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85(2 / 2)

曹贼 庚新 7038 字 2019-04-13

曹朋如何能不明白

曹操的目光,恐怕已经盯住了西川。

“臣,明白。”

曹操笑了

他轻声道:“你前往西北之后,隽石不宜继续担任凉州牧一职不过,你不用担心,换个人会对你有所牵制。孤将命贾诩为凉州刺史,助你平靖西北。希望你不要有所顾虑,该如何,便如何,自管放手而为。”

“臣,遵命。”

曹朋返还许都的消息,于短短时间,为所有人知晓。

而他在晌午入丞相府,直至晡时过后才离开。曹操一直和曹朋单独一起说话,究竟说些什么,无人知晓。但不少人却从这件事情上,看出了一丝端倪。

曹操对曹朋的宠信,从未有过减少。

哪怕此次曹操册封魏王,而曹朋却从头到尾不曾出现,也无法改变曹朋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

傍晚,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曹朋回到新武亭侯府,就见蔡琰黄月英夏侯真,还有张老夫人,以及曹楠,都在厅中等候

西北战事起,牵动了曹氏一家的心神。

本不愿回许都休养的曹楠,在第一时间,陪同张老夫人返回许都

曹朋回许都,第一时间前往丞相府。

一家人便在家里等候,并不停派人前往打探,看曹朋何时能够回来。可是曹朋被曹操拉着说话,根本无人知晓状况。这也让一家人心急如焚。

见曹朋回来,老夫人顿时哭了

“阿福,你阿爹在凉州病倒,而今又有了动荡,该如何是好。”

曹朋摆手,示意在大厅里伺候的奴婢退下。

而后搀扶着母亲坐下,轻声道:“娘,你莫担心,阿爹很快就会回来。”

“啊”

老夫人惊喜万分。

可是蔡琰众女,却露出了紧张之色。

“阿福,你要回去西北”

曹楠突然问道。

跟随邓稷这么多年,曹楠也不再是当年那个什么都不懂的村妇。事实上,这些年来的起起落落,让她学会了很多东西,更能从表面,看清楚本质。

老夫人复又露出紧张之色,拉着曹朋的手。

“怎么,你要去西北那怎么可以西北正在动荡,你去西北岂不是很危险”

曹朋,笑了

“再危险,也不会比我当初去河西危险。”

这一句话,也就等于是回答了曹楠刚才的提问。

曹朋,将赴西北平乱。

“你看你们,干嘛这么紧张”曹朋笑道:“西北之乱,看似严重,其实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父亲年迈,确不适合久居凉州。大王已经安排妥当,此次父亲自凉州返还,将接掌大司农之职,留居许都。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我在西北,如鱼儿入海,无甚危险。

倒是姐夫那边,姐姐需告之他,大王将不日向并州用兵姐夫镇守河东,当防范当地归化胡人。胡人狡诈,且无信义,不可以与之推心置腹

这样,我令汉升前往河东,说不得能助姐夫,一臂之力”

曹楠闻听,露出感激之色。

她很清楚,曹朋往西北,正是要用人之时。

黄忠虽年迈,可是曹朋对其却是推崇备至,那必是有本事的人邓稷身边,缺少可用之人。虽有蒋济等人襄助,可武将还是有些缺乏。

细数,邓稷手下除了一个从海西带过去的冯超,再也没有心腹武将。

这对于邓稷而言,并非一件好事。

至少,对他控制军队,会有很大的麻烦。

“那你呢”

“我”

曹朋微微一笑,露出一抹骄傲之色,“天下能胜我之人,屈指可数。

马儿虽勇,能奈我何”

第五卷 第691章 春潮

暮色降临,细雨靡靡。

这是一个恼人的春夜,让人心情也随之变得有些抑郁。

一队巡兵行过,大街上又恢复了宁静。黑夜里,一个男子深一脚浅一脚,来到新武亭侯府侧门前停下。看左右无人,他抬手,轻轻叩击门扉。

片刻后,就听里面传来一个沉厚的声音:“什么人”

“小人有要事,求见武乡侯。”

“武乡侯”

门打开来,一个门丁举着火把,脸上露出诧异之色。

“武乡侯是谁你找错了地方了吧。”

门外男子,脸上蒙着黑纱,身披蓑衣。他轻声道:“请小哥辛苦一趟,只需禀报主人家,自然知晓。”

“等着。”

门丁关上了门,脚步声远去。

大约过了一会儿,就听里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片刻后,侧门复又打开,再次出现的,却是一个陌生的面孔。

“主人家请客人到厢房说话。”

“多谢。”

男子也不犹豫,迈步走进小门。

沿着曲折小路行进,踏着满地桃杏凋零,很快就来到一个偏僻的跨院。

院子里,有两排厢房,寂静无声。

其中一间,点着灯火,几名黑衣男子站在门口。

“主人家就在屋内,客人请进。”

男子再次道了声谢,迈步就走进了房间。门外的黑衣卫士,迅速关闭了房门。

曹朋站在屋中,看着那男子,“你是谁”

声音清冷,透着一丝威压。

武乡侯这个封爵,是今天在丞相府,曹操私下里与曹朋说起,还没有颁布,知晓的人并不多。可来人一口便唤出武乡侯,说明是曹府来人。

这深更半夜,曹操又在耍什么手段

来人撤下脸上黑纱,却是一张熟悉的面容。

曹朋记不得此人叫什么名字,但却知道,他是曹氏族人,在曹操身边做事。

“小人曹鉴,奉丞相之名,送一件事物与君侯。”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