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霍琮,我不由露出心满意足的微笑,这个霍琮是我最得意的弟子,将来必定青出于蓝,我心性浮躁,所学博而不精,且虽然有心隐忍,却总是忍不住显露锋芒。而我其他的弟子,各自有着不同的缺点,陆灿心性过于光明忠直,终究会因此受害,荆迟性子粗率,有时冲动难以控制,我虽爱他朴实无华,只可惜终究难成名将,八骏各有所长,但是限于资质经历,虽可独当一面,却不能总揽全局。至于我那双儿女,柔蓝虽然聪明灵慧,如今不过是我刻意让她没有机会面对残酷的现实罢了,一个女孩子,我并不希望她太出色,只想她幸福的度过一生,慎儿么,不提也罢,我的聪明才慧他或许继承了三分,可是我的惫赖懒散却继承了十分,我都替慈真大师觉得惋惜,这样一个糊涂小子,能够担任护法之责么,不过傻人有傻福,他这性子,或许会一生如意呢。
排指算了一遍,只有霍琮才是我最得意的弟子,坚忍不拔,心胸广阔,有自己的主见又能够通权达变,博览群书却又专心经史,最难得是他甘于平淡,擅于隐忍。我不过是被拘禁在富贵荣华中的囚徒,虽然枷锁是人世间种种美好的情谊,却终究是不得自由,而他却是真正能够大隐于朝的隐士,也是唯一可以继承我衣钵的弟子,所以我明明知道他的身份有问题却将他留了下来,一来是爱才,二来这样的人才若不留在身边,可就有些危险了。
这时,齐王身边的四大侍卫之一的陶林匆匆过来道:“禀王爷、江侯爷,郡主和王仪宾到了,公主有请。”
我和李显对视一笑,并肩向王府的银安殿走去,刚刚走入大殿,便见到雍容华贵的嘉平公主拉着林彤的手正在絮絮低语,而赤骥则站在一旁肃手而立,在林碧面前,他始终有些拘谨。一眼看到我,他连忙过来拜倒见礼,口中道:“见到先生容颜如昔,赤骥心中方安,这次途中遇见盗骊,他托我向先生问安。我原本想先去见先生的,不过入城的时候却听萧总管说,先生也在齐王殿下这里。”
我忍不住一阵憋气,这小子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嘴角露出一丝阴笑,我笑道:“没什么,今日过来和齐王下棋罢了,赤骥,怎么样,听说你半年前受了伤,如今没事了么”
林彤闻言忧心忡忡地道:“先生,骥郎他的箭伤虽然痊愈,可是一遇到刮风下雨仍然觉得疼痛,我正想拜托先生替他看看呢”
我笑道:“无妨,无妨,这是经脉受了损伤,让他到我府上,我给他针灸几次就好了,顺便也将这套针法教给他,若论医术,还是赤骥学得好些,虽然后来转行做了兽医。”心中却暗自想到,我的夺魂金针可是天下无双,除去赤骥的病根绝对没有问题,只不过那套金针本来是用来行刑的,或许会痛一些。当然凭着我的本事,面上自然不会露出一丝破绽。林彤高兴的点头称谢,正在我暗自得意的时候,却见林碧向我淡淡一瞥,目光中带着淡淡的警告,我心中一惊,连忙避开她的目光,暗道,谅赤骥也不敢告诉她们实情。
这时候家宴已经备好,林碧拉着林彤向外走去,李显跟了出去,我见赤骥神情有些古怪,似有隐情要禀报,便故意落后了一步,果然,赤骥在我耳边低声道:“先生,盗骊托我禀告,段将军已经回到中土了,按照先生从前的命令,他已经令人将段将军送往南山别业。这几天应该就会到长安,到时候会有比较详细的信息。”
我心中一震,段无敌么,当年北汉请降之后,我曾想将他招回,谁知他已经出海去了,从此后影踪全无,想不到今日终于回来了,对于这个我颇为歉疚的敌手,我应该如何对待他呢
第四章 射柳金谷园
第六部 天长地久 第四章 射柳金谷园嘉郡王麟,齐王显第三子,生母为王正妃秦氏,秦氏因谋逆之罪自尽,郡王遭连坐失爵。时王受命镇泽州,携其从军旅。武威二十七年,郡王随父至东海,见宁国长乐公主,公主怜其无辜,乃携郡王返长安,太宗嘉其有父祖之风,令其为太子伴读。
隆盛五年,齐王妃嘉平公主林碧生子卓,立为世子。太宗以齐王功高,赐封其第三子郡王爵。
雍史嘉郡王列传
事实上,当接到嘉郡王李麟的帖子的时候,陆云毫不意外,到了长安之后,陆云便设法打探了一下嘉郡王的来历,这件事情并不是什么隐秘,事实上颇为市井中人津津乐道。
嘉郡王李麟,齐王李显第三子,本来是先齐王妃秦铮所出嫡子,显贵无比,只可惜秦铮涉入叛逆之事,虽然自尽谢罪,保全了齐王父子不受牵连,可是子以母贵,李麟这世子之位也是不保了,且齐王原本对于这个嫡子并不关心,所以当时人人以为李麟再无出头之日,不仅他的异母兄弟,就连王府中的奴仆也敢欺凌他。孰料齐王竟对这个儿子重视起来,就连去泽州大营镇守也将他带在身边,几年之后,李麟又在东海遇见了江哲和长乐公主夫妻,这下可是时来运转,随着长乐公主回京之后不久就被皇室重新接纳,成了太子的伴读,这可是青云之路的开端啊。即使在齐王迎娶嘉平公主林碧之后,李麟的地位也没有受到影响,虽然齐王世子为嫡子李卓所有,可是雍帝随即下诏赐封李麟为郡王,这样一来,虽然李麟不能承袭齐王的亲王之位,却也远远胜过那些若无功绩只能封个闲散侯爵的庶出王子,而且如今李麟深得太子器重,将来的仕途必然是一帆风顺,所以李麟虽然年少,却已经成了大雍朝野不能不关注的权贵人物。
不过令长安百姓最是津津乐道地却是这位嘉郡王的独立特行,虽然只有十一岁,在平常人家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可是这位郡王却已经名动长安,每日里除了陪伴太子读书之外,就是带着侍卫在长安内外游荡,最喜欢惹是生非,长安亲贵子弟见了他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也有御史谏官上书弹劾,可是皇上闻后却是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