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9(2 / 2)

神箭传说 简单老杨 6207 字 2019-04-14

潘泽林摇了摇头,叹气说道:“据顾将军所报。水一役兖州军之粮草损失十之七八,若是照此计算,还有十日他们便会陷入断粮地困境。现在筹粮,恐怕未必来得及了。更何况”说到这里,潘泽林不禁向中间的郑南风望去。三家联军在洛阳会师之后,粮草军需便已进行分配,郑南风几乎将洛阳各仓的粮草拿出大半来供给顾、潘二家。要想他再动洛阳的存粮,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不管如何,兖州军绝不能退。”郑南风思虑半晌,神色坚决地说道:“我即刻命人准备,相信可以在良洪贤侄进攻武关之时送抵。”长安之战地突破口,已然落在武关之上,正因如此,郑南风也不得不忍痛筹粮了。要知道三家其实也是各怀鬼胎,一旦长安攻破,谁知道还会不会按原来的约定瓜分开下。谁能够在战后保存最大地实力,谁便有可能问鼎天下之主,而粮草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可是兖州军现在的境况,却令他无法选择,攻下长安无疑是目前最为重要地任务,其他均为次之。

潘、顾二人闻言均是松了一口气。武关虽然也极为险要,但不论从哪方面,均与潼关相去甚远。章盛以前在长安的经营,主要目的便是防范北方匈奴,是以对于连接南方的武关,便远没有那么重视。再加上武关守军不过万余,又是由文官出身的史达智镇守,理应最易攻克。

虽然三族联军在西、北、东三面都受到了顽强的抵抗,而难有寸进。

也深信,赵长河已然使尽全力,只要他们能攻破武关齐进。任他赵长河是三头六臂,也再没有力量抵抗三家的合攻。

“我还有一件事想说说。”顾泽林似乎颇有些犹豫,望了郑南风好几次才缓缓的说道。

郑南风以为顾泽林还有什么过份的要求,当下微微皱眉,隐有些不快的问道:“顾翁还有何事”表面上二人以他为首,可是却不断找出种种借口,向他要钱要粮。虽然他郑氏的领地比二人所属的地域加起来还要富庶,不过他可不是傻子。二人可都是好面子的人,竟然一起在他面前装穷酸,这背后绝不简单。就连这一次水之失,他的第一个念头也是以为顾家想从他手里再骗走大批粮草。虽然答应筹措补给,不过心里已然打定主意,在粮队进入荆州前,必先派人摸个水落石出。

顾泽林想了想,沉声说道:“我三家水师在风凌渡与敌方水师交战七次,各有胜负。敌人水师占尽地利。虽然数量较少,不过要想彻底歼灭他们,恐怕非短时可以达成。”

郑南风点了点头,不明所以地看着顾泽林。虽说是三家水师,其实也只是他郑家和顾家的上百艘战船而已,潘家的徐州水师只有十来条破船,根本派不上用场。而长安水师虽然只有三十多艘,不过借着上游及沿岸箭石的支援,一直没有出现大败的局面。双方激战多次。反而是他们损失的要多一些。再加上长安水师总是在靠近船坞地水域作战,往往可以得到及时的修理,战力几乎一直没有下降什么。

“是这样的。”顾泽林读懂了郑南风眼中的疑惑,当下解释道:“按原定的计划,我们是以水师封锁渭水,再集中力量体渭北诸军可以大规模渡河。不过现在看来,恐怕已难实现。”

郑南风和潘泽林纷纷点头。渭北大军不能渡河虽然有赵佑隆的严密防范,但究其根本还是没有大量可借装运兵马的船只。即使是想让一万人渡河,也要花费好几个时辰。而在这段时间里,已让赵佑隆有足够的时间调动兵力了。

“渭北大军集结在一起。目标太过显眼,也容易让长安有所防范。”顾泽恩缓缓地说道:“依我看,不如分成三部,志愉贤侄一部、河东铁骑一部、朔方及云中军一部。三部各展所长,分头而进。可让长安防不胜防。”

“这”郑南风瞄了顾泽恩一眼。旋即明白了他的意图。潘家因为此次派兵不多,是以在指挥权上并没有什么过多地企图。反观顾氏。却颇有些自以为兵强马壮的感觉。对于下达往兖州军的命令,他便推三阻四,找出种种借口搪塞。而朔方铁骑抵达扶风之后。表面上虽然该听从郑志愉的调遣,不过也颇有些出工不出力的意味。现在更借着郑志愉一月以来毫无建树的机会,想要让朔方铁骑也脱离他的约束。想到这里,郑南风心中顿生不快:“若是如此,恐怕粮草上调配不便啊。”

“我绝没有别的意思。”见郑南风面色不快,顾泽恩急忙辩解道:“我所为的,不过也是希望三家齐力,早日攻破长安,希望郑翁能够体谅。”现在各军粮草均由郑氏统一调配,他这显然是在粮草上威胁自己,顾泽恩哪有不明之理。不过朔方将军顾良渠数次发来密信,直指郑志愉才疏志大,不愿受其拖累,要他设法让顾氏军团独立战斗。他当然不便明说,不过却也不敢就此放弃。顾良渠久镇朔方,在顾氏族中的威望比顾良洪也并不逊色多少,相比之下,他当然更信任自己人了。

“潘翁以为如何呢”郑南风转向默不作声地潘泽林,闷声问道。

“嗯”潘泽林一愣,面带难色的说道:“这个嘛,各有各的好处。统一指挥便于协调部署;若是分开来,或开创新局也不可知若是我军水师能早入渭水,就好了。”这一战他自知出兵最少,要粮最多,是以向来不持异议,两不得罪。

郑南风瞪了潘泽林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也罢,或许良渠贤侄更胜其兄,能早日突破渭水呢。我看就这样,朔方、云中各军就让良渠贤侄统领,负责泾阳至冯一线。”泾阳至冯一线距长安最近,沿河的防守当然更为严密,他这摆明了是想让顾泽恩知难而退。

哪知道顾泽恩却打蛇上棍,满口答应了下来:“如此正好,多一处突破,攻入长安地机会就更多。只要一部顺利过河,胜利之期便不远矣。”顾良渠地来信中本就预料到此着,不过他却称自己早有对策,是以顾泽恩当然不会拒绝。若是让顾良渠抢先进入京畿,那他顾氏的声势便可直追郑氏。

“既然这样,我们不如暂缓强攻潼关,让将士们可以养精蓄锐,待其他各面捷报传来死伤的三家联军。可有大半都是他潘家的,这种无谓地进攻当然以他最为心痛了。更何况潼关地坚险已是众所周知,自己这一要求也并不过份。

风沉吟半晌,正要说话,一名宦官却神色慌张的出现口:“启禀主公,冀州八百里加急送到。正在殿外恭侯。”

“还不快传”郑南风脸色一沉,隐隐感觉有些不妙。

一名校尉随即奔入殿内,纳头拜道:“启禀主公,幽州剌史谭渊打出平叛的旗号,率领七万大军突然进犯冀州中山、渤海、真定、河间四郡于三日前尽数陷落,末将离开之前,已传言幽州军正分四路向信都围拢,现在恐怕已兵临城下”

“什么”郑南风脸色微变,失神的靠在椅背上。信都正是冀州州府之所在。可惜他兵力几乎全部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