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晚荣喝得不少,也有三分醉意了,一抱拳:“周掌柜,你有事就说,我们听着。”
周掌柜笑着应一声:“这点钱不多,还请吴先生笑纳。聊作润笔之资。”取出金饼放在桌子上。
陈晚荣一瞧,竟是五十两黄金,就是五百两银子。吴道子地画虽好,以他现在地名气能卖五百两银子很高了,没看出这个周掌柜出手挺大方。
这是吴道子的事,得由他来解决。吴道子表出了气节,笑着一抱拳:“周掌柜。你地好意。吴道子心领了,只是这钱无论如何不能收。”
周掌柜忙解释道:“吴先生。您这是甚话呢您这样地大才,能来小店是我们的荣幸先生得展大才,必将大名显于天下,您的画万金难求,这点钱不成敬意,都不好意思拿出手呢。吴先生,无论如何您得收下。”
吴道子一脸认真:“周掌柜,你这话就不对了,说了送你,肯定送你虽然我现在急需钱用,可我还有立身地信条:言则必行周掌柜,万勿相强。”
王翰轻轻击掌,赞叹不已:“吴兄高风亮节,王翰见识了。穷困如吴兄者,每一文钱都是急需,却能守志若此,佩服”
“是呀”陈晚荣他们也是赞叹不已,这就是名士本色。
吴道子忙摆手:“王兄过奖了,我没那么高的德操。”非常谦虚。
周掌柜素知名士脾性,视金钱如粪土未必,至少不拿的钱财绝对不会拿,叹息一声道:“既然如此,周胜就不用钱来玷污先生高节。以后,诸位来望江楼,我东作,葡萄美酒夜光杯,管好”
“多谢,多谢。”陈晚荣他们抱拳相谢,下楼而去。周胜颠儿颠儿的相送,直到陈晚荣他们离去,方才回转。
马致中略一沉吟道:“陈兄弟,这店面的事就交给我了,绝不误事。你们有事,就去忙。”
陈晚荣念着见皇帝的事,说不准太子甚时间从宫里出来要见我,是得早点回去,笑道:“既如此,就有劳马大哥了。吴兄,王兄,可否与我一道”
“陈兄相邀,自是无比荣幸,只不知陈兄欲去何处”王翰欣然应允。
陈晚荣笑道:“我先回去看看,然后再定行止。”
王翰哈哈一笑道:“陈兄,你是有事吧你去忙你的,我和吴兄再到处走走。晚点我们再去拜会你。”吴道子喜王翰爽直,王翰喜吴道子之才,两人一见如故,正有许多话要说,不能分离。
只能这样了,陈晚荣一抱拳道:“既如此,就暂且别过,我在家里恭候二位大驾光临。”
“好说,好说。”王翰和吴道子抱拳作别,自去赏景。
陈晚荣和郑晴上车,叫伙计赶着直回郑府。刚到郑府,就见陈再荣一脸焦急,站在门口东张西望,一见陈晚荣回来,冲了上来,远远就嚷起来:“哥,你都去哪里了我可急死了”
“又有甚事”陈晚荣跳下车问道。
“还能有甚,当然是太子要见你了。太子劳累几天没有歇息,在等着你,你倒好,不见人影了。”陈再荣仍是埋怨。
这情况陈晚荣也是没想到,点头道:“那现在就去。”
郑晴把兄弟二人送出来,叮嘱几句这才回转。陈晚荣在陈再荣地陪同下,直向东宫行去。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六章 美好前景
东宫离平康坊不远,只一会功夫就到了。陈晚荣这是第二次来东宫,第一次来是送陈再荣,连大门都没有进入,只在外面站了一会。依然是熟悉的青石路面,朱红的大门,门口站着一队身材高大的兵士,盔明甲亮,雄赳赳,气昂昂,笔直杵在当地,好象木桩一般。
“站住。”二人刚到东宫前,军官就迎了上来。
陈再荣知道他要勘问,不等他说话,介绍道:“这是我哥,太子等着见。”
“陈晚荣”军官打量着陈晚荣,眼睛神光四射,好象要把陈晚荣瞧个透似的。
陈晚荣置他熠熠生辉的目光于不顾,淡淡的道:“正是”
“进去吧,太子都问了几次了。”军官向左跨一步,让开道。
陈再荣领着陈晚荣进了东宫。陈晚荣知道东宫规模不小,一进大门才知道东宫的宏大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房屋重重叠叠,一幢连一幢,一眼望去不知道有多少进。
大门里面是一个青石铺成的广场,有左中右三条路,跟着陈再荣顺着左边岔道往里走,来到第二进房屋前面。只见正中门口站着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高力士,静静的站着,平视前方,一副眼观鼻,鼻观心模样。
高力士看见陈晚荣,快步迎上来,埋怨一句:“陈掌柜,你去哪了现在才来。你可知道,太子等你等了老半天,都睡着了。”
从陈再荣嘴里知道太子这几天的事务多,估计是困得很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也在等我,而陈晚荣却出去高会吴道子,实在有些过意不去,笑着施礼:“见过高公公。我有点事出去了,让太子久等。实在不好意思。”
“动静小点。”高力士叮嘱一句,对陈再荣道:“好了,这里没你的事了。你去忙吧。”
陈再荣是侍卫,出行跟随就成,这种通禀、侍候起居之事是高力士的职责。应一声,作礼暂别,转身离去。
高力士走在头里。陈晚荣跟着进了屋,高力士轻声道:“你先坐会。我给你端杯茶。千万小心,不要出声。”
虽是东宫房间,其陈设和普通人家没什么区别,一张桌子,几张椅子。并没有红色的地毡,更没有富丽堂皇的气象。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墙壁上的壁画,功力深厚,必是出自名家之手,非等闲人家所能拥有。
陈晚荣暗中惊讶,没想到李隆基起居铺排如此简约,毫无奢华之象,无论如何也不能和历史上那个被人骂为好大喜功,奢侈无度地唐明皇联系起来。
现在的李隆基一心想着匡正唐室。重现唐太宗的辉煌功业。崇尚节俭,抑止奢侈。至于为后人诟病地奢侈。那要在数十年之后去了,那时的唐朝达到巅峰时期,盛极一时,史称“开元盛世”。同时,他的锐气也给消磨了,渐渐地听不进忠言,喜欢谗谀之辈,才有“安史之乱”,把他的毕生功业毁于一旦。
他是不想影响太子歇息,陈晚荣自然是成全了,轻轻点头,没有说话。然而,只听李隆基的声音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