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7(2 / 2)

化工大唐 殷扬 7395 字 2019-04-12

以前叫陈先生,现在叫起了陈大哥,更加亲近,这关系更一层了。陈晚荣忙回礼道:“承蒙宛如兄挂念,还好。”

见礼毕,陈晚荣把一家四口请进屋,请他们坐下。正想着给他们上茶,只见青萼端着茶水进来,郑晴穿花蝴蝶般过来,端起茶水,递在父母手里,给郑宛如一杯,陈晚荣一杯,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郑周氏拉住郑晴,脸一沉,数落起来:“丫头,跟自个家里一样。”

陈晚荣接过话头,代郑晴回答:“伯母所言极是,这本来就是你们的家。”

郑建秋摸着胡须,呵呵直笑。郑周氏瞄着郑晴,眼里颇多赞许之色。

郑家今天全体出动,齐聚于此,其用意不说,陈晚荣也明白,那是在向他传递一个信息,认可了他和郑晴的恋情,只是没有明说罢了。

陈晚荣和郑晴交往,郑建秋早就暗中赞许,能得到他们一家的认可,陈晚荣一点不意外。不过,当这种好事到来时,陈晚荣仍是高兴,打量着郑晴,只见伊人正看着她,一身的笑意。她是聪明人,哪有不会明白的道理。

郑建秋喝着茶:“贤侄,今天我们来,一是想看看老宅的情形,二是和你把账清一下。”

看老宅是托词,清账是顺便。陈晚荣笑道:“伯父,这清账不急,过几天再说。”今天着实高兴,无心清这账。在这种时候还想着钱,太对不起纯洁的爱情。

郑周氏接过话头:“贤侄,这账还得清了,亲兄弟明算账,这账要是不清了,以后的买卖不好做。”

她的意思是说陈晚荣和郑晴地亲事还没有正式确定,就算确定了,这账还是要清的。这是另立门户的事情,不能不清账。

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九十三章 感恩的心

这是大实话,陈晚荣虽然今天不想清账,也只得遵命了。未来岳母的第一个要求都不答允,这做人也就太不机灵,太失败了,陈晚荣笑道:“谢伯母教诲。”

郑家提了多少货,郑晴清楚得紧,早就把账做好了,只得陈晚荣核准。叫来韩花花,把账本送上,陈晚荣略一浏览,没有差误,这清账就算完成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把银子入库,这也没花多少时间,一会功夫的事情。这是第三次入库,陈老实夫妇没有了新鲜感,除了高兴以外,不再惊奇,入库一完,锁上门就走,多余的话都没有。

清完账,郑建秋起身告辞道:“贤侄,伯父多日未归,心里念着这个家,得回去好好看看,告辞了。”

一家人都回来了,难得聚齐,是该在家里好好聚聚,这是人之常情。陈晚荣忙挽留道:“伯父,您难得来一次,就吃了饭再走也成。”

郑周氏笑道:“贤侄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你伯父一个月还能回一两次家,伯母却是几个月才能回家一趟。家里头的事都是晴丫头一个人担着,伯母回来了,得帮她减点负担。”

这话朴实无华,却透着一股子温馨,郑晴能有这样关心她的娘,真是幸运。陈晚荣打从心里代郑晴高兴,道:“伯母,这也是您的家,还不都一样么”

郑周氏笑道:“贤侄放心,这次回来,要住几天,指不定哪天就过来打扰你了。这几天也没甚事,我们得出去走走,看看,要是贤侄有空,可以和我们一起去走走。”

这话的意思只要是人都能听出来,是在邀请陈晚荣加入他们家庭聚会,其用意昭然若揭了。正式认可了陈晚荣和郑晴的恋情。郑晴惊喜无限。紧抿着嘴唇,打量着陈晚荣,明知陈晚荣明白。仍是担心他不应允。俏脸上满是紧张之色。

陈晚荣笑道:“伯母盛情,小侄感激不尽。只要伯母不嫌小侄出身贫寒。无知无识。小侄倍感荣幸。”即使郑建秋夫妇不同意这门婚事,陈晚荣也会铁了心把伟大的爱情进行到底,这不过是说话的技巧,自谦一下罢了。

对陈晚荣这柔软身段,郑周氏打从心里赞赏,笑道:“贤侄说哪里去了。人嘛,一辈子三穷三富不得到老,只要努力,只要勤奋。就有好日子过。贤侄聪明之人。无人点拨,自成一体。陈氏化工之名已经传遍大唐,香皂上至皇上,下至百姓,誉声不断,伯母钦佩还来不及呢。”

那么多学费花了,要是连这点事都搞不定,就愧对父母当初辛辛苦苦攒学费了。陈晚荣仍是保持一贯的谦逊之风:“伯母盛赞,小侄不敢当。请问伯母,你们要去何处小侄也好准备一下。”

郑建秋接过话头道:“贤侄,这城里也呆得久了,看也看得多了,没甚意思。伯父琢磨着,去乡下看看。对这乡下,伯父不太熟,要是贤侄有好地方,不妨给伯父介绍一个。”眼睛睁得老大,看着陈晚荣。

这话乍听之下是要陈晚荣给推荐旅游去处,实际上则不是。陈老实没有听出他的用意,一碰陈晚荣,左眼冲陈晚荣一闪,意思是要陈晚荣给想一个宜于他们的地方。

陈王氏虽是心思细,于这种文人之间的弯弯绕绕哪里明白,也是不住冲陈晚荣使眼色。

陈晚荣可比他们聪明多了,笑道:“伯父爱山水之美,喜游于田野间,这等雅致小侄佩服。”马屁拍完了,这才直入主题道:“小侄原本出身农家,在乡下还有三间茅草屋,可以栖身,能遮风挡雨。要是伯父不嫌弃简陋,可去小侄家暂住。日间出游,有田野乡间之乐,稼穑之风;晚上秉烛夜话,观明月,聆蝉鸣清音,吸天地之气,诚人生乐事也”

那三间茅草屋陈老实赖以栖身数十年,太过简陋,要是请郑建秋这等大户人家去住,太简慢客人了。陈老实不住碰陈晚荣,没想到一向精明的陈晚荣跟不明白似地,照说不误。

更让陈老实想不到地事,让他苦不堪言的乡间生活在陈晚荣嘴里,居然如此高雅,好象神仙般的生活,人人向往似地。

最让陈老实想不到地是,郑建秋居然很欣赏,摸着胡须,呵呵一笑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郑周氏也是附和不迭,连谦逊一句都没有:“到时就叨扰贤侄。”

如此变化,实在是想不到,陈老实摸着脸蛋,不住吸凉气,哪里想得明白。要不是碍于有客人在面前,他肯定是拉住陈晚荣问个明白了。

陈王氏冲陈晚荣一笑,意思是说“晚荣,你这嘴还真能说的”。

最高兴地是郑晴了,她自然是明白父母地用意了,是在用这种委婉的方式告诉陈晚荣“你是不是该找人来提亲了”

这门亲事还没有正式提起,已经你情我愿了,只差陈晚荣找媒人上门正式提亲,下娉礼了。好事已成定局,郑晴能不高兴么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