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受过荆州庞元安先生的教诲,未曾想今日,又得识一位元安。看起来,我与叫元安的人,有缘啊。”
张梁一怔,旋即哈哈大笑。
庞元安就是庞季,庞统的老子。
没想到曹朋把自己和闻名天下的名士相提并论,张梁对曹朋的好感,顿时倍增。
“此元安族弟,名张泰,字子瑜。曹公子,张公子乃杜夔先生门生,精于音律,是玄硕先生的至交。”
张泰,生的文文弱弱。
脸上挂着一抹倨傲之色,与曹朋拱手。
“闻曹八百学识出众,文采过人,不知师出何人”
靠,拼老师
曹朋微微拱手,一脸卑谦之色,“在下才疏学浅,至今仍未得名师相授。曹司空正因此,所以推荐在下前往陆浑山,拜胡昭胡孔明先生为师。此次途经洛阳,正是前往陆浑山拜师。”
如果不清楚胡昭的情况,曹朋未必会这么说。
可他打听过了,胡昭那是和钟繇、邯郸淳、卫觊等人齐名的人物。邯郸淳,曹朋不是很了解,但卫觊,如今都护关中,乃当今名士。至于钟繇,更了不得,勿论出身名声还是家世,少有人能够相提并论。胡昭既然能与这些人齐名,那他的名声,可想而知,绝对属于翘楚。
不是说杜夔才疏学浅。
杜夔是颍川人,曾官拜雅乐郎,于中平五年因病辞官。
后战乱开始,杜夔远遁荆襄,寄居刘表帐下。所以,若以名望而言,杜夔和胡昭,明显是两个层面的人物。
一个天,一个地,截然不同。
张泰以杜夔弟子而自居,洋洋自得,颇有些目中无人。
哪知道,曹朋这一句话,就把他给噎得半死。
胡昭隐世陆浑山,兴办书院,教授陆浑山三百里弟子。但实际上,能列入胡昭门墙者,寥寥数人哉。
就如同许多玄幻小说里,有外门弟子和核心弟子的区分。
那书院里的,大都是胡昭的外门弟子,想要成为胡昭亲传弟子,却比登天还难。
曹朋奉曹操之命,拜师于胡昭,那断然不可能是外门弟子,肯定是亲传弟子。否则,也不可能烦劳曹操出面。
张泰的脸,腾地一下红了。
懦懦不知该如何回答。
曹朋这句话分明是警告他:别跟我甩脸子,老子上面有人,连曹操曹司空都亲自出面,为我寻找老师。你的老师是杜夔没错,可是和我提的两个人比起来,狗屁不是,可别惹我。
“玄硕居士,有贵客登门,何不与我知”
就在张泰面红耳赤,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的时候,阁楼外忽然传来了女子娇柔的说话声。
一名缁衣女子,款款走进了阁楼。
这女子一进了阁楼,顿时令所有人眼前不禁一亮。
怎生个一亮
女子秀发如云,披散瘦削肩背。眼眉儿弯弯,透着万种风情,秋波荡漾,鼻儿挺拔,樱桃小嘴儿,令人不由得生出采撷品尝的冲动。宽大缁衣,掩着玲珑曼妙胴体,却更显诱惑
“关居士,我正要让人过去请你,你却自己来了。”
玄硕呵呵笑道,声音略显嘶哑。
他转过身,对曹朋轻声道:“此北邙山下,菊花庵庵主,岳关居士。”
说罢,玄硕笑着走上前,“关居士来得正好,待我来为你引见一位少年俊才。这位就是前不久,做出八百字文,以陋室铭而享誉两淮的曹朋曹八百。昨日你还说不见曹八百,成就浮屠亦枉然。呵呵,现在可好了,曹八百就在你面前,你现在即便成就浮屠亦无憾了。”
岳关眸光似水,自曹朋身上扫过。
不知为何,曹朋激灵灵,打了一个寒蝉
第二卷 第256章 唇枪舌剑
东汉末年,佛教方传,尚未大兴。
故而寺院之中也没有后世种种的清规戒律,组织略显松散。出家人不一定都会牛山濯濯,也可以带发修行。岳关应该就属于这种情况,故而玄硕在介绍的时候,只称她做居士、庵主。
曹朋对佛教的发展史并不了解,但多多少少知道,所谓的庵,在佛教当中一般是尼姑的修行之所。不过,在这个时代,人们更习惯于称之为比丘。所以岳关也可以唤作比丘关。
只是,白马寺旁边,有这么一座尼姑庵吗
曹朋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至少,在他前世的记忆中,游玩白马寺时,也没有听说过这么一座古怪名字的尼姑庵
有寺庙之地,必有尼姑庵。
曹朋偷偷打量了岳关一眼,只觉得这小尼姑浑不似出家人,风情万种,举手投足间带着撩人之意。
骚,真真个风骚小尼姑
曹朋忍不住又看了一眼玄硕,又看了看岳关,心里不坏恶意的猜想:莫非,这两人有一腿吗
后世人之所以有这种想法,也是见怪不怪。
不过看玄硕的长相,曹朋旋即有消了这个念头。为什么呢玄硕长的实在是太难看了皮肤黑黝黝的,脸上也不知道是被什么烫伤了一样,伤痕累累,让人根本不愿仔细观看。
想着风骚比丘,不会看得上玄硕吧。
“竟是曹公子当面,尼失礼了”
尼,是以梵语音译而来,在梵语当中,是女人的意思。如果翻译过来,大致上就是小女子失礼了。这是比丘专用的自称字,一般人不能使用。而尼姑这个词,在这个时代还未出现,一直到东晋时期才有尼姑的字样。不过,当时尼姑是指有大德行的佛门比丘。
岳关操着洛阳口音,柔柔的,让人感觉有些酥麻。
曹朋连忙还礼,“未知居士前来,确是曹朋之过。”
“菊花仙,你又在搔首弄姿,莫非看上了这小白脸吗”
曹朋循声看去,就见祝道粗豪大笑。
岳关玉面一沉,蓦地冷笑:“祝公,怎不见你那玉林儿相伴,却跑来白马寺与居士吃酒呢”
祝道的脸,腾地一下子红了,脸上浮现出一抹怒色。
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
玉林儿又是谁
曹朋感觉莫名其妙,但心里面对祝道,没由来平添几分恼怒。
史阿也觉得没有面子,寒声道:“祝公,今日在座皆高明之士,你说话最好注意点,否则我不介意,让你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