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能抬着木头跑几十里。抬着火炮一样能跑”炮兵纷纷附和。
陈晚荣满意的点点头,开句玩笑:“兄弟们:你们还记得当初。哥舒将军要你们抬着木头跑步,你们不情愿的事情么”
“将军,您怎么提这陈年旧事呢”炮兵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说一句。陈晚荣取笑道:“你们做得,我就说不得”
引来一片哄笑声。当晚,炮兵毫无睡意,战心高炽,陈晚荣和他们坐在一起,谈谈说说就到天亮了。
天一亮,炮兵匆匆吃过早点,就开始收拾起来。不用陈晚荣下令,炮兵就把杠子、绳子准备好了,只等陈晚荣一声令下,就要抬着火炮赶路。
陈晚荣在哥舒翰他们的陪同下,大步来到,见到这番景象,很是高兴:“哥舒兄,要不是你当初思虑周全,每天要弟兄们抬着火炮跑步,今天这事还真不知道如何应付呢。”
不得不承认,哥舒翰真的有先见之明,特别是在对最困难情况地应对方面,他总是看得比别人更远。
哥舒翰呵呵一笑:“陈兄,这是行军地必备之事,都会这么想,无可称道。”
面前就有一道给雨水冲出地小溪,半尺深浅,积水流过,发出哗哗的响声。陈晚荣右脚在小溪上踩踩,大声道:“弟兄们:你们看见了吗这是老天给我们出地难题天公虽然不作美,但是,我们一定能战胜眼前的困难,让老天的无情对我们无用因为,我们是大唐的好男儿因为我们是炮兵”
“我们是大唐的好男儿我们是炮兵”炮兵齐声高呼。
一道雷电闪过,照亮了炮兵坚毅地脸庞
陈晚荣右臂重重挥下:“现在,我命令你们,杠子上肩,出发”
“出发出发”炮兵们呐喊着,抬起火炮,冒着如注的雨幕,踏上了进军以来最为艰苦的征程。
这次进军最难地是火炮,要拆下来,六个人抬着炮身前进,两个人抬着炮架。一门炮,就需要八个人,二十五门炮需要两百人。
陈晚荣给王少华他们留了两百人看守留下的十门火炮,一共带了八百人出发。这八百人,陈晚荣把他们分成三拨,一拨负责抬火炮,一拨负责警戒,一拨歇息。当然,三拨人要轮换。
至于炮弹,很好办,唐军的马匹多,正好派上用场。炮弹的包装,陈晚荣还真是下了一番功夫,考虑行军的问题,每十发炮弹包在一起,严严实实的包好,再刷上防潮剂,就不怕回潮。
陈晚荣做过试验,包装好后,把炮弹放到水里浸泡了半天,打开一瞧,仍是很干燥,这雨再大也不用怕。只需要放到马背上,就可以运走。
在青花背上放了百十斤炮弹,陈晚荣牵着缰绳,和王少华、王忠嗣二人别过,跟着队伍前进。
大雨如注,连眼睛都睁不开,地上的积水漫过了脚背,原本就不太平整的路上更是沟壑纵横,行走起来,深一脚的浅一脚,走得并不快。
就是如此恶劣地环境,炮兵却是气势如虹,一边喊着号子,一边相互鼓劲打气,行进虽然缓慢,倒也顺利。一个时辰后,就进了积石山。
半天之后,来到一处险绝之地,要非常小心才能让火炮勉强通过。下面是悬崖,若是稍有不慎,一个失足,摔将下去,必将是粉身碎骨。
刘福清带了五十人走在最前面开路,刚到这里,只见上面滚下不计其数的巨石,挟着劲风,呼啸着坠下崖去。
“山崩”刘福清脸色大变。
要是在这里发生山崩的话,炮兵通过这里不过是一个梦而已。正在刘福清惊讶之时,山头上出现百来个人影,指着刘福清他们喝道:“兀那过路汉子,快把钱财留下,饶你们不死”
又是一阵巨石朝刘福清他们砸了下来。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三二 不得人心的统治
居然是一伙强盗
强盗打劫到军队头上。堪称一奇。若是在平时。刘福清肯定是不屑。如今不同。强盗占据了有利的形。只需要把手里的石头朝他们身上砸来。就够他们受的了。
刘福清赶紧派人去告诉陈晚荣。一边高声喝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敢动大唐军队。胆子不小”
“爷爷生更不名。死不更姓。姓庄。大名叫大楚。庄家寨的瓢把子的就是。”一个大汉一边说。手里的石头朝刘福清砸了下来。刘福清赶紧闪开。
刘福清大怒。就要发作。陈晚荣和哥舒翰赶到。挥手阻止他。
陈晚荣皱着眉头:“这些强盗真是不长眼。居然劫到我们头上来了。要是天气好的话。我架起火炮。准让他们粉身碎骨。只是现在雨下的太大。火炮没法用。这射程弓箭应该够了。叫弟兄们弓箭准备。”
箭术是唐军的基本技能。人人精熟。刘福清手一挥。五十名开路炮兵取下硬弓。弯弓搭箭。对准了上面的强盗。
哥舒翰眼睛睁的老大。把上面一阵打量。摇手道:“陈兄。先不忙射。我瞧这些人好象是汉人居多。看能不能说的他们退走。”
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边患来自于两个的方。一个是北方大草原。一个是西北边陲。二者比较起来。来自大草原的威胁更加严重。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无一不是从大草原开始了对中原的搔扰。
西北边陲相对来说威胁要小很多。正是因为如此。西汉时期。集中全国力量与匈奴周旋。直到汉武帝击破匈奴。使的匈奴一蹶不振。汉宣帝才能对当时的西羌开战。
西北的威胁虽然不如大草原大。那里的少数民族对汉人的的方骚扰不断。掳掠不少人口。吐蕃的崛起。对唐朝的西北边陲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