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正好也在家里,正与卞夫人环夫人,以及曹丕曹彰玩投壶的游戏。见曹冲回来,曹操大笑着上前把他抱起来,只逗得曹冲咯咯直笑。末了,把曹冲放下,曹操拉着他回到座位。
“仓舒,在你先生家中六日,都学了什么”
“回父亲,孩儿在先生家里,学了三字经,并开始习字。
先生用六天时间,教会了孩儿七十二字,孩儿不但熟记于心,还能默写呢除此之外,先生还教孩儿练拳。每天闻鸡鸣而起,先生说欲成栋梁,需闻鸡起舞。先随先生小跑,而后扎马步,还练了几招拳脚。昨日先生带孩儿出城,并考验孩儿一番,孩儿通过了,才得以还家。”
“是吗我儿已会了七十二字,可否为我诵来。”
曹操惊喜不已。
短短六天时间,曹冲看上去大不一样。
好像壮实了一些,又似乎懂事了不少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曹冲用稚嫩的声音开始背诵起来,待背诵完毕,曹操又考问了一番,发现这孩子,果然是懂了
“未曾想,友学才学过人,这育人竟不输于书院那些博学鸿儒。”
卞夫人和环夫人齐声道贺。
曹植露出羡慕之色,看着曹冲。
他真的羡慕曹冲,因为那三字经,他也熟记于心,并敬佩不已。
当初,曹朋做八百字文的时候,曹冲就惊为天人。只可惜,他已经拜师,而当时曹朋年纪还小,自然无法教授于他。而今曹冲竟有幸为曹八百弟子,看起来曹朋教授颇为有趣。
曹彰,则露出好奇之色。
“小五,你随曹八百,还习了武艺”
“恩”
“能否练上两手”
曹冲当然不会拒绝,他正好也想在父亲面前,展示一下自己六天所学。
于是,便扎了一个马步,而后让曹彰和他一起练习。曹彰只扎了一会儿,便有些支撑不住。
“父亲,久闻曹八百武艺高强,我能否随他习武”
曹操一怔,颇有些意动。
曹朋的身手好,曹操早就知道。
想当初,曹朋和典满许仪,就敢和吕布交锋。
后来在小潭,曹操更见识到了曹朋的身手,似乎已达到了一流巅峰。
曹彰好武,而且臂力过人。如今虽然也拜了师傅,但在曹操看来,还是有些比不得曹朋。
曹操帐下猛将无数,但许褚典韦这些人,哪有那性子耐心教导
君不见,典韦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外甥,全都是随曹朋习武。要说武艺,典韦远胜曹朋,却无人愿随他习武。就连典满也觉得,老爹的功夫的确是好。可那脾气实在暴躁,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反而是和曹朋一起练武的时候,每一个动作,曹朋都能说得清楚,让人豁然开朗。
看起来,曹朋倒是个教人的好选择。
曹彰话音未落,卞夫人就抢先开口道:“既然友学如此厉害,让子文跟随他习武,倒也不错。”
小环你不是想要让曹朋做仓舒的帮手吗
哪有那么容易
你可以让仓舒随曹朋学习,那我也可以让子文拜曹朋为师。
到时候,这手心手背都是肉,曹朋就算会帮仓舒,也会因子文而有所顾忌
刹那间,环夫人眸光一闪。
她看了一眼卞夫人,突然笑道:“这样也好,子文若能随友学习武,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知为什么,卞夫人觉得自己,好像中了环夫人的套
建安五年十一月,许都连降暴雪。
好在司天监已有所觉察,提前警告,使得曹操得以提前准备,所以雪势虽大,却未受太大损失。
曹府,又多出一人。
曹彰兴致勃勃的和曹冲搬进了曹府,开始随曹朋习武。
尼玛,当老子这里是幼稚园,托儿所吗不过,曹朋也没办法拒绝,反正一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既然曹彰愿意,那就随他而且,这孩子年纪虽不多,却也是个豪爽性子。
由于连日大雪,道路冰封,所以曹朋便带着几个孩子,在园中戏耍。
忽有胡班前来通禀,“公子,黄老爷来了”
“哪个黄老爷”
胡班笑道:“自然是黄小姐的父亲,黄老爷他已进了府门,夫人特地让我前来通知公子。”
曹朋脑袋嗡的一声响:黄承彦,来了
第二卷 第344章 喜事登门
黄承彦不得不来
如果说,此前他认为曹朋不足以配上黄家女婿的身份,而今曹朋声名鹊起,已非当年中阳村夫。
黄承彦和黄祖的关系并不是太好。
对于黄月英随曹朋私奔一事,黄祖一直不太赞成。
这里面,除了有曹朋出身的因素之外,还有黄射的原因。如果黄家承认了曹朋,岂不是说当年黄射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吗要知道,因为曹朋一事,黄祖和鹿门山庞家几乎撕破了面皮。如果不是刘备居中调解,加上荆襄望族的说项,使得两家缓和了一些。可即便如此,每次聚会时,庞德公对黄祖都没有好脸色,更有甚者,还会阴阳怪气的嘲讽黄祖几句
好在,庞季故去。
这也使得鹿门山庞氏在荆襄的实力大减。
庞德公又不愿意入仕,以至于庞氏在官场上弱了黄祖一头。
黄祖呢,也不想和庞氏闹得太凶。毕竟大庞尚书不在,还有小庞尚书,依旧有着足够底蕴。
黄承彦与庞德公关系很好,常年流连于鹿门山或水镜山庄。
黄月英的事情,已经成了荆襄名士们茶余饭后的笑料。然则自建安四年,曹朋一篇八百字文问世,拜师胡昭之后,嘲讽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小,更有不少人有意无意和黄承彦交好。
而至曹朋归宗认祖,中阳曹氏正式回归曹家以后,拜访黄承彦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官渡大战起,荆襄九郡的目光,全都集中于许都。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曹操大败袁绍,曹朋一篇三字经,几乎包含了古往名士的风流事迹,骤然崛起,已隐隐有大家气象。只说隐隐,而不能称之为已成,是因为曹朋还没有经典著作问世。八百字文和三字经,说起来都属于蒙学作品,自然比不得那些经典。
可即便如此,拜访黄承彦者,趋之若鹜。
庞德公私下里曾赞道:“黄彣眼光独到,早有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