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8(2 / 2)

都市神话 马上将军 5557 字 2019-04-13

景东机场,这原本只能停留小客机的机场,曾是一代毒王张齐福的骄傲,有了这个,他可以弄到很多原本弄不到的物资,但是现在,机场关闭,周围空荡荡的厉害,跑道上,到处都是鸟儿在那里啄着沙子或者其余的什么,四周烟尘滚滚,不时地看到挖土机在那里挖着土方,一车车的水泥灌浆车不断地将混凝土灌入预制件内。

不错,景东机场迎来了第一次扩建,跑道加宽加固,能够停留波音公司的大型民用客机,哪怕是波音747也能够轻松地在这里停靠降落。

而在景东机场周围,则是更加宽敞的道路在修建,一条中国国家级标准的高速公路,直接从景东开始修建,将邦桑城、班旺城、南定城、芒市链接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公路网,当然,这一切还在进行中,原有的道路只是双向二车道,而且对于大型货车重卡来说,实在是有些压力,双向四车道,这是最低标准。

南部地区的石料和毛料坑是非常丰富的,原本投资在萨尔温江特区北部地区的珠宝商们,都是打了鸡血一般,当初没有拿到鲍德温矿场以东三十公里外老坑单子的企业,此时此刻,不论如何都是想法设法能够分一杯羹,却似乎忘了一点事情,那就是,这里的反政府武装成员,还没有被肃清。

不少人对于南定军当初的做法非常的不满意,更是对缅甸萨尔温江特区这个称呼非常的不敢冒。

在张齐福的蛊惑之下,不少人都是拉起队伍,准备和缅甸萨尔温江同盟军来一场火拼,争个你死我活。

只是不巧的是,似乎他们遭遇到的问题非常的严重。

那就是这里的人对于加入萨尔温江特区发展委员会的领导,并不反感,不少人甚至非常的欢迎,毕竟在邦桑城,从那里逃难过来的人都是重新返回,口碑都是靠人相传,再加上大量的宣传和广播,这里的普通人并没有觉得换个人在这里搞发展,有什么问题。

张齐福没有让他们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变化,一代毒王张齐福在这里除了让自己年入亿万,似乎并没有让双狮地球牌四号毒品带给普通人任何利益。

种鸦片的农民赚不到钱,做了一年也只有两三千块,这让他们如何忍受

而现在在张贲的领导之下,缅甸萨尔温江特区发展委员会似乎有大量的农业补贴,虽然是集中化生产,更多的人都是选择进入血汗工厂。

但是一年少说也有一万二的收益,按照他们自个儿的消费,只要不吃喝嫖赌抽的厉害,存五千块以前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正是因为如此,萨尔温江特区的名声,在中缅边境的口碑极好,张贲也绝对和吃人军阀的名声不搭界,尽管缅甸军政府是这么宣传的。

萨尔温江一线,河东和河西的变化,有目共睹,席丹瑞有心来一次大的,直接打乱对方种田建设的步子,可是张贲麾下的人马似乎更加想要开拓河西的有效控制区。

第二五三装甲旅旅长罗成坤也偷偷摸摸地和张贲接触,大有撤出东部军区的意思,罗成坤和张贲达成协议,他带着他的第二五三装甲旅撤出阿瑙昂,而张贲则是给了他五百万人民币,全部都是现钞票,罗成坤拿到这笔钱的时候,就有了金盆洗手的念头。

和缅甸萨尔温江特区发展委员会眉来眼去,就差没趴在地上直接学狗叫,这件事情让席丹瑞大为光火,手下大将竟然如此不给力,和敌酋眉来眼去,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叫嚷着要美国的军事援助,对萨尔温江特区发动秋季攻势,但他似乎忘记了一点,到九月中旬的时候,其实缅甸的雨季还没有结束。

席丹瑞手上的大量手雷和引信,都因为潮湿的缘故失效了。

九月十八号,万萨拉发生了一次军事冲突,马克的第一加强团,两辆五九改坦克在定期巡逻的时候和对方的一个连队发生遭遇,接着就是擦枪走火时间,两个小时后,万萨拉城驻守的第六三三团撤出万萨拉,至此,整个萨尔温江以东,最后一个由军政府控制的交通枢纽城市,也落入了缅甸萨尔温江同盟军的手中。

“侵略侵略这是侵略”

“控诉我要控诉联合国都不会答应的这是对人权的践踏”

席丹瑞在内比都的大将官邸大声地咆哮着,他知道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糟糕,而在北边,鲍有祥借着萨尔温江以东拉仇恨,席丹瑞将手下精兵悍将都集中在东部战区的时候,发动了雨季末攻势,万人大反攻,甘高山和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区被他连成一片,和缅甸西部民主军的地盘链接起来,竟然形成了三面对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的进攻包围态势。

一时间曼德勒城内如惊弓之鸟,奔相走告的人多不胜数,而不久之后,城内更是有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诸如鲍有祥打了过来要清算复仇,曼德勒城早晚要被炮击个干净

谣言如果说是一大敌人的话,那么席丹瑞当年没有将反对派杀干净,埋下的恶果就是第二大敌人。

罗星汉撤出防区,莱别山暴露一空,原本可以随时将鲍有祥拦腰截断的地理位置,被鲍有祥轻而易举地控制在了手中。

这一刻,或者说,罗星汉的一个举动,或许改变了缅甸联邦未来两年的走势。

鲍有祥的十七块零散地盘连成一片,和萨尔温江特区一样,佤邦的规模也形成了,而且面积更大,人口更多,可以动员的兵力也更多。最重要的是,现在鲍有祥的信心膨胀的厉害,参加佤联军的预备役已经超过了三万五千人,在整个缅甸来说,都非常的可观。

当初缅甸联邦埋下的恶果,如今终于显性地爆发出来。

时至今日,谁也不知道到底这算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军政府控制下的大城市还是比较繁华的,但是中小城市就是个杯具,交通废弛,治安凋敝,民生更是困苦到了极点。而反政府武装控制的地区,则是截然相反,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并没有太大的城市设施上的区别,外貌有点云南省八九十年代小县城的架势,人口也不多,治安也谈不上有多少,各种人物都有。

而和佤邦和军政府控制的地区比较起来,萨尔温江特区则是另外一种状态,或者说,因为张贲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他将大量的学校建立起来,同时能够以高薪聘请那些老师在萨尔温江特区冒险,才使得在短时间内,能够让不少壮劳力和青少年扫盲。

当然这个过程依然可能会长久一些,毕竟不可能有着足够的人手去建立足够的小学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基础教育设置,正和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样,这种未来的产出,是无形的,或者说,回报可能会在未来的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中才能看到,短时间内的投资是无法立竿见影。

但这也是国人和缅甸土著的最大区别,重视基础教育以及公共设施的投入,才是对未来的决战性赌博。

“我需要立刻面见印度大使和美国大使。”

席丹瑞揉着太阳穴,他不知道九月二十日那一天是怎么度过的,曼德勒是缅甸第二大城市,那里有着重兵把守,将近七万人的部队在不同的营地驻扎,那里按道理是固若金汤,可是,谣言四起,什么谣言都有,连八个军区的将军造反的耀眼都有了,哪怕电视台广播站不停地播放,可还是依然有人拖家带口撤出了曼德勒,然后前往内比都或者是仰光,这样的结果是,道路上不断地出现抢劫的团伙,而他们可能还在破坏道路。

形成了交通的挤压,这种令人窒息的种种手段,让席丹瑞感觉到一种无力感,他从来没有这样觉得缅甸联邦是这样的难以控制过。

哪怕是昂山素季整天叫嚷着要全盘西化,全盘民主化,都没有让席丹瑞感觉任何压力,因为他掌握着缅甸最大规模的军队,有着印度和美利坚的援助,还有英国人的军事观察团和教官团。

但是很不幸,英国人和美国人都来了,然后都栽了,然后都不约而同地开始考虑是否换一种方式。

究竟是披着马甲上阵还是全副武装席丹瑞,这是一个问题,这导致整个缅甸联邦无法统一思想。

有些人看到了投靠美英的好处,美元大把大把,炸弹大把大把,权力大把大把,但很抱歉,英美两国是不可能将这种利益奉送给一个稳定的缅甸。

他们只想要缅甸乱起来,最好能够内战持续几个世纪或者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