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9(2 / 2)

在张紫星喊话之时,另一个声音也响了起来:“道友手下留情”

这个声音听来平和,却带着一股奇异而强大的力量,直响彻在场每个人地心中,嗡嗡作响,将张紫星的声音完全盖了下去,就连赵公明也不禁受这声音的力量所影响,后退了一步。

只见场中多出一个道人来,这道人身材高大,面皮饥黄,头挽抓髻,五官显得有些朦胧,只是感觉出他脸上挂着微笑。

赵公明想到方才这道人声音所带来的强大力量,不由暗暗吃惊,问道:“你是何人可是这西方教的同党”

道人微微拂袖,军荼利明王和降三世明王顿时从赵公明的身前消失,出现在道人的身后。两位明王一见道人,忍痛行礼:“拜见教主”

这个称呼让赵公明、张紫星和闻仲齐齐一震,各自警惕。

教主这道人居然是西方教大教主接引圣人接引终于出场了怎么接引和准提都是那副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模样张紫星打量了一阵接引,心中又多出了一个“极乐净土缺粮”地评价。

接引乃西方教主,有一说为三世佛中地南无阿弥陀佛,也有说法为如来,但许仲琳地封神演义明显有抑佛扬道地倾向,所以张紫星也懒得去考究他的来历。在原著中,接引远远不及准提主动活跃,要借个东西也是磨磨蹭蹭,并不痛快,只是在四圣破通天时,才被请出场。当然,身为混元圣人,实力自是非同小可。

从如今西方教地表现来看,当是准提道人主外,接引道人主内,接引应该是个工于心计,善于谋划、经营的厉害角色,只是不知今日准提为何没有出来

赵公明得知此人居然是西方教主,六大圣人之一,当即露出谨慎之色。接引道人看了一眼紧那罗与大威德明王的尸体,长叹了一声:“贫道来迟一步,累门人性命,实是天数”

赵公明正要开口,张紫星抢前一步,挡在他身前,朝接引道人行礼道:“贫道见过教主圣人昨日这位赵公明道友本与阐教众人斗了一场,并未曾招惹贵教,却不知为何今日贵教主动上门挑衅。此番两方军前斗法,纵有伤亡,亦是天数。教主乃圣人之身,品行高妙,当不会以强凌弱吧。”

赵公明虽然高傲,但也有自知之明,定海神珠再厉害,也不是圣人的对手。如今见这逍遥子面对圣人,并不畏缩,而是挺身而出,言语对自己多有护持,心中不由生出感动。

接引道人先前听到张紫星劝阻赵公明对门人下杀手,而如今又不畏圣人威严,反而拿语言挤兑自己,暗暗惊奇。

接引哪知张紫星原本就是个不卖圣人帐的角色,也曾多次面对不同的混元圣人,包括老子、通天、准提、女娲,或争辩,或论道,或闲谈,从未有过畏惧,又怎么被他所谓的威严所慑

接引道人打量了张紫星几眼,看出他修为十分奇特,暗中略为推算,哪知越算越是惊讶,看向张紫星的目光中不由闪出精芒来。

正文 第三百二十八章 十二品莲台御诛仙

军荼利明王见教主沉默不语,似在思索,开口道:“两方斗法倒还罢了,赵公明害了大威德明王,为何还辱其尸身,悬于辕门之上”

张紫星看了一眼沉思的接引道人,开口解释道:“凡事有因必有果,我方蓬莱岛一气仙余元前日为紧那罗所擒,不仅被杀,而且也将头颅悬于门外。赵道兄此行,只不过一报还一报而已。”

这么一说,倒是西方教理亏在先了,军荼利忙道:“余元虽是我教所擒,却是陆压使阐教姜子牙以葫芦所杀,并非我等所为。”

“陆压”赵公明想到昨日被自己定海珠打到的矮道人,当即露出切齿之色。

张紫星心思转得飞快,当即飞身上辕门,取下那头颅,双手奉与大威德明王的尸身之上,说道:“此事既是误会,当归还明王首级,只不过,不知今日军荼利道友何故前来寻隙”

张紫星故意将话柄引向“西方教主动上门找麻烦”上来,虽然西方教与阐教已有默契,但并未宣告天下,两教正是结盟,所以军荼利明王也不好明说是逞能来为“盟友”报仇,只得面色尴尬地随口说道:“只因那阐教”

“阐教门下真乃小人也昨日败于赵道友之手,今日却让贵教前来折损实力,想必是燃灯那厮施的诡计”张紫星露出义愤之色,却也正好猜中。

军荼利明王当年在南海时,就是被燃灯暗算,险些丧命,此番虽然阐教与西方教和好结盟,但心中难免有芥蒂。此番对阐教避而不见,也有这方面的缘故,听到张紫星此言,自是感同身受,暗暗咬牙。

接引道人打量了一阵张紫星。开口问道:“道友尊号莫非是逍遥子”

张紫星知道瞒不过接引。坦然道:“正是贫道,方才说得太急,未曾通名。失礼之处。还请圣人见谅。”

接引笑道:“道友何必多礼我教二教主准提师弟曾对道友的悟性根行赞不绝口,道友妙悟的那句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更是深合我教真髓。准提师弟得蒙道友馈赠天书。如今正在参悟之中,道友与我教大是有缘,既是如此,道友可随我西行而去,入主极乐之乡,贫道愿请道友为三教主

在场诸人都吃了一惊,西方教圣人接引居然亲自邀请逍遥子前往极乐之乡,做那三教主

赵公明看着张紫星的目光也有些异样了,但并不是怀疑这逍遥子与西方教勾结。而是奇怪。赵公明的脾性就是:相信朋友。绝不怀疑他奇怪的是,这逍遥子修为虽然莫测。但应该在自己之下,最多也不过是金仙上阶层次,也不知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身为圣人的接引道人如此重视

闻仲与袁洪自是明白天子绝不可能加入西方教,倒是军荼利明王,在南海时,曾对逍遥子的禅理和根性佩服不已,只觉教主此举果然英明,堪称慧眼识人。

张紫星本人却是暗暗冷笑,三教主这个头衔只怕是曾许过n多人吧,孔宣就是其中之一,只怕那燃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