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4(2 / 2)

化工大唐 殷扬 7812 字 2019-04-12

转念之际,陈晚荣道:“公主但请宽心,皇上龙体虽有不适,并无大碍,只是急怒攻心。”

太平公主仍是不满足,几乎以央求的语气道:“晚荣,你能说得更清楚点么五哥身子怎么样”

本不想让她过于担心,见她这副急切模样,要是不说清楚,她肯定不会死心,反倒是让她难过了,陈晚荣只得道:“公主,今天皇上已经晕过去两次。朝会之际,皇上又晕过去,一个劲的说心痛”

太平公主仿佛丢了魂似的:“都是我,都是我,是我害苦了五哥”机械的坐了下来,自言自语:“我们兄妹,大哥、二哥、三哥,都走了,姐姐很小的时候就去了,现在,就剩下我和五哥两个了。天啊,老夫如此不公,让我们兄妹俩又走到今天这地步”

武则天掐死那个女婴,比太平公主年长。也许是因为这件事,让武则天生出了悔意,在太平公主出生后,百倍呵护。为了太平公主,武则天找借口把据说对太平公主非礼的贺兰敏之给杀了。这还不算,吐蕃请求和亲,吐蕃赞普点名要娶太平公主,武则天不愿意,要太平公主假借出家为由推脱过去。

睿宗说得没错,这都是皇位给害的。要是没有皇位之争,太平公主和睿宗的兄妹之情必将天长地久,成为佳话。

陈晚荣和武崇训只有眼睁睁的看着她自言自语。

过了一会儿,太平公主又问道:“晚荣,五哥还有什么不适么”

陈晚荣如实回答:“公主请宽心,除此以外,皇上别无不适之处。过些日子,皇上就会好起来。”

睿宗得的是心病,还得心药来医,过段时间,睿宗的心情好了,自然没事了。

时间是医治一切伤疼的良药

“那三郎呢他还好吗他怨恨姑姑么”太平公主情不自禁的问起李隆基的情况:“三郎是姑姑看着长大的。小时候,他那聪明劲姑姑还记得呢就是母后都赞他聪明”

李隆基自小就表现出其不凡之处,七岁敢于和横行的武氏对着干,凭着过人的机智,博得武则天的喜爱。太平公主与睿宗关系极好,对这个聪明过人的侄子打从心里喜爱。

只是有一样,造化弄人,因为皇位的关系,把原本相互钦佩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推到了对立面,成了冤家。太平公主对李隆基下手,虽是为了大位,心里也在滴血。

“公主请放心,太子只是精神不济,将养些时日就好了。”陈晚荣还是实话实说:“臣临来之前,太子特的嘱臣劝告公主,不要做傻事。”

太平公主于这话并不关心,问道:“三郎有没有叫我姑姑”

陈晚荣点头:“公主,太子的原话是陈晚荣,你要安抚好姑姑,不要让姑姑做傻事。”

太平公主打量着陈晚荣,突然之间,趴在案头上,呜呜的哭了起来。这是陈晚荣认识她以来,第一次见她哭泣。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二三六 太平公主的结局

了一会儿,太平公主抬起头来,抹抹眼泪:“晚荣,tt哥说,我没事,我很好对了,你给三郎说,姑姑对不起他,他还认我这个姑姑,姑姑很高兴。”

陈晚荣应一声,施礼退了出去。

把陈晚荣送走,武崇训回到屋里,关上门,问道:“娘,你是不是后悔了”

“后悔”太平公主脸一肃道:“训儿呀,你说,娘是后悔的人么娘一点也不后悔。要是可能,娘还会这么做谋国者,不顾家这是几千年的古训。念着亲情,不能办大事者,那是妇人之仁你五舅就有妇人之仁,你娘不是”

“娘,可你适才之言”武崇训很难把适才的太平公主和现在的太平公主联系在一起。

太平公主眼睛一翻道:“你以你娘是在假哭训儿,你错了娘是真的伤心,是真哭不管怎么说,你五舅是娘最亲近的人,现在他伤心透了,娘心里好受么还有三郎,他可是咱李家最聪明的人,若是他当上皇帝,大唐声威必将振于异域万里之外。能有三郎这般聪明的人,是我李家之幸,却是你娘的不幸三郎若是死了,娘会伤心,会念着他。亲情与大业,对于帝王来说,不能两全。

“帝王生来就应该承受孤独这种孤独不仅仅是没有知音,更在于不能感情用事,得以大业为重你五舅就缺少这点”

帝王生来就是孤独的,堪称点睛之语,数千年的历史得出的结论

武崇训似懂非懂,问道:“娘,照你这么说,娘不就没事了”

“应该是要是你五舅想杀你娘,早就下旨了,不会等到现在过些天,娘就没事了”太平公主很是高兴。

武崇训提醒一句:“娘,你算你没事了。可是,你的那些人都能清除掉了,没有了羽翼,娘还能做什么呢”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你娘一息尚存。就会为大业而奋斗不息”太平公主信心十足地道:“成大业者。必有万般磨难训儿。你一定要记住这点”

xxxxxxxxxxx

陈晚荣回到宫里。把所见所闻。如实禀报给睿宗知晓。睿宗静静地听完。没有说一句话。挥挥手。要陈晚荣退下。

出了皇宫。回到郑府。已经深夜了。郑晴他们还在等他。瞧他们地架势。要是陈晚荣不回来。他们一定会等到天亮。

闲话一阵。匆匆用过夜宵。陈晚荣就歇着了。今天地事情太多。忙得团团转。心力大耗。头一着枕就睡着了。

现在。朝中风浪正劲。陈晚荣第二天没有去军器监。而是直接赶去大明宫。准备参与朝会。如他一般想法地大臣不在少数。等陈晚荣赶到时。只见能来地大臣都来了。站在宣政殿里。静候睿宗地到来。

这事实在是太大了,群臣也不敢相互打探,除了静等,什么事也做不了。

依照陈晚荣他们想来,现在正是紧要关头,睿宗必然会上朝。然而,让他们意外的是,睿宗并没有上朝,过了一阵,一个内侍到来,扯起尖细的嗓子道:“皇上有旨:今天不上朝,列位臣工公干去吧”

“不上朝”群臣一下子就懵了。

“今天是什么时候皇上太也不知道轻重了,居然不上朝”有大臣气愤不已。

“就是嘛大唐正处在紧要关头,若是这事处理不好,发生内乱都有可能,皇上就是龙体不适,也应该上朝呀”

“姚大人,你说怎么办你是中书令,你拿个主意呀”姚崇的声望太高,群臣无奈之下,只有找上他了。

姚崇并没有回答他们,而是皱着眉头,想了一阵,这才道:“各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