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1 / 2)

神话断章 月临碧海 6290 字 2019-04-14

顶,催动真诀,

只见那玉玦发出蒙蒙青光,八方弥散,四面云雾虽然浓重,竟是挡不住那看似微

弱的青光,眼看越来越是稀薄,外界光线渐渐透入,瑶姬大喜,加紧施为,忽闻

顶上噼噼啪啪的轻微爆裂声响,抬头看时,只见数十里雷云涡旋,一条千余丈长

的狰狞电龙张牙舞爪,当头疾扑而来,瑶姬一见,吓得魂飞天外,慌忙中只及将

青玉玦往上一举,只听得霹雳一声,远近震动,瑶姬大叫一声,从九霄空里直坠

而下。

时当正午,阳光直射,阳城北门刑台之上,子辛、庶余二人长发披散,五花

大绑,缚在铁柱之上,数万百姓们远远立在远处,指指点点,悄声议论,神色复

杂。

原来启命大将征讨子辛、庶余,两方互有胜负,战事迁延不决,启大怒,终

于亲率大军北征子辛。他是禹王长子,虽不及禹王神武,一身勇力亦是世间罕见,

又自幼师从飞熊,习得道法,虽然粗浅,却也不是常人可以抵挡,两军阵前,连

斩子辛大将混沌氏、穷奇氏,生擒子辛,锁入囚车,解送阳城。自己又率军南下,

斩了庶余大将饕餮氏、猰氏,擒了庶余,班师回京。今日午时,启亲临监斩,要

借二弟人头,震服四方诸侯,以安他夏启天下。

午时已至,启坐在监斩台上,眯起眼睛看了看太阳,将两支朱红令箭抛下,

三声鼓响,两名行刑官将青铜刀高高举起,忽然有人厉声呼叫:“不可”一道

白光从天外一闪而下,扑向刑台,却哪里来得及只见刀光闪处,子辛、庶余两

颗人头骨碌碌滚落尘埃,鲜血箭也似的飙向空中,四下散开,恰似开了两朵大大

的血花。那白光现出身形,原是一头九尾白狐,只见它立在台上,看着子辛、庶

余二人尸身,怔怔地只是不动,满空鲜血落将下来,洒了满身,如点点落英,白

狐浑然不觉。

行刑官与阳城百姓惊讶不已,一时鸦雀无声,启也惊得呆了,坐在台上,口

唇张开,却说不出话来。

那白狐立了一刻,忽地身子摇晃,一口鲜血咳出,慢慢转过头来,幽幽目光

越过万余人群,落向监斩台上,彼此虽有里许之遥,启仍清清楚楚看得见白狐一

双碧眼里无限悲伤、愤恨、绝望之色,不由得浑身发起抖来,瘫软在座位上,口

中嗫嚅:“母母我”

白狐霍然收回目光,仰天厉叫,声闻百里,人人听得皆是汗毛倒竖,只见它

纵身一跃,腾入青霄,倏而远去。

监斩台上,启满头冷汗,左右搀扶着他慢慢站起身来,起驾回宫。

自此之后,启就生起病来,睁眼闭眼,一时见两弟满面血污,立在面前;一

时见母亲一双碧眼,狠狠盯着自己,日日夜夜,不得安眠,数月下来,已是形销

骨立,昔日九尺身躯,只剩一个架子。启自知不治,这日将太康、仲康、少康诸

子与柏皇、德武、余胤诸大臣都唤到榻前,颤颤巍巍,立太康为储,教诸子都拜

过了太康,又众大臣叮咛了托孤之意,诸子、众臣流涕不已。

启吩咐完毕,自己挣扎着坐起来,目视东方:“东夷未平,后羿尚在,我儿

天下终不长久,朕身虽死,余恨难绝”忽又大叫一声:“父王”轰然向后就

倒,太康诸子与众大臣慌忙上前看时,只见他双目圆睁,气息已无。太康、仲康、

少康诸子与众大臣哭拜在地。

可怜启虽费尽心机坐上王位,只因所为逆伦负人,自登上大位之后,无一日

不心力交瘁,不过做了七八个月天子,四方尚未尽平,就此溘然含恨而逝。

次日众臣为启王发,太康在柩前即了王位,启王雷霆手段,杀二弟,平叛军,

诸侯本来多已畏服,此时见启王暴卒,无不大喜,一时间诸侯并起,各存侥幸,

都要争夺那天下一人之位,彼此厮杀,无日或已,太康虽然继位,政令不出都门

百里之地,无可奈何,颓然丧气,日日惟以酒色自娱而已。

正文第15章

第十章标题也改一下

第十章人生长恨水长东

人间世,烽烟四起,瑶池之上,却是仙音飘渺,盛会重开,与前不同,昆仑

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高据首席、清虚天碧游宫通天教主、太素天青灵宫女娲娘娘与

元始天尊并坐大位,帝俊、天后、风雷五行、日月星辰、四海八渎、十洲三岛诸

神仙灵下首相陪,三教门下弟子:碧游门下多宝道人、金灵圣母、龟灵圣母、无

当圣母等诸大弟子、青灵宫门下云华夫人、风后娘娘、素女、麻姑、姑射仙子、

巫山神女等诸位女仙,俱有席位。另有燃灯道人,乃混沌化生,鸿蒙得道,也奉

玉虚道法,元始不以寻常门人待之,故此玉虚门人席上,反以燃灯为首,南极仙

翁虽为元始大弟子,却坐了次席,玉虚门下十二弟子及云中子等人依次而坐。群

仙云集,只有玄都八景宫的那一位圣人老爷仍旧闭宫入静,静参至道,不曾前来。

通天教主在席上,侧身向元始敬酒道:“道兄今日升座阐扬道法,我无别物

可贺,借天帝美酒,敬道兄一杯。”元始亦举杯曰:“愚兄年长,传法无成,却

教贤弟取笑了。”一饮而尽。元始天尊却引满玉杯敬女娲娘娘道:“人生天地之

间,各有命运,小徒与娘娘门下如今都已应劫,娘娘幸勿介怀。”娘娘曰:“不

敢。”浅浅抿了一口,彼此无语。

又坐了一会,通天教主起身,率门人先行告辞,帝俊与天后送至瑶池之外,

教主自回碧游宫去了。女娲娘娘也欲回身,看门人席上时,诸女俱在,只少青鸟

瑶姬一人,娘娘皱了皱眉,正欲唤云华夫人前去寻找,却见东君与瑶姬携手从后

面转出,瑶姬衣衫凌乱,玉颊飞红,见了娘娘,瑶姬如触电一般,慌忙将手撒开,

垂首侍立。元始天尊在座上见了,嘴角微微而笑。

娘娘见状,并不言语,起身与诸女俱回,帝、后二人亦送出瑶池,转身回来,

元始天尊升了玉座,演讲道法,凡天庭治下三界仙灵都静坐听元始阐扬法理不提。

太素天中,一人一狐正在阶前共看下界景象,天外香风飘荡,羽葆摇光,落

于宫前,女娲娘娘圣驾已回,两人忙下拜迎接:“娘娘万寿”娘娘低头见女娇

身形憔悴、皮毛灰暗,暗暗叹息,进了正殿,教众人都各自散去,只留下瑶姬一

人。

瑶姬心中忐忑,战战兢兢,云华夫人悄悄在她耳边叮嘱:“今日你十分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