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6(2 / 2)

化工大唐 殷扬 7571 字 2019-04-12

“说具体点”李隆基的想象中,蒸汽机车已经是很好地东西了,在陈晚荣眼里居然有不足,他很是惊奇,目光炯炯的看着陈晚荣。

陈晚荣理解他地心情道:“皇上,打个比方来说。我们现在的交通主要是靠官道和水运两种。

长安需要地粮食不能直接运到长安,只能运到华阴,再从陆路运过来。以后,我们造出了蒸汽机车,就好比现在的水路,由于机车太大,没有固定地铁路是不能去的。要想把铁路铺设到偏远一点的地方,又不划算,这就需要另一种交通用具,可以叫汽车。汽车又需要橡胶,我们得着手准备了。”

“明白了汽车就好比现在的马车,可以把东西运到蒸汽机车不能到达的地方。”李隆基的理解力惊人,问道:“既然如此,橡胶树是该种植了。在哪里可以找到橡胶树呢”

亚马逊在南美洲,离唐朝太远,即使给他明说了,说不定反而吓住他了。陈晚荣决心耍点小手段:“皇上,臣听说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这地方太远了,要坐船去。大唐现在的船不能满足这要求,得需要造更好的船。好在蒸汽机马上就要做出来了,等到做出来后,可以造蒸汽船。有了蒸汽船,船只的运输量就会大为提高,速度也会快很多。到时,就可以派人去找这种树。”

陈晚荣心里想的是“冒险精神是一个民族强盛的重要条件,我要以此来激励唐人的冒险精神。让他们驾着蒸汽船,

大洋之上,让中华民族的足迹遍布世界”

他不说还好,他一说,李隆基却是格外振奋:“蒸汽机这么好的东西,要是不用来造船,太可惜了。朕听倭国的遣唐使说,他们到大唐要很长时间,要漂洋过海。等到船造好了,派人去看看。”

“小鬼子,你自寻死路”陈晚荣眼睛放光,不住搓手,诱导道:“皇上,臣听说倭国那里很乱,老是打仗。不如训练一只海军,乘船过去,帮他们恢复秩序”

陈晚荣会说之人,当然不会说灭了小鬼子,只说恢复秩序。果然,李隆基兴奋的点头道:“倭国和华夏的联系紧密,他们有事,我们应该帮帮,派一支军队去正当”

“小鬼子,你的末日到了千年后的那场战争不会再发生了”陈晚荣大是开心的想。

李隆基的兴致更加高昂:“橡胶树你听说在哪里”

“在亚马逊现在没有西方地冒险者,我们只能从这里去找了”陈晚荣心里如是想,嘴上却道:“皇上,臣只知道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具体在什么地方,臣不清楚了。臣相信,只要我们去找,一定能找到,谁叫我们叫中华呢”

陈晚荣对世界地图还是有所记忆的,要画详细点的世界地图不可能,概略的还是没问题。

问题是,航海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就算有了世界地图,也不见得能到达目的地,跑反了都有可能。

李隆基具有上皇之资,凡是对国计民生有益地事情,都会不遗途力,听了这话,大觉有理:“甚是,甚是”

陈晚荣知道他的心眼活了,这事就好办了,接着道:“皇上,这次臣去西域,打算从国子监抽调一批头脑灵活,能言善变,学识渊博的人去。”

“不行国子监不能再调人了”李隆基断然否决。

陈晚荣知道他理解错了,解释道:“皇上,这是臣借地,等到他们把事情办完了,再回到国子监就是了。”

“你要他们办什么事”李隆基有点惊奇。

陈晚荣老老实实的道:“皇上,臣是想大食和大秦的学者很多,要把他们请到长安来,得费很多功夫。这些学者,学识渊博,不是一般地人能说得动的。就算我们动粗,他们也未必怕。还是学者与学者最能说得来,要是有了他们去西域,这事不是更好办了”

学者与学者之间的共同语言最多,这是大实话,李隆基点头道:“有道理依了说好了,只是借给你的等事情办完了,他们得回国子监”

陈晚荣是个有大局观念地人,知道国子监的确不能再抽调人手了:“皇上请放心,臣说话算话”

李隆基今天的心情的确是不错,催促道:“还有想法没有的话,一并说了。”

陈晚荣眼珠一转,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差点给忘了:“皇上,有一件,一件非常重要地事情。”

“说说说”李隆基非常爽快。

陈晚荣却道:“皇上,这事关系很大,恐怕皇上一时难以同意。”

“同不同意,你得说出来”李隆基有点没好气。

陈晚荣这才道:“皇上,说事情之前,臣先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一个好地工匠,他找到了一个好办法,可以很好的做出某种东西,这时,他该怎么办是把这方法说给别人知道,还是秘技自珍呢”

“这还用问么当然是秘技自珍了”玉真公主地鼻子一哼,有点不屑的道。

陈晚荣点头道:“是啊他是得秘技自珍。可是,人人都这样地话,这很不利于技艺的发展。皇上是知道的,军器监里的削铁机器存在了百年,都没有人再做出合用的刀具。要是能很好的保护这位先辈,那么,我们在一百年前就有了机床。”

“这事,朕知道。”李隆基有点不耐烦了,问道:“你究竟想说什么”

陈晚荣直接点出主题道:“皇上,臣是想,大唐应该着手保护这些技艺,让这些技艺更好的造福于大唐。”

“怎么保护”李隆基点头道:“大唐并非不保护,而是要有好的法子。”

陈晚荣往下说道:“一个良工找到一个好的技艺,这技艺就归他一个人所有,要是他不愿意公示于人,也不能对大唐有好处。臣是想,朝廷应该保护他,别人用了这技艺,就得付钱给他。那些未经他本人同意就使用的,是违反大唐的律法,应该受到惩戒。这叫保护专利”

“保护专利”众人品味起来。

李隆基眉头拧在一起,想了想:“照你这么说有些道理。”

岂止是有些道理,是很有道理,陈晚荣接着剖析道:“皇上,您要这么想。要是不保护专利,良工们就会秘技自珍,大唐不能从中受益。秘技自珍的后果,往往是技艺埋没,军器监已有活生生的例子,这点,不需臣多说了。那些心怀叵测的人更是不择手段的窃为己有,这会妨碍技艺地创新。皇上是知道的,一件技艺需要花费很多心血,数年,十数年,数十年能成功已经不错了,有些更是要花费几代人的功夫才能完成。这么多的心血,要是没有回报,谁还愿意去做”

“那还不是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