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换做谁,都会有所不满。
曹操内心里,并不希望和曹朋真的产生裂痕。
“对了,前次阿福为他儿子求亲,丞相考虑的如何”
“这个”
曹操想起来了,曹朋还真为他儿子求过亲。
蔡迪
如今已经成了曹朋的假子。
可这辈分
曹操不免有点头疼,早知道,就不让蔡琰下嫁,却落得而今局面尴尬。
“算了算了,蔡公之孙,也配得上我那丫头。
这件事,我会让人通知阿福对了,刚才商议之事,你知我知,不可为第三人知。
另外,我会命人在内方建造船坞。甘宁到了之后,让他在章山开府。”
“喏”
章山,位于汉水之畔,又名内方。
此地距离云梦泽,路程不远,行舟可在一日内入江。
如此一来,荆州水军就可以和洞庭水军形成呼应。即便短时间内无法抵御江东水军,也能造成节制。而内方能工巧匠不少,与襄阳临近,距离江夏也不远。兴建船坞,倒是颇为合适,最重要的是,可以加强曹操水军力量。
荆州水军的船只,多以大型楼船为主。
之前败于江东,损失惨重曹操也看出,江东水军的船只虽然小,却非常灵活。所以,他也动了心思,若与江东水军交锋,船只的灵活度,不可或缺。
这时候,张郃来报:“已斩杀杨修”
建安十三年十月,曹操终于下定决心,撤离荆南。
随后,一连串的任命发出,让不少人感到吃惊。特别是甘宁出任水军大都督,也出乎不少人预料。此前,很多人预测了水军大都督的人选,却没人想到会是甘宁。十月初六,甘宁抵达临沅,拜见曹操之后,走马上任。
水军副都督杜畿,也表示了热烈欢迎。
当两人见面时,却露出会心笑容大家都是出自公子门下,日后自当有所照应。
随后,孙权答应,不再西进,谋取零陵。
魏延走马上任,为零陵太守。
紧跟着,夏侯渊接掌荆州牧之职,拜荆州将军,都乡侯,都督荆州军事。
南郡太守刘先,调离襄阳,前往许都。
王威接掌南郡太守之职,收获颇丰不过王威很清楚,如果不是文聘在虎牙山战死,说不定南郡太守也轮不到他。而文聘之子,如今在曹朋手下效力。自己想要坐稳这个太守的位置,和曹朋的关系断然不能断绝。
于是,他命人重修文聘坟茔,更将文聘家人妥善安排。
王威还派人前往河东,向邓稷表示了感谢,更写信给文武,让他好生在许都,为曹朋效力。将来若有机会,为文聘报仇文武,感激不尽。
荆州之战,至此告以段落。
不管怎么说,曹操也算是凯旋而归。
只是当他抵达襄阳时,才听说曹朋已离开许都,提点青、兖刑狱。这让曹操有些意外,于是开玩笑似地询问荀彧:“阿福可不是个爱走动的人,怎地突然要去提点刑狱”
曹朋这个廷尉,实际上就是为了对付伏完一家。
现在,汉帝余党被曹朋杀戮一空,他这个廷尉,其实应该是非常轻松。
没想到,他居然跑去提点刑狱
曹操心里非常疑惑,不过很快的,他就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
因为许都,发生了一件大事。
程昱满宠等人,联合朝中大臣,在一次朝议中,正式向汉帝提出,请封曹操魏王。
这消息传来,也让曹操大吃一惊
第五卷 第689章 西北风云再起
建安十三年初冬,曹操撤离荆州。
此次出兵,共耗时一年之久,调动兵马三十余万,耗费钱粮无数。但总体而言,战果不俗。荆襄七郡,曹操独占五郡,将刘备彻底赶出荆襄,与孙权分治。荆襄大部分地区,被曹操所掌控,特别是南郡、南阳、江夏三郡,为曹操掌控。这三郡,也是荆州人口最多,最为富庶三地。
撤离荆州时,为稳定荆州局势,分化荆州力量,曹操在南阳郡和南郡分出章陵和襄阳两郡。命曹真为章陵郡太守,任蒯正为襄阳郡太守,可谓皆大欢喜。
就曹操而言,邓范潘璋接掌武陵,曹真镇守章陵,非常成功的在荆州设下了两枚棋子,为日后荆州进一步接受曹操统治,埋下了一个伏笔。
同时,夏侯渊为荆州牧,荆州将军,统领水陆两军,都督荆州军事,掌控了大局。
而在荆州士族看来,同样硕果累累。
庞山民出任江夏郡太守,蒯正为襄阳居太守,王威出任南郡太守
更不要说,零陵太守魏延,是荆州人。
水军大都督甘宁,祖籍南阳。
与荆州人来说,如此安排,也算是达到了荆州事,荆人治的目标。其结果,自然令人振奋。紧跟着,曹操在离开荆州之后,又做出一个调整。
调凉州主簿,陇西郡丞,骑都尉庞林为荆州从事。
然后又任命原宛城令,横海将军吕常出任南阳郡太守之职,更得荆州士族欢心。
如此一来,荆襄九郡,七郡归曹。
七郡之中,有五郡归于荆州人所治,如何不令人欢欣鼓舞。
从战略角度而言,曹操征伐荆州,未能一统江东。而且连荆州,也失去两郡,并未达到早期的战略目的。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他切断了西川和江东的联系,是大江之龙,再也无法遥相呼应,同样是成绩斐然。
天下一统之局,似乎日益临近。
在这种情况下,程昱等人,联合朝中十八位重臣上表汉帝,为曹操请封王位。
汉帝失去了伏完,也没有了刘光,再无臂助。
程昱等人,咄咄逼人。
接连三次上表,迫使得汉帝,不得不同意下来。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曹操抵达许都。
汉帝立刻命内侍传诏,进曹操王爵,加封魏王,并赐予九锡。曹操自然上表请辞,言自己身无寸功,恐难承受天恩。这就是一个姿态,也是一个礼法。
曹操请辞,看上去似乎非常谦逊,但程昱等人却立刻明白,曹操真实意图。
旋即,程昱等人再次上书,历数曹操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