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晚荣如实回答:“张大人的担子重,累得够呛。好在张大人年富力强,办事精明,不会有问题。不过,若是长此以往,就是铁打的身子也有累垮地时候。”
李隆基眉头拧成一个川字道:“吏部选派地官员已经上路,在大雪封山以前,能够赶到。他们一到,张说的担子就会减轻。还有呢”
陈晚荣略一思索道:“太子,臣以为吐蕃还缺乏文明与科技。若是吐蕃拥有和大唐一样地文明,一样达的科技,那么,吐蕃就不会这么穷,大唐就可以在这里驻守更多地军队。”
唐军之所以要赶在大雪封山之前撤走,就是因为吐蕃太穷,养不起,不得不撤军以就粮。
“这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不过,我们可以先做起来。我看,这事得采取两个办法,一是从吐蕃选一批聪明能干地人到长安来,让他们去国子监学习。二是我们派一批能工巧
匠,读识字的人去传播文明。”李隆基马上就有应对之策。
这是推广华夏文明的绝佳时机,采取这两种应对措施再正确也没有了。可以想象得到,那些派到长安来的吐蕃人,等他们学成回去之后,带回去的不仅仅是科技,还有华夏的文明。
长此以往,吐蕃对华夏文明的认可就更加深,吐蕃就会给融入华夏大家庭。
这不是梦,这一定会实现,因为先进的文明融化落后文明,这是历史的规律唐朝就拥有非常先进的文明
“太子英明”对李隆基的措置,陈晚荣无话可说。
李隆基问道:“你说,大唐一定给得到吐蕃吗尽管你们写的奏章不少,不过,我还是想听你亲口证实。毕竟,奏章不如人实在。”
对这一点,陈晚荣信心十足:“太子请放心,只要大唐措置得当,一定会得到这片土地。”
“原因”李隆基只说了两个字。
陈晚荣马上就道:“原因张大人在奏章里说得已经很多了,臣就不多说。臣请太了听一歌。”
“什么歌”李隆基有些奇怪。
“自今后无仇杀,有买卖,快活做得活计,不被赞普来夺人口牛马也”陈晚荣引吭高歌,这歌在吐蕃广为流传,陈晚荣唱过不知道多少回,再次唱来还是很中听。
唱完,陈晚荣解释道:“太子,这是臣等进入逻些城,吐蕃百姓迎接我们唱的一歌。”
李隆基大笑站起:“好好好这不是歌,这是民心大唐得到民心,也就是得到吐蕃有你这番话,我就可以放开手脚来做了”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七九 睿宗的密旨
要是唐朝不能得到吐蕃这片土地,花再大的精力都没用,得到陈晚荣个亲历的肯定,李隆基的信心就更足了。接下来,李隆基问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陈晚荣想都想不到。
李隆基问的问题里面,最让陈晚荣想不到的是“吐蕃人遗矢一日几次”
遗矢,大便是也。这种污秽事情,陈晚荣哪里会去关心,给李隆基问得张大了嘴无从回答。李隆基一脸严肃的给他解释:“你以为这是污秽事,就没有关心是吧给你说吧,污秽事中也有学问,而且还是你在上读不到,也没有人教你的学问。我给你说一件事,我曾经去巡视过一支军队。
“这支军队的将领嘴儿很甜,奏章写得也很漂亮,好象他的军队比龙武军还要厉害似的。这样的军队,我能不去看么一去之后,我哪也不去,我直接去了他们遗矢的地方。等我看了之后,这个将领就把他的军队召集起来,个个精神抖擞,比起龙武军还要厉害三分。
“和我一起去的葛福顺开心不已,连声夸赞这个将领了得,练兵有道。而我却下令把他绑了,问他克扣军饷之罪。他抵死也不承认,我就把他押到茅厕里面,指着兵士所遗秽物问他你看清楚了,这些秽物是菜叶,肉呢,在哪里
“有了这事,兵士这才纷纷哭诉,说他克扣军饷之事。最后,这个将领也无法抵赖,只得认了。你知道道理安在”
陈晚荣听得丈二金刚似的,不明所以:“臣愚笨,还请太子赐教。”
李隆基接着解释:“吃肉的秽物会沉下去,漂在上面的秽物一定是菜叶。漂浮的多,沉下去的少,这说明克扣了军饷。”
唐军的伙食非常不错,这肉是绝对不会少。陈晚荣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太子英明。臣明白了。”
李隆基点点头道:“你虽然上过战场了,不过,你要学的东西依然很多。象这种事,郭虎肯定明白。久经沙场的老将,他去巡视,不会听部下禀报。听他们地,牛粪都会给他们说成鲜花。往茅厕一跑,什么事都明白了。吐蕃人遗矢少。说明他们吃不饱;遗矢多,说明他们能吃饱饭。”
陈晚荣猛拍脑袋,不住摇头。李隆基这问题乍一听让人不爽,可是仔细一想,却有大道理,让人不得不服。陈晚荣想了想,道:“那些奴隶好象是三两天才会去一次茅厕,自从我们去了以后,他们一两天去一次。”
李隆基轻轻击掌道:“有这一点。大唐得吐蕃必也”
直到李隆基问完。天都快黑下来了。李隆基道:“晚上。父皇要赐宴。你和我一道去吧。”
自从陈晚荣和李隆基认识以来。就未有过如此深谈。尽管陈晚荣对李隆基有所了解。知道他精明过人。可是经过这番交谈。对李隆基地精明有了更深地认识。以往对李隆基地了解不过是冰山一角。李隆基地精明远非常人所能想象。
若果说陈晚荣地精明是一座山地话。那么李隆基地精明就是连绵不绝地山脉。这差距太大了。陈晚荣现在对李隆基是钦佩无已。巴不得和他多亲近。多学些东西。欣然相应道:“谢太子”
这次。不是去大明宫。而是去了太极宫。太极宫是唐朝最早地皇宫。大明宫是后来建地。
去地地方不是别处。还是非常有名地地方。凌烟阁。凌烟阁是唐朝地功臣阁。和云台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地两大供奉功臣地地方。
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东汉光武帝刘秀当上皇帝后,把吴汉这些大将图影绘形,挂在云台,一共二十八人,称为“云台二十八将”。唐太宗把房玄龄、李靖这些功臣的图画绘在凌烟阁,一共二十四人,合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云台和凌烟阁齐名,故有“云台列将,凌烟叙功”之说。
唐太宗在唐人心目中是个神的存在,同样的,凌烟阁在唐人心目中一样是个神的存在。陈晚荣对凌烟阁非常向往,就是没有机会来到凌烟阁,今天不仅来了,还是李隆基带他一起来地。这还不是最让陈晚荣吃惊地,最让陈晚荣吃惊的是睿宗居然等在这里,一见陈晚荣地面,笑呵呵的冲陈晚荣招手道:“晚荣,快来。朕带你去凌烟阁看看。”
凌烟阁本是三清殿旁地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