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0(1 / 2)

神话断章 月临碧海 6496 字 2019-04-14

钟声响诉说世事本无常

偈曰:

劫火终讫,乾坤洞然。须弥巨海,都为灰炀。

天龙福尽,于中凋丧。二仪尚殒,国有何常。

生老病死,轮转无际。事与愿违,忧悲为害。

欲深祸高,疮疣无外。三界都苦,国有何赖。

有本自无,因缘成诸。盛者必衰,实者必虚。

众生蠢蠢,都缘幻居。声响俱空,国土亦如。

识神无形,驾乘四蛇。无明宝养,以为乐车。

形无常主,神无常家。三界皆幻,岂有国耶

云中金城,瞿摩帝伽蓝。

魏主拓跋焘从长春真人丘处机与司徒崔浩之议,专尊妙空高圣太上洞真玉宸

大道君,尽去境内佛教,摧破一应佛寺,但瞿摩帝伽蓝乃窦太后所立,因此独存。

伽蓝之内遍植菩提树,又引温泉之水灌之,菩提树因此长得十分繁盛,浓荫

森森,参天蔽日,又有莲池处处,诸色菡萏盛开,水上白雾缭绕,置身其间,微

风徐来,遍体清凉,世间忧烦,仿佛一扫而空。

僧伽尼众身穿黄衣,于林间池边肃然而行,相逢并不说话,只是躬身合十而

已。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

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

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清冽的诵经声自瞿摩帝伽蓝的西面响起,此处有无常院一座,纯以白银为之。

院高七十尺,以象七宝;分为三层,以象三乘;周围四面,象四无量;四面各长

六十尺,以像六度;四角有四柱,像佛般泥洹处,常与无常、乐与无乐、我与无

我、净与无净;柱上雕以释迦牟尼佛过去本生、处胎、降生、成道、转轮、说法、

泥洹种种故事,又有西方极乐世界宝树、德水、莲花接引、化生、赞叹,诸般景

象,栩然欲动。无常院顶之上,又有金瓶一尊,高十尺,象菩萨十地,饰以祖母

绿、祖母印、祖母碧、摩尼珠、夜明珠、碧尘珠、碧火珠、碧水珠、消凉珠、九

曲珠、定颜珠、定风珠,每至夜间,光照常数百里。

无常院内,白银堂上,供三尊琉璃圣像,中为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导

师阿弥陀佛、左为西方极乐世界无边光炽身大势至菩萨、右为西方极乐世界大圣

大神诃利帝母菩萨。

北魏皇太后窦迦陵白发萧萧,一身缁衣,与白衣尼萧后一左一右,长跪佛前,

念诵圣号,为子孙祈福消灾:“一心观礼,圆满报身,所居之处,永无众苦诸难

恶趣魔恼之名,亦无四时寒暑雨冥之异,宽广平正,微妙奇丽,超逾十方一切世

界,实报庄严净土,阿弥陀佛。”

窦太后拜,白衣尼起。

“一心观礼,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亦号无边光、无碍光、无等光,亦

号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

光中极尊,佛中之王,阿弥陀佛。”

白衣尼拜,窦太后起。

“一心观礼,万德洪名,能灭众罪,果能一向专念,自然垢障消除,不但道

心纯熟,且可福慧增长,临命终时,圣众现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接引往生

极乐世界,七宝池中,花开得见,阿弥陀佛。”

窦太后拜,白衣尼起。

如此两人拜念不已,苍然清劲的声音回旋在白银堂中,无常院四角颇黎钟铿

然和鸣,演说诸行无常,随着天上的流云,远远传出云中金城之外。

大鲜卑山,白头山下,地名桓州,去云中金城之北三百里,有平原七千里,

原名敕勒川,闪电河自白头山流下逶迤穿越其间。只因草色如海,又有花色金黄,

一茎数朵,若莲而小,六月盛开,一望遍地,金色灿然,后汉年间,鲜卑力微皇

帝巡幸至此,见此情形,遂名之为金莲川,历代魏主在此立有幕府,称为开府金

莲川。

金莲川上,常年气候凉爽宜人,魏人乃鲜卑石室之后,世居北地,天性畏热

喜凉,魏主拓跋焘每至五月,即离开云中金城,来此避暑纳钵,要到十月方回,

一年之中,倒有小半年在幕府度过,国事亦在幕府处理。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高高的天穹中,苍鹰轻轻振动双翼,乘着升腾的气流,

一滑数十里。

穹窿之下,四野茫茫,草长莺飞,皇帝、皇后、皇太子、诸王、随行大臣、

怯薛歹、马队、刀剑队、步甲队、射手队、牛羊骆驼、诸般牲畜,帐幕连绵七百

余里,皆作白色,远远看去,仿佛漂浮在碧海上的一大片云。

魏主焘今日与皇后赫连氏、皇太子拓跋晃、吴王拓跋余、辽东王窦漏头、司

徒崔浩、北平王长孙嵩、司空长孙道生、八部大人、左右怯薛歹,随行数千人,

行猎于白头山中。

白头山下,长松千尺,藤萝深深,魏主焘乘青骢马,骑射当前,猎得许多麋

鹿獐羊,山鸡野兔,左右齐称万岁,魏主十分兴奋,正在洋洋得意之际,忽见前

方密林间有白影一闪,一头白鹿直窜至众人面前,立定不动,身高九尺,角长七

尺,全身雪白,十分神骏。那鹿立在众人之前丈许远处,将眼看魏主,忽然掉头,

呦呦鸣一声,后蹄一蹬,一去数十丈,须臾远去。

众人乍见此鹿,一时都呆了,那鹿已奔出数里之外,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

魏主焘如梦方醒,大喜道:“白鹿乃祯祥之物,又乃我鲜卑源流所出,不意今日

得见,崔司徒,此乃何兆”崔浩且不答言,急急下马,跪于魏主马前,口称:

“我主万岁昔者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即此白鹿。见白鹿乃得天下之兆,况

白鹿又是我大魏源流,此必我主将先武后文,混一四海,故此上天垂象,先祖传

信。”左右自皇后以下,皆下马拜:“恭贺我主,必将先武后文,混一四海,成

就太平真君,万岁,万岁,万万岁。”呼声如雷。魏主焘在青骢马上,拈着髭须,

心中甚喜,自语道:“我久欲有事于南唐,只是踌躇难决,今日得此佳兆,上天

垂象,此事断可为之。嗯,待秋来马肥之际,便进取中原罢。”微微眯着眼睛,

向眺望,只见郁郁青青,远山一带,魏主出神思量。

忽听面前有人大声说道:“陛下,臣有一言,上启我主。”魏主焘低头看时,

见是皇太子拓跋晃,魏主道:“我儿有何言说”拓跋晃道:“陛下欲经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