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9(2 / 2)

神箭传说 简单老杨 6041 字 2019-04-14

“哼,想让我放了你别做这春秋大梦了。”刘虎冷然笑道。他并不奇怪顾良渠如何确实当初那一票是他下的手,但却明白其意图。不错,北疆的百姓一直处在最前线,只要给他们兵器,几乎用不着怎么训练便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至少比起三家叛军里地多数部队要强。不过他却不敢奢望这样的部队能为自己所用,比起另外两家,顾家在百姓中的名声可以好得多。倒并不是他们心地有多好,而是他们辖下的百姓根本没有什么油水可捞,一向以来顾家最大的财源便是暗中与北方异族地交易,对于勉强能糊口地百姓,他们或许根本不屑一顾。

是以刘虎倒不怀疑顾良渠话语中的真实性,这次叛乱顾家连遭败绩,财力恐怕已经捉襟见肘了。若是真给他们足够地粮饷及兵器,短时间内拉起数万人并不是什么难事。再加上边镇驻留的兵马,实力仍然不容小窥。但是这样一股力量,轮得到他刘虎吗想想他也不敢对自己抱有这样的信心,若不是想从自己手中逃脱,刘虎想不到任何理由顾良渠会说出这番话来。

顾良渠摇了摇头,竟是一脸认真地说道:“你想错了。我当然是做为人质了,只要你同意,我立即修书一封,然后由你自己信得过地人带到朔方,组织的部队也统统由你的人来带领。这样,你总该放心了吧。”

刘虎举手一挥,绝然说道:“你不用再说了。来人,把他带下去,

管,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也不准见他”顾良渠这个一定的可行性,但是漏洞一太多。就算是由他派的人领军,不过底下可全是顾家的人,真正握在谁手中不言而喻。况且他也不愿意自己现在陷入这个镜花水月的幻象之中,仅是眼下要面对的局面,便足以让他头痛了。

让人把顾良渠押下去之后,刘虎遇上了一队自愿留下来的禁军将士,其中几名正好是在崇政殿驻守的,虽然并不知道全部,也大致知道了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陈博本来是决定日落之时,再决定离开与否的。之所以提前离去,可以说完全是这六部大臣的“功劳”。

原来朝会之后,石镇北便立即派人前去探查,同时派人联络刘虎。显然他也知道,在六部大臣的蛊惑下,皇上“巡幸”巴蜀地决定几乎已成定局。唯一能够阻止这一切发生的。便只能是刘虎一人了。可惜事与愿违,他派来的人根本没有遇上刘虎和杨诚,却看见了仅留下少量士兵驻守的营寨。回来的时候恰巧又遇上杨诚与十万叛军对阵,而且也不知道到底杨诚和刘虎在没有军中,只看到那漫野的叛军,他便连见主帅地勇气也没了,立即飞马驰回长安。他所看到的这一切俱是事实,不过等他据实汇报之后,朝廷却立即炸开了锅。

营寨空虚。杨诚和刘虎不知所踪,己方仅有三万与不下十万叛军对峙。本来就已经惶惶不安的大臣们,再稍加想象,一个刘虎和杨诚皆已兵败,朝廷在长安之外的大军仅剩三万,叛军超过十万出现在长安以南的论断便立即出笼了。而且这一论断获得了几乎绝大多数朝巨的赞同,甚至加以推波助澜,更演化出大量更为悲观的猜测。惶恐如同瘟疫一般在崇政殿四散开来,连一些闲居在家的老臣们也中了他们的蛊惑,加入了劝谏地大军中。

陈博这个时候便已经坐不住了。没想到又传来了一个起决定因素的消息。从东门而出的斥们还没走多远,便碰上了叛军的围堵,折腾了半天仅有几个人逃了回来。偏偏有那么巧,他们在途中又碰上一队从潼关逃来的将士,领头的竟然是常宽。这下虽然没探明白到底有多少叛军。但潼关落入叛军手中的消息却是坐实了。潼关一失。长安再无任何屏障,这下连陈博也坐不住了。虽然不少武将苦苦相劝,但却仍然无法影响到最终的决定了。

午时刚到,陈博便带着几名主要的皇室成员及朝臣。在一万禁军的护卫下全速离去,除了镇国玉玺,连一个包袱也没带。虽然陈博一再要求保密,不过一万禁军又不是一根针,火速离京地动作哪能瞒得住人。再加上伴驾的朝臣们也不是没有私心,早就暗中通知自己的家人了。看着一万禁军前脚刚走,这些朝中新贵的家人便开始收拾包袱走人,聪明人立即便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了。

王公大臣、富商巨贾们是第二批,这些人便没皇帝这么干脆了,浩浩荡荡的车队立即让城中地百姓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也是无可避免地,他们可比不上富有天下的皇帝,只要皇位还在,丢了地总能找回来。这些人家中积累了数十年甚至数十代的财富,这一走可就要化为污有了,当然是倾尽一切,能搬走多少便搬走多少。城中的马车顿时身价百倍,平时几两银子就可以买一辆地,现在就算了一百两金子,也不一定买得到。

大队的马车还堵在城里呢,百姓们也开始加入到逃难的大潮中。他们倒没什么可收拾的,往往一人一个包袱便装上了全副的家当。不过由于战争的影响,长安周边村镇的百姓几乎都逃到了城中避难,平时便拥有近百万人口的长安城,此刻差不多有近两百万人。虽然西面的四门尽开,却哪里能容纳这么宠大的人流,一时间城门处人山人海,混乱不堪。挤死、踩死的人不计其数,无数家庭被挤散开来,凄厉的呼唤直冲天宇。

听到这里刘虎不禁摇头叹息。若是君臣一心,长安城根本不是叛军轻易能攻下来的,就是撇开驻军不谈,这两百万的百姓也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啊。关中不比山东,征召入军的百姓并不多,是以百姓中的青壮比例远没有三家领地那样十中无一的境况。只要加以动员,多的不说,二三十万大军几乎可以一日成军。再加上城垣坚固,只要不是到了弹尽粮绝的境地,他有足够的信心可以稳守长安。可恨的是,陈博却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

一路赶到秦渡,一个身披重孝的男子却又迎了上来,左右侍卫正要上前阻挡,刘虎却伸手制止了他们。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从潼关逃回来的常宽。刘虎急忙下马,大步迎了上去。

“全完了,大统领全完了”这个昔日坚强的高壮男子。此时却是泪流满面。也不知道他是痛心父亲去世却不能在旁,还是当前这令人痛心的局势。

刘虎急忙上前将其扶起,一时间百感交集,竟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常宽可以说是第一批支持他地京中将领,而且后来更是全心全意的帮助他对抗赵

刘虎能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内在京畿军中站稳脚跟,法分开的。可惜他之前仍然没有与赵长河一拼的实力。只得眼睁睁的看着常宽这些与自己交好地将领被带离长安。赵长河大权在握手一直在军中排除异己,安插自己的亲信,以常宽的为人,这段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

“唉”叹了口气之后,刘虎将常宽扶到一旁坐下,默然不语。

“让我追随你吧,大统领”常宽迅速止住自己的悲伤,拭去眼泪,一脸坚毅的望向刘虎。

虎父无犬子。虽然历经坎坷,但却并没有将他打垮,反而让刘虎在他眼中看到更加旺盛的斗志。“你还是先回”刘虎安慰道,他知道常宽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