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乔犹豫了一下,轻声道:“是你成亲,我和你两个妹妹,又岂能离开
不过,你只管放心,我们会很安全。你姨丈尚在,而且过些时候,等你走了,我打算带你两个妹妹搬去庐江老家。虽说庐江而今战乱,但家中还算安全,也好过在这里,举目无亲。”
大乔的父亲乔国丈仍在世。
庐江而今一分为二,一半归江东,另一半则归于曹操。
如今的庐江太守,名叫董袭,也是孙权的心腹。不过呢,董袭和乔国丈关系不错,大乔若是带着两个女儿回家居住,倒也没有什么麻烦。合肥的甘宁,最近很沉默,也没有什么行动。所以,庐江那边,相对还算是安全。
“母亲,我不去许都。”
“为什么”
孙绍犹豫了一下,轻声道:“母亲难道看不出,叔叔的心思”
“哦”
“叔叔这是想要,借刀杀人啊。”
“什么借刀杀人”
孙绍说:“前些日子,我看了那曹三篇所注的三十六计,其中有一条计策,便是借刀杀人。
我留在江东,虽然危险,但叔叔终究有所顾忌。
可我若是去了许都,名为成亲,实则为质子。将来万一有什么变故,孩儿必死无葬身之地。叔叔也正好借此机会,将我除掉,且不留半点破绽。况且我一走,母亲和两个妹妹怎么办姨丈虽在,可毕竟是叔叔臣子他这两年,甚少与我们走动,焉知会保护母亲周全”
“可你不答应,岂不是更危险。”
大乔轻轻叹息一声,“你叔叔的心思,你难道不明白吗
你在江东多留一日,他就对你多一分忌惮。现在他尚有顾忌,可一旦找到了机会,绝不会留你性命。你父亲离去时,要我对你多加照顾。这些年来,娘虽竭尽全力,但大势所趋你叔叔的位子越稳固,他对你的杀心就越重。留在江东绍,你就唯有死路一条啊”
“这是我爹打下来的江山,我为何不能留在这里”
“正因为是你父亲打下来的基业,你叔叔就更不放心”
孙绍沉默了
半晌后,他突然开口:“母亲,我们一起离开这里吧。”
“啊”
“带着妹妹,咱们一起离开。
哪怕外面的日子在凄苦,总好过这笼中之鸟的滋味更不要说,随时会有性命之忧,孩儿实在是不想在留在此地。前些日子,我在读三十六计时,看里面有一计,名叫走为上。
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既然江东非久居之所,何不另寻出路
你也说,叔叔的地位越稳固,就越是对我忌惮。既然如此,咱们就离开这里,凭我一身武艺,总能得安身落脚之所。母亲,若你和妹妹继续留在江东,早晚也会被叔叔设计,何苦来哉”
孙权,绝对是一个不择手段的主儿
这一点,大乔夫人也不是不知道。
只是,这天下之大,又何处容身孙绍不愿意去许都,想要带着她母女离开,谈何容易
“绍,而今天下大乱,又有何处,能令咱们母子容身啊。”
孙绍沉默了
半晌后,他轻声道:“母亲,我有一个去处,怕叔叔就算知道,也奈何不得只是不知,母亲是否愿往”
大乔一怔,忙问道:“那是何处”
孙绍,笑了
第四卷 第664章 纨绔女
“你想走”
孙尚香面露诧异之色,看着孙绍。
她是在傍晚时抵达富春,到了祖宅之后,大乔夫人便旁敲侧击的试探口风。孙绍想离开江东,另谋出路,做一番事业。心情可以理解,但难度很大。大乔夫人非常清楚,莫说离开江东,哪怕是离开这座祖宅,也是非常困难孙权而今地位稳固,这祖宅上下,几乎都是他的耳目。若不是后宅重地,加上吴国太的坚持,孙权无法安插耳目,恐怕连说话睡觉都不踏实。
偌大后宅,不过十几名奴婢。
而且这些奴婢,大都是当年随大乔夫人一起嫁入孙家的人,无需担心她们的忠诚。
不过,想走出这扇门,必须要有外力相助。于是才有了大乔夫人,与孙尚香试探口风的举动。
孙尚香,放过双十。
依照着东汉的习俗,十六不嫁人,那就算是大龄女了。
偏偏这孙尚香甚得老夫人吴国太的宠爱,而且又好舞枪弄刀,性情颇为刚烈,竟无人敢娶。
当然了,也是孙尚香不愿下嫁。
所以到如今,仍小姑独处,平日里带着一群婢女家丁,全部依照着军营中的规矩。在吴郡,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孙尚香之名,其家丁女婢之骄横,甚至连吴侯府的人,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气焰嚣张
这是很多人对孙尚香的评价。
不过也有人认为,孙尚香有须眉之风,大丈夫之气,颇有当年孙伯符的气概
孙尚香并不住在富春,而是在吴县另有宅邸。吴国太宠爱,孙权懒得管她,也就让孙尚香更加骄横。每年,她都会返回祖宅住上一段时间。一来是游山玩水,二来也是陪伴大乔母子。
孙尚香骄横,但并不愚蠢。
她敏锐的从大乔夫人口中捕捉到了一点信息,随后抓住孙绍盘问,轻而易举便得到了答案。
孙绍勇烈,夫人贤惠。
可如果比起孙尚香,似乎又少了几分见识。
孙绍挺害怕这个姑姑,不免脸色发白,却仍旧倔强的点点头。
一旁大乔夫人透出慌张之色,默默的一言不发。孙尚香看着眼前母子四人,半晌后却长叹一声。
“那你可想好,要往何处去”
“我,我,我想去凉州。”
“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