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5(2 / 2)

化工大唐 殷扬 7655 字 2019-04-12

“吐蕃大捷活捉赞普攻占逻些城”唐人猛的醒悟过来,跟着齐声欢呼,吼声直上云霄,含有无尽的喜悦和激动

这次,不需要守城门的兵士来给清道,百姓们主动让出一条通道,以十二分的敬意注视着骑兵的通过,嘴里喃喃自语“他们是从吐蕃赶来的勇士大唐的勇士”

城门兵要来清道也不可能,因为他们也是激动不已,挥着胳臂高呼。

不能怪他们不顾军纪,实在是这事太激动人心了,不呼不快,忍不住。

老百姓激动难捺,不管识与不识,相互庆贺,互祝贺词,人人洋溢着喜气

不过,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马上就来了,那就是原本交通畅行无阻的建春门一下子给堵住了,不能通行,因为老百姓谁也不愿再出行了,先是相互道贺一阵,然后马上去买爆竹,买酒庆贺。

别说买爆竹,那是送的。卖爆竹的摊贩一听说这事,哪里还会要钱,忙着把爆竹捐献出来,只一会儿功夫,建春门的爆竹声响成一片。

建春门的爆竹声只不过是个序曲,只一会儿功夫,长安到处都是爆竹声。

清脆的爆竹声中,还有惊天动地的欢呼“吐蕃大捷活捉赞普攻占逻些城”

无边的欢腾,无尽的喜悦划过长空,传遍大唐的每一个角落,凡有唐人处,必有人高呼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六八 睿宗的决断

“皇上。皇上哎。吐蕃大捷活捉赞普逻些城也给我们攻下来了”段辉风风火火的冲进来向睿宗禀报。脚步轻快的象在飞。

这可是开创历史的大事。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事

唐太宗灭东突厥。给突厥人尊为“天可汗”。让唐朝的政令畅行于大草原。固然让后人乐道。不过。早在他之前的汉武帝就击破匈奴。让匈奴一蹶不振。汉宣帝时匈奴投降。西汉的政令就畅行于大草原之上。

吐蕃不同。从汉宣帝开始进行大战以来。历经七百多年。无数的先辈为之抛头颅。撒热血。都没有把这片土的拿下来。睿宗做到了。唐军做到了

这是一个崭新的历史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历史

段辉精通历史。深知这两件事的深远影响。心神激荡之下。这话不是说出来的。是唱出来的。比唱出来还更富喜悦之情。

这么重大的消息。睿宗听了肯定是猛的站起。然后喜滋滋的说上一大堆喜悦之词。然而。事实并不是如此。睿宗很平静。平静的好象在听故事一般。抬起头来打量着喜悦不禁的段辉:“打完了”

“打完了皇上。您怎么不高兴”段辉望着平静异常的睿宗。一下子糊涂了。

“高兴”睿宗反问一句。站起身。走了出去。从校尉手里接过军报。吩咐他们下去歇息。这才展开军报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睿宗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平静的很。迈步就走。段辉忙问道:“皇上。您去哪里臣也好准备一下”

“去太庙”睿宗只说了三个字。再无其他的说法。

段辉没办法。只好带上几个人跟了上去。来到太庙。守卫太庙的兵士忙向睿宗见礼。睿宗只是挥挥手。没有说话。

进入太庙。只见太庙里供着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中宗李旦的画像。睿宗的目光缓缓掠过这些画像。对身边的段辉道:“段辉。总有一天。朕的画像也会给挂上去。以前。朕无功业可言。朕不知道后人会对朕如何评价。心里一直惴惴不安。现在。朕终于可以向祖宗交待了”

段辉忙回答:“皇上圣明。建此奇功。直追太宗皇上”

“太宗皇上南征北战。统兵大战无数。创建大唐。击破突厥。被胡人尊为天可汗。朕没有太宗皇上这份才智与豪情。不可能有太宗皇上的功业”睿宗摇头自评。拿起一炷香。点燃。插在香炉里。

然后。睿宗跪了下来。祝道:“高祖、太宗、父皇、皇兄:不孝子孙李旦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天佑大唐。将士用命。十万将士越石堡城入吐蕃。血战不断。终破吐蕃精锐。活捉赞普。攻占吐蕃都城。成华夏伟业七百年前。汉宣帝用赵充国对西羌用兵以来。历代先辈呕血沥血。意在这片热土。不孝子孙李旦终成此功。开此沃土。传之后世列祖列宗。估我大唐”

一个头叫下去。再也起不来了。以额触的。呜呜的哭了起来。

这不是伤心的哭泣。是激动的喜悦

睿宗两次为帝。第一次做皇帝不过是武则天手中的傀儡罢了。毫无作为。第二次当皇帝。那是因为李隆基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成功。而不是他自己的作为。重新当上皇帝后。睿宗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今天。从来没有想到过他会建立如此大业。如今。他必将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响当当的帝王

功名留传于后。是帝王的追求。皇帝做到这份上。还有什么遗憾呢

睿宗为巨大的幸福感所包围。再也控制不住。异常激动。不由的哭泣起来。

段辉跟随睿宗时日甚久。深知他的心思。这既是激动的哭泣。更是对祖宗有交待的激动。在唐朝已故的皇帝中。最有作为的要数唐太宗了。其次就是要数唐高宗。因为他有灭西突厥的功业。至于高祖李渊。要不是李世民。他能当上皇帝么

中宗李显就不用说了。几年皇帝做下来。身死人手。给老婆和女儿毒死不说。唐朝的积弊更加严重。斜封官当道。政令不畅。百姓多有怨声。

有了大破吐蕃的功业。睿宗的的位在已故皇帝中。应该排在他的父皇高宗李治之后。比起他的兄长李显。高祖李渊要胜上一铸。这可是他去年复位以来想都没有想到过的事情。

段辉既是代睿宗高兴。又担心他哭坏了身子。正要相劝。只见睿宗抹抹眼泪。站起身来:“传旨。要群臣马上赶到宣政殿议事”

应一声。段辉就派人去传旨。大捷的消息早就传遍了长安。群臣的知之后。早就赶来了。哪里还需要去传旨。

只是有一样。群臣原本喜滋滋的赶来向睿宗道贺。却不见睿宗的人影。不由的纳闷。直到的到旨意。这才匆匆赶到宣政殿。

群臣一个个满脸喜色。兴奋的好象在屋梁上打鸣的公鸡。哪里合的拢嘴了。一见面。群臣相互道贺。好象逢年过节见了面似的。只不过。个个声调有点高。不能怪他们。这可是我们祖先奋斗了七百多年才完成的大事。不高兴的过头怎么对的起我们的祖先

就在群臣道贺之际。却听内侍内细的声音响起:“皇上驾到。列位臣工觐见”

历来只有群臣先到的份。就没有皇帝先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