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5(1 / 2)

神话断章 月临碧海 6713 字 2019-04-14

只剩下禺狨王一人,孤掌难鸣,被哪吒、

杨任生生擒拿。

罢了,且让他们逃去西方,日后自然有计较之时。太乙想定,低头看那禺狨

王,见他浑身上下,被哪吒混天绫缚得结结实实,分毫不能挣展,一双怪眼中却

仍旧凶光四射,不肯屈服。

太乙道:“这等异种妖魔,就地格杀即可,何必带来见我”

哪吒道:“师父容禀,这怪物乃东洲巨妖,十分凶悍,却也不是寻常魔种,

我想师父如今住在东极妙岩宫,宫中广阔,乏人守护,不如将此怪带回青华,以

为镇宫瑞兽,一来可增东极威仪;二来也立个榜样,使天下左道慑服。”

太乙想了一想,道:“这等说也有道理。”踏上一步,伸掌轻轻在禺狨王顶

上一击,禺狨王浑身一颤,登时昏死过去,哪吒收回混天绫,众天兵用铁链将禺

狨王捆了,抬将起来,浩浩荡荡,直奔傲来城而来,离城尚有千里之遥,天尊在

九霄云里,法眼往下一看,见城中妖气全消,泯灭无痕。

天尊道:“罢了,这万圣王却甚知机,已先逃了,我们回去罢。”众人上天,

先至东极妙岩宫,天尊吩咐哪吒:“将那妖兽穿了鼻子,拴在宫前华表下,与我

守门。”哪吒依命办理,天尊与杨任、哪吒却上金阙云宫灵霄殿来。

灵霄殿前,张、鲁二班督着十万天工,重造宫阙,十分繁忙,叮叮当当之声

响成一片,见天尊与两位大神到来,两位天工连忙上前施礼,太乙微微点首,径

上灵霄宝殿。

“天尊亲身下降,荡涤妖氛,甚是辛劳。”正中御座之上,帝俊冕旒低垂。

“除灭妖魔,卫我正道,乃贫道份内当为之事,岂敢当陛下慰劳。”太乙微

微躬身。

“我居此位久矣,做事常不免犹疑,观今日天尊行事,雷厉风行,果决分明,

远胜于我,我欲请天尊摄理三界庶务,不知天尊意下如何”帝俊道。

太乙听了,神色微变,一时不曾答话,殿上数百群仙诸神神情各异,哪吒却

十分欢喜,若不是身在朝堂之上,几乎就要欢呼雀跃了,许逊立于左班,眼中也

大有喜色,只不便表露出来,猴王大闹天廷,说起来与他的举奏不无关系,若玉

帝查究起来,他不免要受牵连。现在好了,太乙师叔若主掌天庭庶务,我却不必

担心受责了。许逊十分欣慰。

“天尊,你意下如何”帝俊目光看向太乙,微笑着又问一次。

“陛下既有此命,贫道也不敢辞劳。”太乙道。

帝俊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丹墀之下的两班仙神,朗声道:“众卿听者,今后

三界九天,一应庶务,皆听东极妙岩宫青玄上帝处决,救苦天尊所到之处,如朕

亲临,传布上下诸司,令一体知闻。”

灵霄殿上的截教众神,多有不平者,只是阐教势大,怎敢多言,只得与群仙

一同拜伏,齐声道:“谨遵大天尊圣旨。”

且说悟空被释迦牟尼施展掌上神通,压在五行山下,其地正当西牛贺洲与南

赡部洲两洲交界之处,故后世又称此山为两界山。悟空身压山下,除了头颅与左

臂探出山外,可以摇挣摇挣,全身上下,竟似与山岩浑如一体,再不能腾挪变化,

昼夜六时,看尽了山间花开叶落,生死枯荣,天上斗转星移,日月经行,又见了

些风雷电雾,冰霜雨雪,寒暑交侵,春秋迭代,匆匆数百余年,仿佛不过眼睁眼

之间,中土南洲,已是大唐贞观九年。

这一年,唐太子李承乾十六岁了。

贞观这九年,在李世民的治理之下,大唐国力渐强,于是不免对外用兵,与

北魏争西域、北庭之地,烽火连年,穆、康、米、毕、史、夏、尉迟、龟兹、楼

兰、月氏、火寻、戊地、高车、吐火罗、乌那曷、拔汗那等西北小国夹在南北两

个大国之间,苦不堪言,或灭于魏,或降于唐,长安市上,仿佛一夜之间便多出

不少胡人,或男或女,或老或少,尽是从西北战场流离而来。

太上皇帝李渊原本喜道恶佛,晚景不宁,忽遭玄武之变,这九年来,渐渐的

变得喜看佛经,喜听佛法,端因道求长生,佛祈来世,今生只是这样了,他镇日

转经念佛,只盼建成、元吉和十个孙儿能够受生善地,来世再无诸般忧烦。

九年来,他深居简出,整个大安宫充满了檀香的味道和诵念经文的声音。

“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

;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

想、行、识,亦如是。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

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

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

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离一切颠倒梦

想苦恼,究竟涅磐。”

白衣的青年僧人坐在李渊榻前不远处,转动着念珠,释尊传下的经文一个字

一个字从他唇齿间吐出,并不响亮,却异常清晰。

他是玄奘,当今大唐国境内最著名的法师。

承乾坐在祖父身边这九年来,或许是因为愧疚,或许是因为惧怕,李世

民与皇后长孙无垢除了万不得已的时刻,几乎从不到大安宫请安,倒是承乾常常

到大安宫陪伴李渊。

李渊今年快七十岁了,精神十分衰弱,听着经文,半睡半醒。

“师父,这是什么经文”承乾忽然问道。

承乾在六岁那年,生了一场重病,玄奘为他诵经祈祷七日七夜,后来病好以

后,李世民就让他拜玄奘为师,玄奘给他取名“沙竭罗,这是沙门护法八大龙

王之一的名字,玄奘为他取了这个名字,大概是希望他能够护持世间正法吧。

“这是般若密多心经,前代鸠摩罗什尊者所译。”玄奘答道。

“鸠摩罗什是谁啊很有名么”承乾又问。

“是的,他是两百年前的大师,我们今天所读到的经文,大半都是鸠师和他

的弟子们译过来,可惜我生得晚,未能与大师同代,亲睹风采。”玄奘轻轻叹息,

他确实十分遗憾,不过内心深处,他觉得这篇心经译文似乎涵义有点缺憾模糊,

并不能由衷认同。

这时李渊已经完全睡着了,鼻中发出轻微的鼾声,承乾轻轻取过软枕,放在

祖父头下,又为他盖上锦衾。

“沙竭罗,我们走吧,让上皇好好睡一觉。”玄奘轻声说道。

“嗯。”承乾也轻声回答,转头说道,“你们好生照看爷爷,我和师父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