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0(1 / 2)

神话断章 月临碧海 6601 字 2019-04-14

奘一人一马,便到瞿摩帝伽蓝暂且安住,承乾却随窦太后进宫

正文第164章

第三十二章打破顽空须悟空

苍天之下,大鲜卑山乌桓岭形如白头老者,巍巍立于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西牛贺洲三洲交界处。

大吉岭、五行山、葱岭、天山、祁连山与乌桓岭遥遥相对,山脉连绵,历一

万三千里,中间只留一线,可通中西,故此得名一线峡。

此刻山道之上,蹄声清脆,十余骑人马自东北方驰来,马上乘客乃一名僧人、

数名道士,正是玄奘与丘处机、马钰与门下弟子。

玄奘在瞿摩帝伽蓝住了七日,说法七日,窦太后与白衣尼十分恭敬,携承乾

日日前来听经。窦后一生好佛,本欲请玄奘留住瞿摩帝伽蓝主持法事,玄奘不愿,

只要西行,窦太后无奈,只得允诺,李承乾却被窦太后留在了身边,魏主焘因承

乾是太后嫡孙,又曾是敌国皇太子,位望隆重,以为奇货可居,封承乾为平城王,

参预朝政。

玄奘重又西行之日,承乾与窦太后、白衣尼送至都门,依依而别,玄奘打马

出得城外,丘处机和马钰率几名弟子却早就在城外等候,一路护送玄奘至大吉岭

下。

至一线峡前,众人勒住马匹。

“前去已非魏国地界,贫道师兄弟却要先回,法师一路珍重。”丘处机、马

钰各骑骏马,依旧是青衫飘拂,仪态高华。

“两位真人请回。”玄奘回马作礼,复又拨转马头,轻夹马腹,径自向前奔

去。

“法师,就是上了灵山,见了你那释尊,也不得谓我此举为无理。”丘处机

然纵声叫道。

“贫僧自会向世尊求教,不必真人再言。”玄奘更不回头,那红马虽然又老

又瘦,却神骏非常,瞬息间已奔出数里远近。

“法师,此去五行山下,有一人等你,且不要错过了。”丘处机音量宽洪,

群山皆应,如滚滚雷音穿过万里长峡,群峰积雪偏又不受半分影响。

“须弥山下,更有八万万魔军等你前去。”说到这里,丘处机却故意放低了

声音,几同自语。

“师兄,我们回罢。”丘处机转头向马钰道。

马钰点点头,将白拂一扬,道道白云旋动如飞鸟,氤氲而起,托着众道士人

马,须臾上了高天,往东北方向去了。

且说玄奘纵马前行,峡中窄狭,两边岩壁势欲压下,唯见顶上一线青天,湛

蓝深彻。那红马两耳批风,奔将起来,四足几不着地,真个如腾云驾雾,两肩动,

汗珠渗出,殷红如血,阳光下竟同宝珠般晶莹剔透。

不消半日,已过了七百里大吉岭,那红马足下却渐渐缓了下来,玄奘只道它

一阵疾驰,有些疲累,便下了马背,挽辔徐行,只向那草青处行去。

正当五月,已入炎夏,如在南洲,早已是芳菲落尽,浓荫如盖,这一线峡中

却是犹有余寒,凉风习习。山间春花始发,绿草如茵,流水潺潺,自山巅逶迤而

下,明晃晃的日头下,闪烁着缤纷的七彩琉璃光泽。

玄奘且行且赏,忽抬头见前方九霄空里有五道云气,通天彻地,如峰如柱,

聚合翻腾间,隐隐有无量贝叶金文,无限梵音振响,演成地、火、水、风、空五

大之形,唱言苦空无常迁流之理。

五色光云层层堆垒,便如空际盛开了一朵硕大的莲花,重重莲瓣开张处,祥

光垂地,复又倒卷上去,百千万亿贝叶金文于光云间流转不已,现为唵、嘛、呢、

叭、咪、吽六字真言,如转六色梵轮,光明灿烂,照耀四方上下,虚空世界。

“善哉,此必是那五行山了,不想今日得见此世尊妙印,甚深大法,实是玄

奘宿世缘法。”玄奘合掌恭敬,五体投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正膜拜间,只听那山腰间喊声如雷滚:“那西行的,却往哪里去这里来,

这里来。”玄奘吃了一惊,好在丘处机提醒在先:此必是五行山下那人了。当下

拽着木杖,牵着马儿,向五行山前行来。

五座神山看着近在眼前,待向前去时,却好走了六七里光景,方见一道陡坡,

青岩苍苍,平滑如镜,陡坡尽头,石窟窿里探出一人,挥着左臂,连连呼叫:

“这厢,这厢。”玄奘将马儿系在坡下,拄着木杖,小心翼翼爬上坡去,看那石

匣中时,原不是人,是一头猿猴,金毛披散,双睛如电,摇着一条臂膊,口作人

言:“九公果不曾骗我,你来啦,你来啦”

“你是何人何以被世尊困在此地何以呼唤与我”

“你是玄奘此去西行求法”猿猴不答,却反问玄奘。

“贫僧正是玄奘,此去西方,求见我佛世尊,你有什么话说”

“是你,是你,是你。”那猿猴喜不自胜,抓耳挠腮,玄奘也不说话,静静

而立,待那猿猴自己陈说。

“师父,我是花果山水帘洞洞主孙悟空,只因反乱天庭,被那迦老儿封禁在

此,六百余年,不得挣展,往师父大慈救拔。”悟空高声诉说。

“你且休忙,待我看一看来。”玄奘点了点头,盘腿坐下,将手按上悟空头

顶,瞑目低头,运天眼通看时,倒吃了一惊,只觉那猿猴体内五色光气氤氲腾涌,

浩浩无边,非道非魔,中心处却有一点灵光,结出一朵毗楞伽千叶宝莲,妙色绀

青,隐然竟是无上至真,大乘宗风,只是那莲华将开未开,四周遭烟云缭绕,尽

是些前世遗恨,今生怨愤,那莲华蒙尘结垢,黯然无色,不得大放光明,照耀灵

台。

“善哉,原来是这般果。”玄奘微微叹息,将木杖放在一旁,斜靠崖壁,右

臂横担脑后,左臂手触山岩,二目微闭,竟而睡过去了,悟空见了,心中微微一

动,也不出言打扰,也自瞑目睡去了。

魂梦之间,隐隐又到了当日灵台方寸之境,亿万莲池之畔,那清瘦道人轻摇

树枝,缓缓而言:“我有三解脱门,空为第一,你既以孙为姓,从今以后,便叫

做孙悟空罢。”

“你但以此修持,以心印道,以道印心,印无所印,心无所心,则妙理

自明,神通自证,何足道哉。”

忽一时又到了当日初被封压之时,那释迦牟尼空际传音:“行者系心身

内虚空,所谓口鼻咽喉眼胸腹等,既知色为众恼,空为无患,是故心乐虚空。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