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锥形阵势的三千骑兵在利冰兰的带领下势如破竹,挥动“麒麟”的利冰兰更是当者披靡,手下竟无一合之敌
我手中拿著先前战斗中从敌军死尸中取来的长剑,紧紧跟在利冰兰身後,看到利冰兰挥动“麒麟”时的完美动作,感受著她出剑时的凌厉气势,比之以长弓作战时更加强大无匹,宛如战神再世,长剑击处,敌人不是胸口喷血就是被“麒麟”带起的烈焰或无铸剑气所弑,犹如观赏一出血与火的完善舞蹈
这就是在生与死的战场上中体现出来的战争艺术之美吗一幅将战争的谋略艺术、战士的热血与阳刚之气、个人英雄主义以无比冼炼的方式在生死一瞬间表现出来的绚丽壮美画卷
利冰兰的骑兵迅速与“银缨”的大军会合,战场的形势逆转,原本被包围的孤军与大军会合後即演变成“银缨”骑士团从二面合击多提尔军之势。
被从中间切断分割成二半的敌军陷入了溃败的狂乱之中,尤其右翼与主帅艾尔米特三世分开、失去指挥的那部分敌军更是在慌乱中遭到如狼似虎的“银缨”骑兵的无情斩杀。艾尔米特与重骑兵所在的左翼情况亦不见得比右翼乐观多少,在一片混乱中,艾尔米特的命令根本无法传递下去,己方相互挤压的士兵严重阻碍了重骑兵的移动,在“银缨”灵活的轻骑兵冲击下,甚至发生了自己人相互践踏的惨象。
此时艾尔米特三世在冲击中与自己的重骑兵队分开。利冰兰用“麒麟”拔开混乱的敌军,一路斩杀到艾尔米特面前,身後由敌兵留下了长长的一条血路。
“利冰兰──冰女战神果然名不虚传将本王处心积虑的布置消灭於弹指一挥间来得好,本王尚有余力击杀你於剑下”
艾尔米特两目赤红,裹在厚重紫甲下的高壮身体散发出如受伤之狼临危反噬的强烈气势,大喝一声:“呔”挥起宽口的黑色巨剑,迎向利冰兰
利冰兰双腿一夹马腹疾驰上前,手中挥起的“麒麟”在空中幻化成数道炫目剑影,从九个不同的方位取向艾尔米特上身。艾尔米特的巨剑竟以不可思议的高速准确地挡住了利冰兰的九剑连击,并还击了三剑,也给利冰兰轻易挡住。
此时,谷地上两人兵器的交击声清脆悦耳,交击时产生的火花四处迸射。两人均展示了惊人的剑术,一个灵动飘忽,一个厚实连绵──两种不同的风格,两种可怕的剑技,一时间竟难於分出胜负。交战中两人一再错身,数度交换了方位。
利冰兰突然一声娇叱,再次主动上前,手中的“麒麟”突然一改先前轻灵的剑势,以大开大阖的气势,从中间强势直劈向艾尔米特
艾尔米特本能地挥剑挡格,将利冰兰凌厉无匹的一剑架在空中,但强烈的剑气竟透过巨剑切向艾尔米特的头盔,厚重的头盔从中破开,掉到地上,露出了艾尔米特刚毅的淡青色脸庞,脸上由眉心逶迤而下一道淡淡的血痕,原本赤红的双眼只剩一片惊惧和不信,此时停在空中的巨剑才从中断开两半,随後艾尔米特举剑的手下垂,脑袋一歪,竟已死去。这就是利冰兰一剑的威力
失去主帅的多提尔王国军队再无心负隅顽抗,纷纷抛下兵器投降。
战胜後的“银缨”骑兵团用热烈的欢呼和呐喊声来表达他们对主帅的无上敬意:“利将军万岁”
“冰女战神万岁”
在正午烈日照耀下挂著浅浅微笑的利冰兰宛如一尊神祗,斜睨著众生。
是役,“银缨”骑兵团以战死五十、重伤二百、轻伤五百的微小代价取得了杀敌二万,降兵六千的辉煌战绩。
艾尔米特三世,这位加冕不到二个月的多提尔王国君主,只有异常短促的政治和军事生涯,如同圣伦大陆无数崛起的慧星一样,雄图壮志尚未来得及施展便匆匆殒落,只是在最後的生命里作为衬托“冰女战神”利冰兰不败荣光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光环而被载入史册。
短短的二个月内,多提尔王国先後失去她的两位君主,对於这个因与贝卡谢留里斯塔联盟战争而国力每况愈下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了,此後王室再无嫡系继承人,军队失去了孝忠的对象,全国不可避免地陷入军阀割据的内战当中,再没有与法拉蒂斯争夺圣伦南大陆霸权的能力。
後世历史学家对艾尔米特三世这位早夭的君王评价不一,因为有关他的史料实在少得可怜,因此没有充分的历史考据而自由发挥出的各家观点也就千差万别,但各家的观点都是既无说服力也无反驳的依据。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艾尔米特三世其实是有能力成为一位有为的君主的──如果不是太早遇到利冰兰的话,将会把多提尔王国带向一个辉煌的时代,甚至改变整个圣伦大陆的政治格局,因其在战前所表现出来的政治谋略可作为佐证:能够洞悉法拉蒂斯帝国的阴谋,适时与贝卡谢留里斯塔联盟达成和解,并联合联盟的军队合抗帝国,就算是在与利冰兰的交战中也表现了非凡的谋略,只是其军事才能与利冰兰相比,还是显得太嫩了些──有的历史学家干脆说“萤火之光也敢与皓月争辉”。
但不论艾尔米特三世的“未来”有多大的可塑性或可能性,其本人已经再也没有未来了。
“从风之峡开始
女神左手抡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