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2(2 / 2)

神箭传说 简单老杨 6178 字 2019-04-14

午餐之时,众将又聚在了一起,张破舟和洪承业也率队赶来,听了左化龙简单的介绍之后,均是喜出望外。敌人现在全聚在长不过五里的山谷中,周围又没有什么可供逃逸的道路。看来可以一战而下。唯有张晋根对敌人的数量稍有疑惑,不过一时间却也找不到合理的解释,便一起决定午餐之后立即展开进攻。

这边荆州军悠哉游哉地啃干粮喝水,那边攻城的部队却抓了狂。武关守军见援军赶来,士气大振。依着坚固的城防打得兖州军几乎抬不起头。州军找不到发泄。纷纷向荆州军这边涌来,黑压压的一片竟有两万之众。

张破舟和洪承业见状。立即自告勇挡在了最前。三个先锋率两千人牢牢的守着宽不到四百步的山谷,兖州军的攻势虽猛,但却不能越雷池一步。而后面的荆州军也没有闲着。五千弓箭手聚在前锋的后面,毫不停歇的箭雨倾注而下。

战斗虽然激烈无比,不过却没有丝毫悬念,虽然前来进攻地敌人足有两万之众,不过大多数人根本还没凑上来,便丧命箭雨之中。不到一个时辰,兖州军终于全线溃退,向山谷尽头的密林逃窜。

无数的物资散落一地,粮草、金银数不胜数。不过荆州军却并不为之所动,仍然谨慎的推进着,但武关的守军却已然心动,特别是关前不远处随处可见地黄白之物,更是闪烁着诱人地光芒。

在敌军已经被荆州军打得溃不成军,守将再也坐不住了,当下紧闭多日的关门终于大开,武关守军蜂涌而出,不过他们并不是想趁机打落水狗,而是疯狂地抢掠着满地的物资。

看到这一幕,张晋根不由微微摇头,单凭这一点,便可知道荆州军的优胜之处了。没有主将地命令,哪怕是伸手可及的钱物,也绝没有一名士兵去捡取,更不用说抢夺了。看着大开的关门,他又有些担心,不过旋即又摇了摇头,现在这种形势下,应该不会出什么意外了吧。

不过事事并非尽如人意,正在武关守军向外不断搜掠时,轰鸣的战鼓声却陡然响起,在整个山谷中不住回荡,直振得人双耳发麻。“杀”喊杀之声从武关附近的密林中响起,紧接着竟是隆隆的蹄声。听到这个声音,张晋根终于明白了一切,不过终归晚了一步。

抢夺物资的守军愣了一愣,随即拼命向关口奔去,不过逃命之时却仍不忘牢牢的抱住自己捡到财宝。兖州军的骑兵却是毫不客气,虽然只冲出了数十人,却毫不犹豫的向关口冲去。武关守军早被这突变吓得神魂颠倒,哪里还有抵抗之力,原本他们的素质也不差,不过此际却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在骑兵的冲杀下四散溃逃。

张晋根立即催军前进,希望可以夺取关口的控制,不过刚才溃逃的州军却再度冲上,将他们牢牢的堵住。山谷太过狭窄,既不利于兖州军的冲杀,不过他们想要前进一步却也是千难万难。正在这时,震天的喊杀声夹着隆隆的铁蹄之声又从武关之内响起,原本那些逃进武关的守军,竟仓皇的向外逃窜。武关之内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惊疑不定之际,无数的士兵从密林中涌出,断绝了荆州军的任何幻想。

“不好,武关被拿下了”左化龙指着关口,惊讶的叫道。众人闻声望去时,只见原来的插在关上的旗帜被纷纷抛下,一面新的旗帜被竖起,但却并不属于顾凯锋,而是一个大大的孙字。

第七卷 第三十六章 荆襄之战三十六

第七卷 第三十六章 荆襄之战三十六

先声明,这事可绝对与我无关”一见到杨诚的身影大声的替自己辩解道。各处的大火将天空几乎映红了大半,杨诚事先又一再叮嘱他不得打敌人大营的主意,几乎一看到火起,他便着急起来了。

“与你无关”杨诚疑惑的问道:“除了我们,莫非还有第三者在”荆州军的大部份力量都派到了武关那边,除了他这支部队,根本不可能出现其他攻击兖州军的力量。况且敌人四座大营仍然留有少量守卫,居然同时着火,可见攻击的力量还不弱。若真是铁严华干的,恐怕得派出斥营的绝大多数力量。他虽然相信铁严华不会欺瞒自己,不过事关重大,却也不得不小心。兖州军的主力现在仍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虽然主帅已经阵亡,不过只要各营主将得力,仍然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铁严华猛点头,信誓旦旦的说道:“那是当然。不过大人您倒真猜对了,确实有第三股势力存在,不过他们出现得太突然,天黑又看不太清楚,所以我们得到的情报并不多。”

“竟然有这样的事”杨诚皱着眉,自言自语的说道:“莫非是扬州方面的人不对呀,我们的约定并不是这样,南乘风应该是个沉得住气的人吧。”现在荆北地区,除了荆州军和兖州军,便只剩下昨晚从樊城登陆的扬州军。虽然从时间上来看,他们完全有可能急速赶来,不过他和南乘风却早有约定,此际相信他已经张开大网等候了。

“大人要不要亲自去看看,现在他们正和顾祝升的骑兵激战呢。”铁严华指着东北方向。跃跃欲试的说道。开战以来他一直坐镇在这里,负责情报的分类整理和传达,着实有些憋得慌。

杨诚想了想,点头说道:“看看也无妨。”在战场上,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况且顾祝升这五千骑兵在兖州军中算得上是善战之师了。这突然出现地帮手,却不知能不能扛得住。转头看了看铁严华眼巴巴的望着自己,故意板了一会脸后,方才含笑同意。后者立即欢欣雀跃,杨诚的每场战斗都让他说得烂熟了,不过能亲眼看到真正的战斗,这对他来说倒还是第一次。

留下欧凌战及小部分战士照顾受伤的士卒,并担任警戒后,杨诚与众人一道向东北方向赶去。急速行进了大约半个时辰。隆隆的铁蹄声终于隐约可闻,蹄声略带混乱,显然并没有完全占据上风。不一会,众人越过一道浅谷,钻出树林,整个战场地情况终于展现在眼前。

此处是黄渠通往外界的唯一官道,也是黄渠县高山和丘陵的分界之处,地势虽然略有起伏,不过视野开阔,又没有什么高大的树木。虽然比不上平原地带,不过也能让骑兵发挥不小的威力了。此际周围大大小小数十个小丘上,皆布满了士兵,数量约有两万之众。与杨诚的荆州军不同,这却是一支地地道道的正规军:刀盾兵、长枪兵、弓弩手、工事兵。甚至于小股的骑兵。所有兵种一应具全。而且其战法也是中规中矩,刀盾兵在前。长枪兵紧随其后,弓弩手则被护卫在正中。虽然大军分成了数十块,不过每一块都是由各兵种组成严密的战阵。不过这支部队地战力显然要比他们的敌手差一些。虽然战阵严密却并不敢直面骑兵的冲杀,只能不断的移动闪避,靠中间的弓弩手给予微弱的反击。

而顾祝升的骑兵却是出尽了风头,一路左突右杀,无人能挡。虽然敌人的数量远远多于他,不过却并不能丝毫阻挡骑兵的脚步。不过此际的顾祝升却并不好受,刚才他看到父亲所在地山头着火,便要出兵接应。哪知道却碰上有人准备烧营,好不容易将其赶走之后,他立即派人到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