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0(1 / 2)

神话断章 月临碧海 6768 字 2019-04-14

禁锢,终究

没有将身体冲荡毁灭,外人也不能接近此山,于悟空而言,却是因祸得福了。

悟空被压数百年,心中隐隐明了其中关键所在,却也不能确定,只是日复一

日,在这五行山下究极宇宙生化之理。

五行山矗立于南赡部洲与西牛贺洲两洲交界之处,十分高峻,山风劲烈,终

年积雪,悟空虽被压在山下,却也高出四周平阜甚多,视野倒是十分开阔。

这一日,悟空正极目天边,仰思造化神奇,感应五行山内地火水风空五大流

动生灭之势,忽听得山间橐槖有声,有人自山下走将上来。

悟空前方乃是一道山坡,约有五六里之远,虽不算长,山岩嵯峨,却十分陡

峭,加之冰雪覆盖,五六月间,天时渐热,冰雪待融未融,十分陡滑,便岩羊也

难立足行走,遑论是人

悟空微微垂下眼睑,漫不经心打量来人长相,这一看却着实吃了一惊。

来者乃是一名白须老翁,身形瘦长,肌肤黝黑,古铜色脸上皱纹层叠,拄着

一根残旧木杖,踏着冰岩,一步步行来,虽然不快,却稳健非常。

“九公”悟空又惊又喜,扬声叫道,自己忽又摇头,“不对不对,不是九

公”

悟空被压山下,与世隔绝,虽然不知到底过去了多少岁月,但山间四时转换,

风霜雨雪,总也有数百年光景了,九公不过一介凡人,当时就已垂垂老矣,经过

如许光阴,怎能还活在世间

“猴王,一别七百年,你在这五行山下,可还过得好么”

悟空不过念头略转,多九公拄着木杖,本来离他还有四五里远近,向前跨了

一步,却已到了他身前,弯腰问道。

“你真的是九公你怎么还活着怎地好像身具神通”

“不错不错,看你身上气象,已将两家道法融会贯通,再无入魔之忧了。”

九公却不答悟空问话,自顾自左右打量,呵呵长笑。

“九公,你来了,小山又在哪里呢”悟空见他充耳不闻,着急叫道。

“呵呵,你不必问我,且问自己。”多九公呵呵长笑,“算来数年之内,你

便可脱困而出,那时你自己去寻她便了。”木杖在山岩上铎地顿了一下,多九公

衰迈身躯已在十余里之外,再闪得一闪,便已不见。

“九公九公不要走,回来”悟空大叫,山风烈烈,将悟空叫声远远传

出,震得峰俱响,却哪里还有多九公人影

悟空颓然低头,心中疑惑之极:九公到底是谁怎地有如此神通当年却怎

地做个水手行商数年之内,我又如何脱困出山

七百年山下潜修,悟空灵台明悟,道行大进,这五行山虽然有造化之妙,终

究不过是身如意通中的一种掌上山川,以悟空此时神通,原不难破山而出,

只是山上却还有释尊六字真言压帖压住,这压帖大是玄奥,似神通非神通,似法

术非法术,却有聚合五行流转之功,山势便浑然一体,不可破解,悟空以分身出

神之法上山揭过多次,那揭帖却像是生了根似的,纹丝不动,终究是莫可奈何,

这数十年来已不再尝试。

多九公说了这番话,却又勾起悟空心中希望,他左手探出山外,却可活动,

便去脑后拔了几茎毫毛,将手一指,金光闪过,几个猿猴凭空跳将出来,却悟空

一模一样,蹦蹦跳跳,如飞上山,便来揭那压帖。

结果当然与往日并无分别,几名猿猴用尽平生之力,休想揭起那帖子一个角

儿。几名猿猴抓耳挠腮,吱呀乱叫,悟空焦躁,叫一声,泥丸宫一道清气冲出,

现出元神真身,手持如意铁棒,一个筋斗纵入云中,翻身打将下来,锵然一声响

亮,震得悟空元神倒飞千余丈,看那山头时,山岩也不曾崩坏一块。

原来悟空肉身被压山下,虽能出神,世尊大法禁制,元神也难出这五行山范

围。

照这光景,数年之内我如何脱困而出,九公惯会哄我。轻轻落将下来,坐在

山崖上,将铁棒放在一旁,以手支颐,垂头思量。

贞观十二年,十月。

皇太子李承乾今年二十岁,宜行冠礼。

仪注具备,礼乐庄重,三师进冠,一加缁布冠,二加頍丘癸切缨,三加皇太

子冕,礼成。

乐起:

吉日良辰,天赐元服。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天命匪改,保兹厥土。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介尔眉寿,福祚无疆。皇太

子李承乾服衮冕,白珠九旒,青纩充耳,向御榻上的李世民拜舞九通。

李世民见他衮冕俨然,巍巍有天下之表,心中欢喜,笑吟吟站起身来,亲自

扶起承乾:“沙竭罗,自今日起,你成年了,你要为大唐担起更重的担子。”顿

了一顿,又道:“来年三月,我要亲征高丽,你来监国。”承乾下拜:“谢陛下

信任。”李世民退入两仪殿,承乾脱了衮冕,换了常服,与百官同至两仪殿。

两仪殿是君臣聚宴之地,不像太极殿朝会那样拘束,内侍取来坐垫、案几,

众大臣按尊卑位次坐定承乾自然坐在离李世民最近处。

酒菜上来,李世民举起酒杯,道:“众卿”大臣们一齐举杯道:“大唐天

子万岁皇太子千岁”李世民仰脖一饮而尽,举杯遍示众群臣,群臣也都满饮

一杯。

李世民正欲再进一杯,承乾期期艾艾道:“陛下,臣有一事相求。”李世民

放下酒杯,道:“什么事,说吧。”承乾道:“臣今日已行冠礼,臣欲立正妃。”

李世民笑道:“应当,应当,沙竭罗,我正要和你说这件事情,不想你先提

起来了。”

“请陛下先说。”

“不,今日是你冠礼,以你为主,你先说吧,是东宫的哪一位妃嫔,又或者

你看中了哪家的女儿”

“臣欲立之人,名叫称心。”

大殿里本来喜气洋洋,十分喧嚷,承乾这句话出口,殿内却忽然沉寂了下来。

李世民看了看周围,皱起了眉头:“称心她是谁是哪一家的女儿”

“她是穆国人,父母已亡。”

“穆国那她岂不是个胡女况且我记得三年前穆国就已被我大唐灭了。”

“正是,称心是臣从西市上带回来的。”

“啊”李世民吃了一惊原来不但是个胡女,还是个奴婢。

“此事不可行。”李世民不假思索,断然回答。

“陛下”

李世民怫然道:“你是我大唐的太子,太子妃就是将来的皇后,要母仪天下,

必取我汉家大姓,天下方能钦服,焉能立一胡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