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 / 2)

再世和绅 苦丁 5182 字 2019-04-14

小莺和紫嫣:和珅真是喜出望外,当年扈从皇上南巡到了江宁,自己撺掇皇上来到秦淮河「观风问俗」,有两江总督和江宁织造安排江宁的名妓集于船艇,好不热闹。当晚,江宁织造又献上小莺和紫嫣二个南国佳丽,一个倾国倾城,一个国色天香。他当时真想把江宁织造掐死,如此的美色不献给我和珅竟然献给了皇上次日,江宁织造虽知罪,给了他十几万两银子,又给了他几个名优让他蓄养,但他仍然对江宁织造恨恨的,不久江宁织造易主。如今两个南国佳丽被放出宫他朝思暮想,垂涎了十几年的佳人被放出宫这怎么不令他喜出望外。于是他立即把她二人娶在府中做了小妾。

和绅其人

和珅17501799,字致斋,钮祜禄氏,满州正红旗人。史称其“少贫无藉,为文生员”。因就读官学,熟悉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和五经易、尚书、诗、礼、春秋。对汉族文化和历史有所了解,对中原情况亦略知一二。他之所以能青云直上,身为一品,官居大学士,完全是由于乾隆帝对他的破格提拔与特别宠爱。

和珅的高祖尼雅哈纳是开国功臣,其后自然可以随帝侍君。乾隆三十四年,和珅开始摆脱困境,初为銮仪卫掌皇帝仪卫排列及承应诸事,后承袭高祖尼雅哈纳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自此为他铺平了一条接近万岁爷的便捷途径。和珅聪明能干,相貌俊秀,好察颜观色,善见机行事,又会逢迎讨好,因之他的仕途平步青云。乾隆三十七年授三等侍卫,旋补黏杆处侍卫。

乾隆四十年,系和珅一生之重要转折点。一日,乾隆出宫,在轿中阅边报有奏犯脱逃者;乾隆微怒,诵论语:“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时随从诸校尉及期门官员,掌护卫、羽林皇帝护卫军之属,皆惊愕相视,不知所措;继互相询问,帝语何意和珅应声曰:“典守者县尉,掌缉捕和狱囚不得辞其责。”乾隆为之惊异,问其出身及所学。和珅应对如流,颇令乾隆满意,遂以之总管仪仗,从此便飞黄腾达。

据孙焯之归云室见闻杂记卷中载称:“和珅起自寒微。扈从上临幸山东。上喜御小辇,辇驾骡,行十里一更换,其快如飞。一日,和珅侍辇帝行,上顾问是何出身,对曰生员。问汝下场乎对曰庚寅乾隆三十五年曾赴举。问何题对“孟公绰”一节。上曰:能背汝文乎随行随背,矫捷异常。是曰:汝文亦可中得也。其知遇实由于此。比驾旋时,迁其官,未几躐居卿贰,派以军机,凡朝廷大政俱得与闻,朝夕论思,悉当上意。”

蒙帝赏识,和珅青云直上。乾隆四十年闰十月迁乾清门侍卫,十一月擢御前侍卫,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四十一年正月授户部右侍郎,三月为军机大臣,四月授内务府总管大臣,十一月充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四十三年又兼步军统领,监崇文门税务。

乾隆四十五年,和珅春风得意,他口衔帝命赴云南查办总督李侍尧贪污案,晋户部尚书兼议政大臣,兼御前大臣,补镶蓝旗满洲都统,授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充四库馆正总裁,兼办理藩院尚书事务。是年五月二十日,乾隆帝又特下谕旨:“尚书和珅之子赐名丰绅殷德,指为十公主之额驸,赏戴红绒结顶、双眼孔雀翎,穿金线花褂,待年及时岁时,再派结发大臣,举行指婚礼。”四十六年和珅奉帝旨任钦差大臣,前往兰州平回民起义,旋被召回京师,兼署兵部尚书,管理户部三库事务。四十七年和珅加太子太保,充经筵讲官,第二年赏戴双眼花翎,充国史馆正总裁和文渊阁提举阁事,四十九年调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户部,五十一年晋文华殿大学士,仍兼吏部、户部事,五十三年以承书谕旨有助于平台湾林爽文起义,封三等忠襄伯,赏紫缰,五十五年又赏给黄带,此后不断增兼新职,嘉庆三年1798年以“襄赞机宜”,于擒白莲教首领王三槐时晋一等忠襄公。

和珅之子丰绅殷德于乾隆五十四年娶帝最钟爱之皇女固伦和孝公主,封固伦额驸,授御前大臣,不久擢护军统领兼内务府总管大臣,总理行营事务。和珅之弟和琳原系一小小笔帖式,仗兄之势,不断升迁,任至尚书、总督、都统,督办贵州征苗军务,卒于军,晋赠一等公,以其子丰绅伊绵袭爵。

和珅由一个少年家贫应试不中的文生员,经乾隆帝一手提拔,飞跃高升,成为一等公、首辅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身兼多种要职,荣为万岁爷的亲家翁,满门显贵,位极人臣,真可谓达到了荣华富贵无以复加的程度。

和珅之所以受到皇上如此特殊宠信和委以大权,成为主持朝政的宰相,并非因其才华横溢,学富五车,文武双全,而完完全全是由于天子的错爱。论才学,和珅仅系一名落孙山的小小文生员;言治政,他不止一次因“扶同瞻徇”、“拟罪轻纵”、“回护”劣员而遭帝训降级留任;谈武略,他之水平更为低下。乾隆四十六年夏,他领兵伐甘肃苏四十三起义,乾隆帝看出其颠倒是非等过失,数发谕旨加以训斥,又下部议,将其降三级留任。

和珅虽不谙治国统军,无甚功业,但却擅长于揣摩帝意,迎合君旨,玩弄权术,故能博取万岁欢心,蒙受特宠。即令降级,也能不日重升。因之,和珅得以久居高位,广罗党羽,排斥异已,不择手段聚敛财物。

乾隆晚年陶醉于文治武功,自处安逸,喜恋声色,又连年用兵,大兴土木,四处巡游,耗资巨大。和珅遂乘机大饱私囊,此可能是其家财的主要来源。加之,全国贪污风盛,各地官员争相行贿和珅,以求保护;各级将领甚至克扣军饷,用来行贿;士大夫欲往上钻营者,亦投其所好。和珅贪得无厌,自由出入皇宫,见所喜好之物,直取之而去;四方贡物,上者送和珅,次者方入宫中。其党羽、家人,甚至差役,亦到处招摇,贪污受贿。

对于和珅的所作所为,乾隆皇帝并非毫无觉察,有时也对和珅采取过一些贬抑措施。比如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和珅以军机大臣的身份审办甘肃镇迪道巴彦岱客观受贿循私一案时,由于罪轻判,被受到降三级留任的处分。乾隆五十一年九月,当时和珅仍兼任崇文门税务监督一职。有人弹劾和珅家人的问题,并告和珅有营私舞弊之嫌,乾隆帝认为无风不起浪,和珅兼管崇文门监督已经八载,朝臣们的议论并非毫无根据,便以和珅“现系大学士,亦不便兼理榷务”为由,免去了和珅的这一职务。其后,乾隆帝还曾几次因和珅“失察”、暗中保护贪官等事宜,对和珅降职或调任。但非常耐人寻味的是,每次处分不久,和珅不是官复在职,就是更受重用。所以他虽屡遭裁抑,贪婪之心却未见丝毫收敛。

朝中大臣也时有抓住其把柄而直谏弹劾和珅者。乾隆五十一年七月,御史曹锡宝劾和珅家奴刘全所建房屋富丽堂皇,此举实指和珅。和珅知之,急使刘全毁之重建,曹锡宝以诬告罪被罢官,而和珅则迁为文华殿大学士。一时朝野正直之士,附之,心所不忍;弹之,势所不能。于是委曲求全,相安而已。

乾隆六十年九月,仁宗嘉庆帝立皇太子。和珅预知立太子事,先跪进玉如意,意以拥戴为已功。嘉庆深知其为人,甚恶之。次年正月初一乾隆禅位,仍掌大仅,和珅专权贪纵依旧。嘉庆碍于父面,强为容忍,竭力周旋,以礼相待,呼相公而不呼名,左右有非之者,每为之开脱,曰:“朕方依相国理四海,何可轻也。”和珅仍不放心,遂荐其师吴省兰为嘉庆录诗章,探听动静。嘉庆知其意,泰然处之,不露声色,和珅始安。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寿终正寝。给事中王念孙首先上疏嘉庆,弹劾和珅不法之事。嘉庆于正月十一日宣读遗诏之时,传旨逮捕和珅治罪,命王公大臣会审,查明罪行属实,下诏宣布了和珅二十二条罪状:朕于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布,和珅于初二日在朕前先递如意,以拥戴自居,大罪一娶出宫女子为次妻,大罪之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