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6(2 / 2)

再世和绅 苦丁 5325 字 2019-04-14

忠保我下了马车紧抓了一些和琳的手,当初的那个跟在我后面的少年,已经长成了这样的一个可以独挡一面的青年了,但是在我的心目中,他依然的是那个长不大的忠保。

哥,这当涂县的各位士绅都来为大哥接风来了这两位是当涂县的县丞王平和主簿李士杰我与和琳走到了城门前,他首先的向我介绍在最前面的两名官员,这两名官员可是在我知道我即将到这当涂县上任后,让和琳从他的手下挑选的合适的捐官,而且吏部卖英廉的面子当场就准了,这县丞和主薄可是在县里相当于副县长的官,我可是不愿意这县里又不听我的或者不服我的官,虽然我现在降职是个县令,我可要做这个一县的土皇帝。

下官王平李士杰参见大人他们两个官员在我的面前深深的一礼,他们两人本来就是我在江南布庄的掌柜,从没有想到自己会做官,纵然只是一个虚职,这在他们看来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用乡下人话就是祖坟上烧了高香了,我既然能让他们当官,也能让他们罢职,他们对我当然的是极为的恭敬。

剩下的当然就是那些繁琐的欢迎仪式了,当然那些乡绅还是要一一的见过的,他们可是这县里面有头有脸的人物,我要是想要真正的管住这个县,很多的还是要靠他们的帮助,那些乡绅对于一个官员能用这样和蔼语气和他们交谈,简直是让他们受宠若惊,要知道他们不同于其他县的那些乡绅,几乎都是以打铁起家的,也以说是地位极其低下的技工出身,只要是朝中的官员见了他们都极为的傲慢,就像是上一届的那个县令,甚至不屑与他们在同一县中,怕有辱圣人门风,任上三年,他们更是极少见到这位县太爷,他们每年的宴请,那位县太爷都不会参加,也是他们感到自己身份的低微,而我给他们的这种明显的对比,使得那些乡绅甚至有了肝脑涂地的冲动,当然接待也极为的热情,甚至有的人还是热泪盈眶,特别是几个年迈的乡绅,在我向他们问好的时候,激动的几乎昏了过去,他们这种情况也让我吓了一跳,我只知道在这个时代技工的身份比较低下,却没想到会是这样子

县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为陌生的地方,它前院和内堂加起来还没有我原来的府第一半大,但是早两天到的雯雯、秀莲还有绿莹他们还是拉着我在县衙不住的转来转去,这府衙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小了

大哥在我洗漱完了以后,洗去了一身的粉尘,和琳也把那些激动得不行的乡绅意义的送走,满脸笑容的走了进来。

他们都走了我看这和琳,这些乡绅的热情真是太厉害了,朝廷官员对他们来说,始终是一个尊贵的象征,他们这些技工出身的乡绅,就是在商人中那地位也是最为低下的,不但那些朝中官员不待见他们,就是那些普通的商人也有些瞧不起他们,我的这种礼遇,让他们一直的把我送到了府衙,还久久的不愿离去,还从来没有一个官员对他们这么好

都走了,还有大哥,这是他们给你的一点孝敬说是您老以尚书之尊,长途跋涉,到他们这穷乡僻壤,一路劳累,而且这里伙食不好,不像京中的那样丰盛,一些物品的买卖都十分繁琐,这些银票是为大哥你补身用的,也是他们众多乡绅的一片心意这可是前几届县令都没有过的和琳笑着,把手中的那木盒打开,从里面取出了一叠银票交给了我。

一百万两我接过了那叠银票,略微的数了一下,不敢相信竟然会有这么多钱,这里的乡绅也太厉害了,随随便便的竟然会拿出来这么多的银子

大哥你还不知道,这当涂县可是咱大清国,可以说是最富有的一个县,咱们大清国近一半的铁匠都是从这里出去的,而且这里自古的产铁,每个村子都有许多的炼铁窑,但是由于这里的乡绅都是铁匠技工出身,家财都是世代的积累的,而且他们因为身份的问题,所以一直的那些官员商人都没有注意过他们,却想不到他们世代累积的家产,可是极为的丰厚的和琳看我这样的惊讶,笑着对我道。

没想到我竟然会到这样的一个县听到了和琳说的那种富有,我可是大吃了一惊,也难怪,历代不管哪个朝代,工匠都是一种极为低微的职业,他们身份的低贱业和他们所缴纳的税收也不无一定的关系,因为他们一向是以自己的技术挣钱,如果没有自己的店铺的话,根本的就不用交税,而这里的多是一些家庭作坊式的作业,他们会打制一些铁具或者铁质物品,然后的卖给那些向各地行销的商人,所以根本的就不用担心税务的问题,而官府向他们征收的,只是他们耕种的农田的赋税,纵然是农田中颗粒无收,也门也可拿出打制铁器的钱来缴纳税银,所以当涂县对于大多数官员来讲,这里只是一个每年不拖欠赋税的中等小县,根本的想不到那些铁匠个个已经是极为的富裕了,而那些拥有铁矿的乡绅,更是富的流油了。

对了,我让你把想要做的工厂搬到这里来,现在怎么样了我早早的已经将珍妮他们父女连同那些留下来的洋人送到了江南,来帮助和琳建造纺织工厂,也不知道他现在做得怎么样了,这可是我建造的第一个工厂,可不能大意,而且我将很多的家产都投到了上面,还委托洋人买进一些织布机

工厂已经在花山和雨山一带建造起来了,那里被山区半包的是一处平原,多是些沙地,是一块不能耕种的荒地,整块土地价钱极为便宜,那边金家庄的村长知道是个要买,简直是半卖半送的,而且一面还靠近长江,比较便于向外运输,但是现在还是比较简易的,还没有建起码头,但是从夷人那里买的织布机已经运到了,因为那位马格尔尼的中间介绍,价格还是比较便宜的,而且是从卧莫儿运来的,听说本来是那里的什么总督卖的,但是因为和马格尔尼有关系所以转给了我们,不然的话,我们直接去买的话,最起码要一年后才能运来据你给我派来的那位叫做哈格里沃斯地说,这些机器叫什么飞梭纺纱机,在他离开英吉利的时候还是最先进的,但是他现在离开了一年半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出现更先进的,毕竟他们说在英吉利机器的更替速度很快,这种飞梭纺纱机我看过他们的操作,织布速度确实很快,比我们这里人工的那些织布机要快得实在是太多了,就是纺纱的速度有些跟不上织布的快速,这些洋人的东西也真是厉害,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出来的听到了工厂,和琳立即的就来了精神,那里面稀奇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且那些夷人造的东西真的是千奇百怪的,但是也实在好用,他只是看了看那织布机,便想到了那么多机器一起工作起来的话,将会是一个什么场面,这竟是对江南那些布庄多么大的一个冲击,他甚至预想整个江南的布庄里都是从自己的工厂生产出来的布,那将是多么大的一种满足。

只是着工人的问题没有解决,我们江苏的那些织工,他们很多人不愿离离开家乡到这里来,所以只来了一小部分,而且这些人对这种机器都十分的陌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其操作,也幸好大哥带给我的那些夷人中有二十几人以前也是织工,知道如何操作这机器的,我现在让那些人跟随着这些夷人学习着如何摆弄那些东西,但是这人数还是太少,有大半的机器还在荒废着,这人手不足呀和琳看着我,又有些发愁的道。

工人这应该不成问题,现在滁州那里大旱,不断的有灾民涌到我们这里,一路上我看到了那么多的灾民陆续的到这里,而且我从滁州那里来,朝廷的赈灾粮食要一月后才能运到,所以那些灾民还会有源源不断地来到当涂,所以我必须要好好的安置他们,这样的话便让他们都去那块荒地,并在他们中招一些女工,让这些女工进入到纺织厂先跟着哈格里沃斯他们学习怎么操作织布机,至于工钱的话,先给她们每月一两,这可是极高的工钱了,足可以应付一家三个人一个月的开销,比他们在家务农赚的还多,这样的话,就是旱灾过了,他们绝大多数也不会愿意回去还有,你说那块地靠近长江,那我们就在那里建一个码头,往后把工厂都开在那里,形成一个工厂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