获来说,一切都是值得的对于已经处在瓶颈期的他来说,可能就是闭关三百年也不可能有什么突破,也不可能有什么明显的增长。但是这三年,他却明显的感觉出来了自己的实力的增长。虽然还是没有突破九转玄功五转巅峰的限制,也没有突破大罗金仙巅峰,进入准圣境界,但是经过这三年时间,经过星辰之力的不断洗礼,杨戬的肉身强度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从前的极限了。至于到底有多强,杨戬自己也不好说。毕竟杨戬现在根本无从比较。不过杨戬从祖巫血脉的记忆中,与祖巫的肉身强度相比,杨戬已经超越了祖巫的七转巅峰的肉身强度了,至于是否有八转的强度,杨戬就不知道了。因为除了盘古大神,就没有哪怕一个人达到过这种境界,而盘古大神的身体又是天生的,人家一出生就有八转巅峰近乎九转的实力。

杨戬现在对自己的实力充满了自信心虽然以自身的实力,还不足与与圣人对抗,但是仅仅说防御能力,以杨戬现在近乎八转的肉身,还有那么多的先天至宝保护,杨戬可以说是整个洪荒防御能力绝对的第一就来呢圣人也不能与之相比恐怕就连号称洪荒第一防御的接引也是相差不少要知道接引只有一个先天灵宝级别的轮回金莲防御,虽然他自身的金身也很不错,但是想想杨戬有着洪荒防御第一的先天至宝乾坤鼎,有着不下于乾坤鼎的混沌钟,再加上四面五方旗,以及有传说中的鸿蒙紫气组成的鸿蒙金身,海量功德组成的功德金身,最后这自身近乎八转的肉身,这种强度难以想象如果杨戬一心只是防御的话,还有谁能伤害到他恐怕就是拿着号称洪荒第一的攻击至宝的先天至宝界别的盘古幡的元始天尊,在面对这种高强度的乌龟壳也只能直摇头了。

不过,杨戬也知道,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这一句至理名言,他之所以对自己这一次的收获满意,主要还是他的下一项收获周天星斗大阵一个属于自己的周天星斗大阵本来杨戬身怀河图洛书,再加上帝俊太一的记忆,对于周天星斗大阵已经再熟悉不过了。现在他为了更好的领悟这个洪荒顶级的阵法,在这个空旷的宇宙空间,一呆就是三年。三年对于神仙来说虽然短暂,但是以前还没有人会无聊到一个人在这里呆三年,就连那些不死不灭的圣人也没有。杨戬这三年的时间,虽然不敢说自己已经完全看透了宇宙星辰的一切奥妙,但是也让他对这周天星斗大阵的领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有了这周天星斗大阵,再加上强到变态级别的身体,杨戬现在有信心和圣人抗衡,而不落下风了仔细回悟了一下,自己这一次的收获,杨戬决定回去了,他现在已经知道了三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宿命之战即将开始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而在杨戬修炼的这三年时间,纣王在下面也没有停下来,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改变着一切,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奴隶制社会有太多地弊端,尤其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最大桎梏,非人的生活和残酷的剥削、虐待使奴隶非常憎恨强制的劳动,他们只得采用怠工、破坏生产工具、虐待牲畜等办法表示反抗,也有不少大胆的直接选择了逃亡,许多破产的平民和小生产者们更是宁愿靠施舍过活,也不愿为奴隶主劳动

而代替奴隶制的就是在中国历史上的最长的封建制。封建制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牢固的制度。而奴隶制和封建制,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中的奴隶永生永世,世世代代都是奴隶,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发生改变。而封建制中,贫民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例如科举等制度,让自己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贫民相对有一定的积极性。

纣王先在东齐实行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是,将东齐土地划分,大部分为国家所有。小部分归各族族长所有,同时解除各族奴隶地奴籍,变奴隶为农民,并赐予土地。条件是奴隶们必须在一年内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只要能完成,立即还他们自由之身,如无法完成或不愿意完成的,可成为族长们私有的家奴。

为了进一步提高族长和奴隶们的积极性,在纣王的措施中,获得自由的农民。可利用所赐予的土地耕作劳动,劳动所得的两成上缴原有族长。两成上缴国家税收,剩余六成归农民所有。农民对土地的占有并非永久性地,暂时为三十年,只要能完成规定的年收成任务,这个占有期限可每年递增,惠及子孙后代;如因怠工或懒惰无法完成,则要削减占有年限甚至收回土地,若因天灾造成歉收地另行计算。

各族长除自身私田的收成外,还享有农民两成的收成,他们对土地和待遇的享有年限同样有时间限制。为五十年。如果这些身为奴隶主的族长们能安分守己、遵守国家颁布的政令尤其是不得私自盘剥农民、侵占农民土地,那么这个权限也可以每年递增,国家每年还有一笔额外的奖励。如果有特殊功劳或战勋,在额外增加年限的同时还可以封赏更多的土地面积。相反。犯过错则要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