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时辰的推进中,征北军射出近百万支弩矢。高台外围三里的草地上,密集的插满了短矢,每一个帐篷,也密布着劲矢穿过的小洞,劲矢所及之地,再无半点生机。数以万计没有及时撤离的匈奴民众倒在了这块土地上,鲜血将泥土染成了令人触目的红黑色,尚未干涸的鲜血顺着地势缓缓流动着,形成数十条溪流。
杨诚策马随着神机营的军阵缓缓向高台逼去。越接近高台,杨诚心里异样的难受便增加一分。虽然战场上已见惯生死,但看着越来越多根本无力抵抗的匈奴人倒在血泊中,对心灵的冲击却异常的强烈。想起刚才踏过十余名孩童的尸体时,那种强烈的呕吐感不禁涌上喉头。惨死的孩童不过四五岁,十几人紧紧的抱在一起,虽然在如雨的劲矢下已面目全非,但杨诚仍能感受到他们死前的惶恐与绝望。
杨诚努力压制下自己的感情,他自己心中也清楚,对匈奴的仁慈便是对大陈的凶残,若是让这些孩童长大成人,谁又能保证不会成为屠戮大陈百姓的刽子手呢杨诚偷偷看了看四周,目光扫及的士兵,大多有着和他一样的表情。虽然众人手上均沾过无数匈奴人的鲜血,其中也不乏老幼之人,但如此大的规模却是从未有过。
身旁巨弩射尽,杨诚随着其他骑兵开始又一次的轮射。他也记不清这是第十次还是第十一次了,虽然手中的强弩看也不看的射出,命中率却越来越高。随着包围圈的缩小,可以让匈奴人逃避的空间也越来越狭窄。杨诚看着不远处极度恐慌的匈奴民众,心中不由产生一丝不忍,可惜自己并不能决定什么,只能木然的装填、发射。马蹄踏在浓稠的血迹上,不断发出吱吱的声音,虽然声音并不大,但却那样的刺耳。
好不容易转完一圈,杨诚松了口气,虽然这一圈的路程最短,但给他的感受却更深。拥挤的匈奴人群在大陈的劲矢下逃无可逃,不断发出阵阵惨叫。虽然遭受征北军如雨的箭矢袭击,但匈奴部众仍然死死围住高台,并没有一人为逃命冲上高台。因为高台正中正是匈奴最后一点可战之力的所在,数千骑兵与万余部众静静的看着大陈军队的不断逼近,等待着最后的战斗。
捏着射空的第三个矢囊,杨诚如释重复的放下手中的强弩。其余的士兵与杨诚情况相同,均已将箭矢用尽,绕行的队伍终于停了下来,等待着接下来的冲锋。
“咚咚咚”十面战鼓安放在离战场五里处,二十名精壮的士兵赤着上身,正整齐而有力的敲击着。赵长河与朱时俊立马在战鼓不远之处,木然的看着如炼狱般的战场。
“箭矢全用尽了”朱时俊惊讶的问道,本来战局继续发展下去,征北军完全可以用极小的代价取得这场决战的胜利。但到最后时刻,竟然看到战场上的士兵停止发射,不由大惑不解。
赵长河笑而不答,用力一挥手,战鼓声立即变得急促起来。战场上的骑兵纷纷丢下强弩,抽出长刀,集成冲锋阵形,呼喊着向高台冲去。决战的一刻终于来临。
大陈骑兵从四面八方冲入匈奴民众之中,激烈的战斗顿时在高台四周展开。身处死地的匈奴民众从慌乱中回过神来,草原民族的强悍让这群手无寸铁的民众激起拼死的决心。战斗并没有预计那样出现一面倒的情况,反而更加惨烈起来。匈奴部众前仆后继的用自己一切能用的武器,疯狂的攻击着身边的大陈士兵,随着高台上骑兵的冲下,战斗竟形成了胶着的状态。
赵长河悠闲的看着战局的变化,对于现在的情况竟一点也不担心。匈奴人虽然齐心抗敌,但毕竟实力差距太大,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必然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杨诚紧紧的跟在潘宗向身后。或许是神机营那身特有的盔甲,让匈奴人产生了畏惧,匈奴骑兵和部众均不愿与征北军最强的骑兵交锋。在各处战斗胶着的情况下,只有神机营这一边,进展竟是颇为顺利。高台已近在眼前,潘宗向不由露出一丝喜色,不论是擒获还是斩杀大单于,都将是大功一件。
潘宗向猛一纵马,带头跃上高台。高台上的骑兵和部众均加入到战斗中去了,宽阔的高台上竟空空如也,只有西面一角处,几十名匈奴士兵紧张的护卫在那里。一见潘宗向等人上来,匈奴士兵却没有行动,仍然坚定的守在那里,显然是在保护重要的人物。
潘宗向心中一喜,那群士兵护卫的很可能便是大单于,当下没有丝毫犹豫,率众疾冲过去。虽然数百骑同时冲来,匈奴骑兵却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举起弓箭,不断向潘宗向等人射来。或许心里太过紧张,等潘宗向等人冲到之时,仅有四五名神机营骑兵中箭。甫一冲近,神机营骑兵立即向匈奴士兵展开了的攻击,虽然匈奴士兵拼死守卫,但在神机营骑兵的激烈进攻下,不久便全部战死。
守卫的匈奴士兵战死后,原来众人守护的地方一个黑暗的通道显露出来,看来大单于定是逃到里面去了。通道低矮狭小,潘宗向本想率先冲入,但刚到洞口,还是犹豫了。命令数十人下马进入后,才带着杨诚跟在众人后面进入石道。
“咚”杨诚从石道中跃出,进入一间稍大的石室。潘宗向与其他士兵已经点燃火摺,开始查看周围的情况。众人都没有想道高台之下竟会有如此布置,那条狭窄的通道几乎花掉众人半个时辰才走完,来到这个石室,众人均不敢大意,谁知道匈奴会有什么机关藏在这里呢
“这里还有个通道”一名士兵在一个角落里叫道,声音不断在石室里回荡。
众人顿时围了过来,这一个通道比起之前的要宽敞不少,另一端竟隐现一丝亮光。“进”潘宗向毫不犹豫的命令道。
行不过多久,通道便已走完。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更大的石室,中央处有一个十步见方的高台,高台一角的油灯已被点燃,在微弱的火光下,周围的情形隐约可见。高台正中放着一具石棺,大单于正跪在石棺面前,虽然众人发出的声音不小,却仍然丝毫未动。
潘宗向疾步走了过去,待一靠近,戒备的放缓了脚步,过了许久,大单于却仍然一动不动。潘宗向用刀碰了一下大单于的背,大单于立即瘫倒在地,凑近一看,才发现大单于已经气绝,嘴角流着黑色的鲜血,想是见大势已去,不愿被擒受辱,服毒自尽了。
几名士兵将高台四角的油灯点燃,石室里顿时明亮起来。潘宗向立在石棺面前,石棺上的灵牌是用匈奴文字书写,潘宗向轻声念道:“柯里撒大单于之灵位。”潘宗向与匈奴斗了十几年,对匈奴文字也知道一二。这柯里撒正是上一代的大单于,曾经数次侵入大陈境内,无人能挡。在他治下,正是匈奴最强盛之时。
一代英雄便葬身于此,潘宗向叹了口气,转过身打量起四周来。石室的一角放着的四个大木箱立即吸引了潘宗向,虽然他出生显贵,对金钱并不看重,但匈奴上一代大单于的陪葬之物,定然非同寻常。
木箱并未上锁,潘宗向随手打开一个木箱,箱中竟是一件金丝铠甲。潘宗向伸手想要拿出来,哪想到这件铠甲竟极为沉重,几用让他用尽全力才抱出木箱。潘宗向心中暗叹,幸好自己遇上的不是柯里撒大单于,这盔甲如此沉重,自己双手抱起也犹感吃力,若是想穿在身上,恐怕想要挪动也极为不易,更不用说战斗了。由此可见,当年的柯里撒是何等的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