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5(1 / 2)

然后给左政和李淑媛分别鞠了一个躬,才乐呵呵地坐到餐桌旁准备吃饭。

左江地举动令左政和李淑媛十分地惊喜,以前过年时夫妇俩人早早给儿子准备一个压岁钱的红包,初一地早晨把红包给左江,告诉他这过年给他的压岁钱,并嘱咐左江不要乱花,左江每次接过红包也没有说过拜年的话,看来儿子左江懂事了

由于今年左政和李淑媛都是在年前升的职,这其中也有儿子左江的一份功劳,所以夫妻俩一人给左江准备了一个超级大红包,左政的红包里是500元钱,李淑媛的是30元钱,见儿子拜年立即就把准备好的红包拿了出来送给了左江,两人都没有再嘱咐不要乱花什么的。

左江接过父母递过来的红包后高兴地说:“谢谢爸爸谢谢妈妈祝爸爸妈妈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左江本来想说什么发发发、顺顺顺的,可一想这不符合这个时代的理念,就没说,但是他的这套祝福在这个时代也是很新鲜的,左政和李淑媛听了都十分的高兴

李淑媛满脸笑容地抚摸了左江的脑袋一下说:“就你嘴好会说,来,快点吃饭吧,一会儿我和你爸还要去参加团拜呢”

吃完饭父亲左政和母亲李淑媛先后走了,左政是参加铁路局的团拜,李淑媛是参加医院的团拜。在铁路工作就是这个样子,有时候副职可以偷点懒但正职绝对不行,左政这些年一直都在忙,李淑媛当了院长之后也开始忙了起来。

10点的时候,楼下准时传来的汽车的鸣笛声,左江一听就急忙穿衣服下了楼,一走出楼门洞就看到陶菲坐在汽车里向他摆着手,左江一见高兴的摆着手跑了过去,他拉开副驾驶的车门把头探进去说:“姐姐,过年好”

陶菲一听顿时眉开眼笑地说:“好小弟过年好”

左江上车后关上车门,陶菲便启动了汽车,街上的人和车辆不是很多,一路上行车十分的顺利,过了松江大桥后一拐,汽车就上了通向松江北路的沿河大道上。

第128章 偶遇项南

汽车很快就到了松江北路一号,下了车左江直接随陶菲一起进了屋,陶菲的母亲姚静华听到汽车的声音迎了出来,左江一见高兴上前给她拜年:“姚阿姨,过年好”然后深深地个鞠躬。

姚静华满脸笑容地说:“好、好来,小江,姚阿姨给你红包”说着把早已经准备好的红包递给了左江。

左江对于红包当然不能推托也不能客气,高兴地双手接了过来,说:“谢谢姚阿姨祝姚阿姨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越活越年轻,天天有个好心情”

姚静华听左江这既新鲜又顺耳一下子说到她心里的拜年话,顿时高兴得合不上嘴,微笑着说:“这孩子,可真会说话,人怎么可能越活越年轻呢”

陶书记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报纸,听到左江的声音就放下报纸抬头望了过来,左江赶紧快走到几步来到他的面前说:“陶伯伯,过年好”左江看陶书记有站起来迎接他的意识才快走向前的,自己就是一个少年,总不能让一省之主的省委书记来迎接自己吧

陶书记微笑着点点头说:“好小江也好过了年你这个头可长高了不少啊”说着拿起身边放着的一个长方形的挺厚的一个红包递给左江说:“小江,陶伯伯给你的红包里面不是钱,里面是一本书,你课余时间可以看看”省委书记送的红包果然特别,左江十分恭敬地双手接过来,问:“陶伯伯,您送我的是一本什么书”

陶书记说:“小江,这里是一本白话版的三国演义,不知道你看过这本书记没有”

左江一听陶书记送给自己的一本三国演义,一时间想不清楚他送自己这本书是什么意思,说实话,左江对于古典四大名著的名字十分熟悉,要说看却从来没有完整地看过一本。小时候家里有一本竖片文言文的三国演义,左江看了一页就再也看不下去了,后来由于电视剧红楼梦他找来小说想看一下,可是看完开头的那首诗就再也看不下去了,对于古典四大名著他都是从电影和电视剧中了解的。他想,全中国完整地看完这四部书的人恐怕也不是很多,时下流行着一句俗语,叫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因为三国演义主要讲地是谋略,老年人有丰富的人生经验,越看三国会越精,而少不看西游则是说小孩子的世界观还没有形成,看多鬼神的故事会影响孩子的成长。难道左江似乎捕捉到了一丝地感觉,而再往深处想则是一片茫然

左江说:“陶伯伯,我只听老年人讲过三国的故事,看过一些关于三国的小人书。可这小说还真没看过,谢谢陶伯伯”

陶书记点点头:“嗯,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我国古代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只有细细的读,慢慢的品,才能参透其中的玄机,小江,有时间看看吧,对你有好处”

左江还是一头的水雾,但他却不能向陶书记询问。有些事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那种意思有时候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无论你地词汇多么丰富。表达能力多么的强大,也无法说透其中的意境。左江只能点头说:“陶伯伯,我会的”

刘妈在厨房给他们准备着午饭,左江他们四人坐在客厅里聊着天,妻子地身体逐渐恢复陶书记的心情很不错,左江在其中是功不可没的,女儿陶菲和他又是姐弟相称且对待他就像亲弟弟一样,陶书记和姚静华都把他当成了家中地一员,姚静华在私下里也曾和陶书记说过认左江为干儿子地事情,陶书记也很心动,但是坐在省委书记的高位,一举一动都是十分敏感的事情,像认干儿子这种事情就更加慎重。陶书记就劝姚静华说,你看小江和陶菲还有我们的感情,事实上他已经是我们的干儿子了,只不过就是差了一个称呼,我看这样更好,以免有人拿这事做文章。姚静华觉得陶书记说得很对,考虑的也很周到,就默认了这种形式。

又聊了一会儿,姚静华站起来说:“小江,你在这里陪你陶伯伯,我去厨房帮刘嫂做饭”自从姚静华身体恢复之后,在家里经常闲得发慌,为了加强锻炼她便经常和刘嫂一起做些家务,以前一闻到油烟味儿就恶心,现在已经没有那种感觉,这让陶书记十分的高兴。

左江一听姚静华要亲自下厨房立即站起来说:“姚阿姨,你地身体还没有完全好,就坐下来休息吧,我去厨房帮忙”

姚静华笑着说:“小江,你是客人怎么能让你下厨房呢,我地身体已经好得的差不多了,整天闲着可不行,得多锻炼锻炼,姚阿姨做地菜可好吃了,你就等着我给你做好吃吧”

陶菲这时接过话说:“是啊,小弟,你就在这陪我爸说话吧,我去厨房帮妈”说着挽着姚静华的胳膊一起向厨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