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氏心神已经失守,李安趁机将她拖到床榻之上,粉红罗帐垂下,从里面传来了低低的哭泣声。
第二天午后,当霍氏上了轿子返回家中的时候,一双眼睛趁着霍氏出入的短暂时刻将她打量的清清楚楚,眼中闪过一丝无情的光芒。
不久之后,董缺已经回到了寒园,将掩盖身份的伪装卸下之后,冷冷道:“太子已经得手了。”
我轻轻摇动着折扇,道:“可以肯定么”
董缺露出一丝笑容道:“这种事情没人比我更加清楚,这个女子绝对是被太子尽情蹂躏过了。”
我笑道:“这点我自然是相信你的判断的,你说霍氏会怎么样。”
董缺露出一丝同情的神色道:“按照太子的习惯,暂时是不会厌倦的,所以霍氏就要想要自杀也不可能,我看到她的神色,欲哭无泪,但是却没有死志,我想她暂时不会寻短见的,而且这个霍氏恐怕不是威武不能屈的女子。”
我淡淡道:“你说她会告诉丈夫么”
董缺摇头道:“这种事情,短期之内她是不会说的,而且劭翰林是个有些古板的读书人,很难原谅这件事情,我想,她不会这么愚蠢的。”
我微微一叹,道:“其实我是可以告诉这个女子小心的。”
董缺冷冷道:“公子,这种慈悲心可是没有用的,就是你提醒了他们夫妻,他们也只会当你构陷太子,还会打草惊蛇。”
我苦笑道:“这道理我也清楚,所以我冷眼旁观这场悲剧。董缺,我现在真的觉得从前给你的任务太残酷了。”
董缺默然良久道:“这是我自愿的。做出这种事情的是太子,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第二十一章 局势突变
第三部 夺嫡风云 第二十一章 局势突变我微蹙双眉,看着眼前的战报,这是雍王的情报网传回来的消息,正式的军报还要等几日才能到达。
“七月十六日,齐王巡边至镇州,北汉军叩关,齐王领军出战,初战告捷,七月二十一日,飞虎将军石英兵至,齐王坚守不出,待石英兵退,王出关击敌,遭鬼面将军谭忌伏击,败退。七月二十六日,石英叩关,王示弱于先,诱使敌军一部攻入城池,聚歼之。八月三日,两军战于城关,凤仪门凌羽伪装成敌将侍卫,暴起刺杀谭忌,谭忌重伤,北汉败退。八月十四日,证实北汉已经收兵,齐王上书报捷。”
我放下情报,忧心忡忡地道:“想不到齐王殿下如此之快的就稳定了边关,看来很快他就会回来了。”
雍王和昨日刚回到长安的石彧石子攸对视了一眼,石彧说道:“殿下可以上折要求齐王暂时不可回京,随云为何这样忧虑。”
我叹息道:“齐王这样快就平定了边关局势,凤仪门用了很多心思啊,军中刺杀大将,是何等危险的事情,如今两国敌对,不似从前中原争霸,只要将领一死,兵士多半投降,两军将士皆有效死之心,大将受伤,必然是拼死攻击,凤仪门这个弟子纵然能够逃生,恐怕也是九死一生,凤仪门已经是迫切的需要齐王回来参与兵变了。”
石彧蹙眉道:“随云是说,如果殿下阻止齐王回来,她们会铤而走险。”
我苦笑道:“若是她们铤而走险也就罢了,问题是怕她们怀疑皇上目前根本就没有下定决心废黜太子,有一件事情我们双方都清楚,齐王虽然是太子殿下的支持者,可是如果不是皇上心意如此,齐王是不会铁了心支持太子的,齐王,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加是一个忠臣,这也是这次皇上去黄陵带着齐王护驾的一个原因。虽然没有齐王对我们更方便,可是如果我们得到了皇上的支持,那么齐王就不会给我们造成太大的麻烦,所以如果我们坚决阻止齐王回京,凤仪门主是绝对不会想不到这件事情的。”
雍王眉头深锁道:“本王预计,数日之内,齐王就会轻骑回京,若是我们不能阻拦,那么京中局势就会不可收拾,这样一来只怕军方会损失惨重。”
我又拿起一张纸道:“还有一件事情,叶天秀通过殿下的渠道,给庆王殿下报了平安,可是庆王殿下大怒,已经派了一些属下前来京城。”
雍王叹了口气道:“真是麻烦,庆王总是这样冲动,如果当初不是因为那样冲动,怎会被贬斥到东川。”
我淡淡一笑道:“以臣看来,庆王倒是聪明人,若是留在京中,凤仪门必然处处为难,还不如远走高飞,为一方诸侯镇守的好。”
雍王和石彧相视一眼,露出一丝尴尬和歉意,我心中一动,道:“可是有什么哲不了解的地方。”
雍王看了一眼石彧,石彧苦笑道:“有一件事情,殿下和我早有怀疑,庆王的武功有些近似魔宗的路数。”
我心中一震,道:“难道是北汉魔宗。”
雍王答道:“事实上,魔门并非是一个整体,据说京无极离开中原的时候,有很多魔门弟子脱离了魔宗滞留在中原,他们擅长隐匿,而且我们也不想过于逼迫魔宗,免得激怒京无极。”
我淡淡一笑道:“这也是皇上和殿下不敢信任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