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与众女面面相觑。却是没有言语。云霄开口道:“夫君。我曾说过,无论最终如何。我们姐妹始终会陪在你身边,莫非。你已不记得当初的诺言了”
商青君目中露出朦胧之色,说道:“夫君,此番已是最后关头,虽夫君多有筹谋,但最终胜负依然未知。别的事我们姐妹都可依从夫君,唯独这件事,却是不可。\\\不管最终成也好,败也好,请夫君让我们与你一同面对。”
琼霞也道:“其实碧游宫也未必是绝对安全之所,夫君莫非忘了西昆仑之事若那位元始圣人当真横下心来,难保师尊不在之时,碧游宫会遭遇大凶险。”
众女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就连平日最胆小的杨玖都表达了愿与张紫星生死与共的决心。张紫星心中感动,沉吟良久,终于答应了下来,只是吩咐诸女届时必须听从他地指挥行事,以安全第一,众女见他口气松动,齐齐露出欢欣之色,自是满口答应。
不久后,张紫星在昭宣殿召见了子郊与微子衍二人。
看着阶下的两人,张紫星忽然有种错觉,仿佛又回到了当年自己在昭宣殿对面“父亲”帝乙时的场景,那一晚,正是在这同一个大殿内,他终于接受了这个昏君“纣王”的宿命,也开始了与天命抗争的漫长历程。如今,这个大殿内要决定的,正是天下将来的命运。
张紫星赐座二人,说道:“二王兄,郊儿,今日寡人召你二人前来,是为一件大事。”
微子衍与子郊连忙凝神倾听,就听张紫星说道:“寡人拟从你二人中间择一为皇位继承人,将来君临天下,恩泽万民,你二人以为如何”
子郊慌忙道:“父皇正是鼎盛之年,为万民敬仰,如何会有这般打算”
微子衍则沉吟道:“陛下,此时叛军势大,均集于南部,但东面尚有游魂关之险,陛下可携宗庙祭器,领闻太师等一干精锐自东突围而去,先据游魂关,并与东齐月妃娘娘尽早会合,日后也好有再起之时。下臣愿率残兵据朝歌,与叛军决一死战,尽力为陛下拖延时间。”
张紫星深深地看了微子衍一眼,叹道:“二王兄,寡人在这里要感慨一句,你真地变了许多。若是当年大王兄知道大王兄临终前的遗言么只有一句,不合身在帝王家。”
微子衍也感叹道:“若是我等生于贫寒之家,兄弟间相扶相携,同甘共苦,又怎会生出那般手足相残之事”
“说到手足相残,我大商与西周乃至四方诸侯又何尝不是如此”张紫星说道:“上古有一个典故,名吴越同舟,吴人和越人本是水火不容、互憎互恶的世代仇敌,然而当两国之人共乘一舟出海,遇飓风相袭,却能互相救援,齐心协力。如同一个人地左右手一般协调、和合。治国亦是如此,就算是世仇或叛逆之地,只须建一共同之舟,亦可相携并进,长此以往,就算是仇恨,也将淡化。最终诚心归服。天子,既然治理天下,当有包容之量。”
微子衍与子郊知道张紫星在向两人传授治世之道。连忙细心聆听,
张紫星说了一阵,问道:“我且问你二人,何以治民,方为贤君”
微子衍沉吟不语,子郊想了想,说道:“若能施严法治国治民,使得四方百姓循规蹈矩。安居乐业,不生叛乱。甘效死命,可谓贤君。”
张紫星摇头道:“郊儿,你只说对了一句,那便是安居乐业。\\其实,人人皆畏死,若是真至不怕死之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感到没有活路。寡人曾对你说过,苛政猛于虎之故,正是如此。真正的贤君。是不会让百姓感到没有活路的。律法可行。但可严不可苛。若能广施利民之策,使百姓安居乐业。珍惜生命,自会常怀恋生畏死之心;对作奸犯科者。及时擒拿,以严法处置,如此自可天下安平,四海皆服。”
“陛下高论,下臣敬服,”微子衍忽然起身拜倒,问道:“但请恕下臣斗胆问一句,陛下既有吴越同舟之论,为何为何有如今天下之乱”
“二王兄,若非如今危急之势,想必这等大胆之语你当会一直闷在心中吧。”张紫星看着伏在地下不敢动的微子衍,令其平身,答道:“王兄乃俗世之人,自是不知天数;郊儿虽随阐教仙人广成子学艺,但也只知一鳞半爪。此时正逢杀劫临世,人界战乱,亦是杀劫所系,身不由己。不瞒王兄,寡人早预知人界动乱避无可避,故而有意造就今日之势。”
微子衍动容道:“陛下为何如此莫非有意要陷祖宗社稷于叛逆之手”
“叛军虽势大,但在寡人眼中,只如土鸡瓦狗一般。”张紫星伸出一个手指头,“只须一战,寡人便能将其彻底击溃,难有翻身之时。天下诸侯,俱各重其利,私心甚大。尤其西岐之势,几代以来,犹胜大商,几位先帝对此俱是忌惮不已,或斩杀,或联姻,终难消解其患。如今正好借此杀劫变更天下大势,来个彻底的破而后立,重掌君权,方能真正实现那等吴越同舟。”
微子衍大吃了一惊,子郊对此则早有心理准备,微子衍见张紫星与子郊俱是镇定自若,心中更加惊佩,忙道:“既是如此,陛下为何有那让位之心以陛下威望,此战击溃叛军,当平定四海,建千秋一统之大业,使得万民安居乐业,永不兴战乱。”
“王兄有所不知,我已具仙体,不可久摄帝位。至于王兄所言地永不兴战乱,不过是一个不现实的梦想而已,”张紫星长叹一声,摇了摇头:“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永远和平是不可能地。或许,正因为有战争的残酷,才会显得和平地可贵,才会让人们更加珍视来自不易的和平。我不奢望永远没有战争,我只希望,人类能能摆脱那种身不由己地战争,不再成为那种所谓的大道的牺牲品。”
子郊地眼中闪烁着奇异的目光,这位“父亲”,从小便是他崇拜的对象,至今依然未变,当下说道:“孩儿才智经验俱不如王叔,况身具真仙之体,不宜治理天下。孩儿愿侍于父皇、母后膝下,以尽孝道。”
张紫星还未开口,微子衍就已伏倒叩头不止,哭道:“下臣当年无知,多与陛下为难,陛下不仅不记前仇,反而如此信任,下臣感激涕零,曾立誓终此一生,不敢再有半分觊觎君位之想皇侄年少有为,才干资质为群臣所共见,正乃皇位最佳人选。只要陛下与皇侄不弃,下臣愿效仿王叔比干,将来辅佐皇侄治理天下,竭心尽力,绝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
张紫星见微子衍叩头出血,确实是真心诚意,连忙亲自走下玉阶将他扶起,此时子郊也再三表明自己不愿为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