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87(2 / 2)

曹贼 庚新 6724 字 2019-04-13

曹朋,果真偷袭了南就聚

而关羽,更露出紧张之色,“坦之可有危险”

“少将军已被送往涅阳救治,目前尚不太清楚。

子仲将军派人前来求救,若无援军,子仲将军恐难以保住南就聚大营,还请主公速做决断。”

南就聚大营一旦丢失,曹军便可以渡河,而直逼涅阳。

如果曹军攻占了涅阳,就等于掐断了荆州和宛城的联络。别的不用说,单只是这粮草,就要面临巨大的问题。刘备攻占宛城,夺取博望、西鄂三地,可军粮并不算太充足。特别是刘备在宛城招兵买马,兵力直逼五万。这也使得宛城三地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刘备为拉拢民心,所以没有在三县征收赋税。他的军粮,几乎完全来自于新野的输送,来自于荆州补给。

涅阳一丢失

刘备激灵灵打了个寒蝉。

他原本准备秋后对曹朋发动攻击,原因也就在这军粮上。

而今,他敢对曹朋用兵,很大程度上,是赖于新野的粮道安全。

“曹友学,好手段”

原本,刘备要和曹朋争取时间。

但现在看来,曹朋似乎抢到了一个先手

即便这时候他攻击舞阴,涅阳丢失的话,势必会令军心不稳。

如今之计,先稳住南就聚大营,绝不可使曹朋渡河而击。至于舞阴县城,有荀谌在,取胜只在早晚间。

刘备拿定了主意,立刻命关羽为前锋军,火速赶赴南就聚大营。

子仲,就是麋竺。

麋竺堪称是内政的好手,但是于军务,却略显不足。

他的忠心,自然无需置疑。麋环是刘备的老婆,有这层关系在,刘备倒也不需要担心太多。

可问题是,若曹朋真要强攻南就聚,他顶得住吗

火急火燎,刘备督大军,在正午时分抵达南就聚。

此时,南就聚大营,弥漫烽烟。渡口上仍残留着斑斑血迹,看得出这里,曾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战事。

军卒们在打扫战场,将一具具尸体安置妥当。

正值仲夏,天气炎热。

如果不及时的处理那些尸体,弄不好就会出现大规模的瘟疫。对这一点,勿论是刘备还是麋竺,都非常清楚后果。所以,刘备抵达南就聚大营后,就先巡视了一下战场,检查情况。

黎明前,曹军突然向南就聚发动了偷袭。

典满许仪两人,曾一度攻入南就聚大营中关平仓促应战,却遭遇典满许仪两人联手攻击。此二人,皆豪勇之士。比之他们的父亲,或许还有些不如。但也已经达到了准超一流武将的地步。关平虽然善战,可是在两人夹击之下,也没能讨得好处。在乱战中,关平被许仪用铁流星击伤,而后又被典满砍了一刀,当场就昏死过去。若不是关平亲随拼死将关平抢回去,弄不好,关羽这时候就要承受第二次丧子之痛随后,麋竺援兵抵达,才算将曹军赶出南就聚大营。

此一战,刘备军损失惨重。

死伤人数,当在千人以上,更有失踪军士,不计其数。

南就聚大营前的鹿砦拒马,几乎彻底被毁,只留下一堆被焚烧过后的狼藉

而最可惜的,还是陈震的失踪。

陈震,字孝期,宛城认识。

南阳陈氏,本身也是一方豪强。其渊源,属颍川陈氏的一个分支,在本地有着非凡的声望。

陈震忠恪,老而弥笃。

此人早年曾为袁绍帐下谋士,后苍亭之战,陈震返回老家。

他和刘备,相识甚久。以至于当刘备入主新野的时候,陈震在第一时间,便投奔刘备去了。

当时诸葛亮还未出山,陈震和荀谌,一主内,一主外,可谓相得益彰,为刘备左膀右臂不过,随着诸葛亮的到来,陈震的地位略有下降。毕竟,从大局而言,陈震比不得诸葛亮。但在一些细节上,刘备却仍需要陈震协助。没想到,这南就聚一战,竟使陈震失踪

在原来的历史中,陈震是追随刘备入川的元勋功臣。

刘禅称帝时,陈震曾官至太尉。

而今,竟下落不明,生死不知据军卒介绍,南就聚大营最为混乱的时候,陈震为保证渡口不失,率部前去支援。而当时攻击南就聚渡口的,正是南阳郡兵曹史杜畿按照这个说法,陈震绝对是凶多吉少。就算没有被杀,也一定被曹军俘虏,否则不会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刘备心中,无比悲恸。

“曹朋,可曾搦战”

“自天亮后曹军撤兵,再未来袭。

而今,杜袭背依桃花林,在棘水东岸扎下营寨,与棘阳呈掎角之势二将军曾前去搦战,曹军也坚守不出。至于曹朋小贼,并未出现。说不定此时,正在棘阳县城之中驻守”

“曹友学,未曾出现”

刘备听罢,不由得一怔。

他扭头向关羽问道:“云长,你去搦战时,可曾见到曹友学”

“未曾。”

关羽的心情非常差,次子毙命,长子重伤,使得他心神不宁。

若非要等待刘备,他此刻早已赶赴涅阳。闻听刘备询问,他心不在焉的回了一句,便再未出声。

刘备,却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像有点不太对劲啊

根据刘备对曹朋的认识,那是个身先士卒,喜欢冲锋在前的主儿。

曹军偷袭南就聚大营,却不见曹朋踪迹;那么,曹朋此时,又在何处

“可曾派人,往棘阳打探”

“已派人过去了”麋竺苦笑道:“只是棘阳方面,守卫森严,即便是混进去,想要送信出来,也非一件易事。

不过,我倒是听被俘的曹军士卒说,昨晚曾有一支人马抵达棘阳。

据他的描述,好像是曹朋的飞驼兵飞驼兵既然已经抵达,想来曹朋此刻,应是在县城里。”

道理上,说的过去。

可不知为何,刘备却感到心绪不宁,有些坐立不安

第四卷 第598章 反戈一击

宛,屈草自覆也。

其含义有二:其一是芳草盖地;其二则是四方高而中央下。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宛城的地势地貌,也恰好符合了宛城的特征。其三面环山,东西北有山峦起伏,南面育水今白河流经,土地肥沃。作为南阳郡郡治所在,同时又是东汉的陪都,宛城的城墙高而坚厚,八丈高的城墙,随着岁月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