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铁蹄之声不断逼近,吴振翼精心策划的这场大战已然成为定局。“叮噗”一名大胆迎上的低级将领在吴振翼的手下仅过了一回,便被斩毙刀下。铁骑撞翻两个士兵之后,疾驰而过。周围的士兵闻声举刀乱舞,阵阵惨叫之声顿时四起。刀锋没有伤到敌人,却砍在了挤在一团的战友身上。
混乱之中,却没有人顾及到砍到的到底是自己人还是敌人,想到的全是保住自己。吴振翼的数十骑在敌阵中穿梭往来,顿时引起了极大的混乱。这数十骑均是荆襄豪杰,虽然正面迎战或有不足,但对付这种浑水摸鱼的局面却是绰绰有余。不多久,整个战阵之中几乎再无一处安宁之地,死伤在自己人刀下的兖州军士兵,已远远超出骑兵的战绩。
无边的混乱持续了近半个时辰,整个战场突然静了下来。浓烟散去,吴振翼领着骑兵在距敌百步之外一字排开。在他们两侧,一千名弓箭手已张弓搭弦,全神而立。
“本将向来不杀手无寸铁之人。”吴振翼收刀入鞘,悠然说道。
“哐铛”隔绝他们火海虽然已然熄灭,但他们的身后除了一片狼籍的战场外,再无一个站着的兖州军士兵。是打是逃结果都再无例外,再无一人存有半点斗志。
吴振翼伸了个懒腰,笑着说道:“哈,这样多好。来,扶起你们没死的同伴,好好疗伤吧”说罢望了望前方,喃喃说道:“可惜啊,要是我手里有五千精兵,今天就真有好戏看了。”
是役兖州军前锋战死五百人,其余伤者尽皆被俘,四千人连一个也没逃掉。后面的大军也并不好过,溃退中被杨诚的亲卫队衔尾追杀三里多地,直到张志明率军赶来断后才逃脱恶梦。饶是如此,仍然有一千余人倒在逃命的途中,加上之前景山上死伤的士兵,仅仅一天之内,兖州军便在他们手中折损了近三千人。
从此之后,杨诚的这支亲卫队几乎让兖州军谈之色变。而最终确立他们成为能与黑甲雄兵、乌金铁骑并驾齐驱的黄渠之战,已悄然拉开了序幕
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荆襄之战二十二
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荆襄之战二十二
阳西坠,淡淡的血腥之气越过汉水,弥漫在樊城周围之上。
顾良洪傲立在一块突出的巨石之上,借着最后一抹夕阳俯瞰着数里之外的黄渠城。这里是黄渠县方圆十里的至高之处,正好让他用作此次擒王之战的指挥中枢。从得到消息那一刻起,他便全力在此谋划着这一场被他视为决定性的一战。除了将樊城周围近五万大军调来此处悉心布置之外,还亲率其中一万精锐坐镇于此。他手中可以调动的兵力几乎已经全在此地了,现在万事俱备,便只等着杨诚来自投罗网了。
一过子时,便是杨诚约定来取黄渠之日了。等待本来就是让人难耐的,但更让他烦扰的是刚刚接到的战报。虽然由于汉水的相隔,他与夏侯超的三万大军之间的音讯已经完全中断,但之前刚刚结束的战斗却让隔江相望的樊城守军看了个真切。即使是无法得窥战事的全貌,但谁胜谁败却是一目了然的。本来他还指望着有夏侯超的加入,能够让他在生擒杨诚前获得一个好消息,哪知道等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杨诚分明已经过了汉水,再加上荆州军近来的频繁活动,对于荆州军主力就在此地几乎已经毋庸置疑。他实在有些想不通,本应防守空虚的襄阳城,为何竟能挡住他三万大军的步伐,更有迎头痛击的实力。难道荆州军并非传闻中所说的只有五万士兵但想想又根本不可能,三家早已在暗中搜集天下各地的情报,兵力分布更是重中之中。荆州军的兵营向来都是与百姓相邻,极少有建在僻远之地的;更何况交州以商而兴,天下之人皆可以在其境内自由行动。根本难以藏住秘密。不论是三家还是其他势力所得到地情况几乎都是一致的,杨诚根本不可能另外藏有大批士兵而不为外人所知的。
夏侯超的惨败顿成他的一个心结,虽然他知道心浮气燥在战前是一个极大的忌讳,但他却无法制止自己地思绪。这一战关系实在太重大了,之前从未想到过失败的他,此际心中却多了几分忧虑:战前他自以为已经搜集了足够多的着于荆州军的情报。但现在看来却存有太多的意外。比如水之战时靖海营那种种特异而有效的战法、威力惊人的火神弩、射程比传闻中还要远的弓箭、逃过他严密情报网的数万大军总总地一切都让他有着挥之不去的困惑。所以眼前他迫切希望解决的不是至关重要的襄阳城,也不是突破武关决战关中,而是尽快结束这一切困惑的源头:荆州军的最高统帅杨诚。只有这样,他才能恢复自信,迎接不久之后的天下逐鹿。
“父帅,敌人已经开始行动了”一身戎装的顾祝升领着略显疲态的夏云匆匆而来,面色焦急的说道,“我们布置在黄渠周围地七处大军附近都出现了数量不等的敌人袭扰,不过敌人根本不与我军接战。总是一击便走。”
顾良洪转过身来,沉声问道:“没有人擅自追击吧”
顾祝升摇头答道:“那倒没有,各军都严守父帅的军令,固守营地,敌人数量极少,倒也构不成多大威胁。只不过”略显迟疑之后,顾祝升继续说道:“到现在我们仍没有敌人主力的任何消息,或许真如那封信上所说,他们正在图谋进攻南乡。”今天早上他们终于收到了顾凯锋的密信,只不过那名信使已被人截杀。尸首被弃在樊城之外。而那封明显不是顾凯锋笔迹地“密信”,便光明正大地放在尸首之上。从那之后,樊城与南乡之间的消息便被隔绝,接连派出地四队斥均是下落不明,显然已落入敌人手中。
顾良洪点了点头。颇有些自得地说道:“我早就告诉过你。不用再提此事。那封密信绝对是杨诚所安排的,说不定他早已在途中设伏。就等着我们乖乖的率兵北上呢。况且他这人向来极重信义,他既然说过要来取樊城,又岂会自食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