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诚并不疑心潘家会在这个时候背叛,在送出潘家的大批成员去交州后,潘家便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就算潘家可以狠心不顾这些人的死活,但不论如何比较,郑氏和杨诚之前,他们的选择都没有什么悬念。那么,自己到底要不要利用这次机会呢要知道这可是唯一一次可以迅速攻破洛阳的机会,一待郑氏将潘家调走,他便只能老老实实地按原计划走下去了。
“坏消息呢”杨诚压住自己内心的冲动,脸色如常地问道。这次机会可以说正中他的急于平定叛乱的要害,可是其中的风险却也同样巨大。一旦这是孙安定下的计策,那荆州军极有可能全军覆没。他并不是不敢冒险,而是这其中实在大有蹊跷,让他不得不强令自己多加思考,以免铸下大错。
潘家的使者闻言有些惊讶,甚至失望。事实上在来之前,潘泽林和潘庆聪已经详细的交待了整个计划,哪段时间防守最薄弱,哪处的部队最难对付,攻入大郑宫有几条路线,每条路线的兵力部署,甚至于各部反应和驰援的可能时间几乎所有细节都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潘家上下恐怕没有人会想到杨诚竟会不动心。
“关于上一件事,阀主希望大将军及时回复。”呆了一会,使者显然有些不解地提醒杨诚。他这次的主要任务便是联络杨诚进攻洛阳,关于这方面的诸多事宜他很下了番苦功背得熟透了,现在却派不上用场,当然不愿就此罢休。
“此事还需考虑考虑,不可操之过急。”杨诚淡淡地回道。
使者还欲再言,不过看杨诚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只好黯然作罢,道出了那个坏消息。所谓的坏消息,其实之前杨诚也收到了一些消息,只是所得没有潘家这般详细而已。赵长河与郑氏正式宣布结盟,并且挥军八万,对外号称二十万,出箕关相助郑氏,共同对抗朝廷。这件事情郑氏并没有保密的意思,相反还主动加以宣扬,特别是作为盟友的潘氏,更是知道了许多内幕。比如郑氏所花的代价,比如赵长河派出的详细兵力,当然,也免不了郑氏对赵长河占据并州的承认,虽然那之前是潘家的地盘。作为补偿,郑氏则许诺将州给潘家,至于顾氏,此时则完全被排除在外了。
这个消息倒是让杨诚有些担心。现在他以五万兵力近乎不可能的围住了郑氏二十五万大军,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郑氏关中大败而产生的慌乱和保存实力的想法。这个微妙的平衡却极容易被打破,否则杨诚也不会急于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筑一道围住整个洛阳城的城墙了。五万兵力攻城当然不足,不过只要城墙一起,转攻为守的荆州军却大有可为。可是一旦赵长河掺了进来,虽然他号称的比实际的兵力少得多,可也要远胜于他在洛阳的兵力了,更何况城内还有郑氏的军队,两面夹击之下,结果只是败得惨与不惨的区别,绝无胜理。
“正因为听到这个消息,阀主才急令小的出城。大将军,时不待我,或是多作犹豫,时机稍纵即逝,到时就悔之晚矣。”使者显然有些焦急,更苦苦的劝谏道。
本来决定慎重考虑后再作决断的杨诚,此刻不禁有些心动起来。半道杀出来的赵长河让攻取洛阳变得更为急迫,偏偏眼前又摆着这么一个机会,虽然这极有可能是个陷井,但却令人难以抗拒其诱惑。
第七卷 第一百二十七章 决战洛阳二十一
第七卷 第一百二十七章 决战洛阳二十一
人带潘家的使者下去暂作休息后,杨诚立即召集全军及咨事营的骨干谋士们,就在这草棚中召开了进入洛阳后的首度军事会议。一个时辰之后,与会的众人终于到齐,虽然此时日头西移,草棚中已经没有那么炎热,但听完杨诚和张晋根对于形势的分析后,棚内的气氛却热烈起来。主战的、主退的,各执一辞,互不相让。杨诚颇是头痛,只得让众人分别道来。
张破舟、洪承业、杨开、左化龙及两名咨事营成员是强硬的主战一派。“大人终日所虑,难道不是尽快平定这场叛乱吗”洪承业慷慨激昂地说道:“孙尧安遇剌,潘家把守城门,赵长河近逼,这简直是天赐良机我们正好借此机会,在赵长河大军抵达之前,一举夺下洛阳以洛阳城之坚固,大可将赵长河拖在洛阳城下,只等刘将军挥兵赶来,便可两面夹击,一举将其击溃。这样一来,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不错。”张破舟显然已被洪承业所描述的前景所吸引,兴奋而又坚决地附和道:“若是按原来的计划,恐怕要数月才能攻下洛阳,如今可以在一夜之间攻入洛阳,我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更何况赵长河就要来了,此时若不取洛阳,那我们只能退回潼关了大人,没什么好想的了,今晚就行动吧”
其他诸人也是纷纷表示赞同。不打就得退,目前看来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饶是众人一向自信十足,但要面对赵长河和郑氏地联军,任何人都知道正面硬憾会有什么结果。虽然在关中他们轻易的打败了十倍于己的叛军,但那却是因为叛军人心惶惶而又被断绝粮道。胜利并非战之功。若没有那两个有利条件,很难想像数万荆州军能够迫降四十多万的叛军。而现在地洛阳,这一系列的条件都已经不存,非出奇计根本就难以致胜了。
韩亮青、公孙勇和其他咨事营成员却是主撤一派。听了主战派的理由,公孙勇第一个站出来反驳道:“洛阳城原有叛军三十万,孙尧安挂帅后硬生生的裁掉了五万,此人乃征北名将,如此作为目的自然不言而喻。可以想像剩下这二十五万叛军就算不全是精锐,但战力也不可小窥。洛阳叛军未经大败,士气、军心并未受到什么影响。即使是侥幸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