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十代旧都,当朝帝京,雄峙巍巍,气象雍然,表里山河,八水环绕,
城郭壮丽,朱雀大街宽达五百丈,横贯南北,一百一十坊分列东西。
此刻长安市上,各色人等,胡汉夹杂,道俗并见,熙熙攘攘,更有来自波、
罗马的远方夷人,僧人、道士、尼师、女冠及四方传教之士来来往往,好一派盛
世气象。
只是城中繁华虽不减昔日,却似有一种异样的不安低低地压在长安城头,百
姓们皆着素色衣衫,愁云惨雾,哀苦忧愁,见面也不多言,点头而过而已。
太极宫两仪殿内。
太子李治身穿一领乌衣,不戴冠冕,坐于书案之前,案上放着一份表章。
李治数次提起羊毫,欲往那表章上写些什么,却又放下,踌躇难决。
站起来在殿内转了数圈,又至殿前向北眺望,许久,仿佛终于下定了决心,
坐回书案之前,饱蘸浓墨,正欲往表章上写下,方起了一笔
“殿下不可”殿门处忽有呼唤,声音十分动听,却似柔中有刚。
李治抬起头来,见一名女官急步赶来,姿容秀丽,举世无双,正是五品才人
武媚娘。
“我大唐国土广大,奇人异士正多,目下虽然危急,焉知日后无转捩之机。
请殿下暂避其锋,移驾成都,居中指挥,缓缓图之,蜀道艰危,山高路险,未必
不能与北胡久持。”武才人急道。
“那又如何魏国有妖人襄助,我国宗师名将俱丧,如何抵挡以卵击石,
徒令我大唐百姓涂炭罢了,况父皇也在他们手中,我怎可弃之不顾”李治摇
头道,神色哀伤。
“殿下”武才人还待分说,李治脸上神色忽转毅然,“武才人,你不必
说了,我意已决,纵然身受屈辱,不过我一人而已,终不能使我大唐百姓再遭北
胡兵锋荼毒。”说罢,提起笔来,在表章上签了姓名,又用了朱红玺印,颓然倒
在座上。
武才人一叹,再无言语。
唐贞观十四年,魏太和元年,十月二十一日,魏平城王李承乾、国师丘处机,
得天神之助,大破五百万唐军于燕山之下,唐皇李世民被俘,三百万唐军俱降,
消息传出,魏廷振奋,不过旬日之间,柔然、高车、丁零、突厥、匈奴、敕勒、
契丹、女真、靺鞨各部乱军皆平,吴王拓跋余自尽于青海吐谷浑,长孙道生、张
黎与八部大人班师回朝,会于金城,魏主宏加李承乾为尚书令、天柱大将军、都
督天下诸军事,率八部四百万虎狼之师南下伐唐,唐军主力尽丧,加之皇帝被俘,
士气沮落,如何抵挡魏军兵分三路,势如破竹,深入唐土,前军由李承乾与丘
处机亲自率领,更是神速无比,不过数日,兵锋已然直指潼关,骊山震动,烽火
照耀长安。
且说那北魏天柱大将军李承乾,乃唐之故太,此番性情大变,十分残忍,沿
途城关,降顺还好,若烧遇抵抗,必尽屠一城人民,一路杀来,计已有数千万李
唐军民吻了魏军白刃。
侍中、郑国公魏征与太史令李淳风、袁天罡亲领禁军,战于潼关,不数日间,
俱为国殉身,魂入泉台,至此李唐已无可用之师,可任之将,皇太子李治不忍见
长安城破之日,一城数千万百姓肝脑涂地,遂签书降表,送至潼关。
十一月四日,唐故太子李承乾收了今太子李治降表,兵入长安,监国太子李
治与百官面缚归降。承乾登太极殿,自居人主,囚李世民、李治于无漏寺,天柱
大将军之名振动四洲,此希世大功,百代莫比。魏主宏于亡国危殆之时,反成此
不世功业,遂而顺水推舟,就立承乾为皇帝,将李唐故土十道四百州人民皆委之
于承乾治下,号为大魏天元皇帝,魏主宏自居大魏天文皇帝,至此魏廷帝并立,
虽以拓跋宏为先,权势实无高下。
承乾于贞观十二年十月三十日被废去太子之位,至此登基为帝,不过两年有
余,天数茫茫,孰有能预知之者当时魏主身死,赤气弥天,亘若天裂,李世民
与李淳风皆以为大吉之兆,乃唐国一统天下之机,今日看来,不过是笑话罢了。
灵鹫山,大雷音宝刹,五色莲华如海潮怒放,净洁光明,一一微妙莲瓣之间,
有无量诸尊菩萨摩诃萨、阿罗汉、大阿罗汉、辟支佛、大辟支佛、比丘僧、比丘
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天王、梵天、梵天王、夜叉、夜叉王、龙、龙王,
三千俱胝微尘之数,俱于莲华之上,面向中央,结跏趺坐,恭敬围绕。
中央毗楞伽千叶宝莲,巍巍高峙,根为大宝脐旃檀,放千百万亿微妙光明,
宝网交织垂覆,大悲世尊释迦牟尼佛身披僧伽梨衣,手结法印,颜色悯,端严高
坐。
宝莲台前,有一僧人,清华肃穆,白衣无染,五体投地,正是玄奘,深入摩
诃般若大海,明悟本来,登超十地,出离南天青塔,步越苦海,直至彼岸,亲上
灵山,顶礼世尊。
尔时大悲世尊释迦牟尼,于宝座上,垂金色臂,手摩玄奘之顶,喟然叹曰:
“善哉玄奘,我于此候汝久矣。”
尔时玄奘,亲睹世尊相好庄严,亲闻世尊微妙音声,悲哀流涕,合掌恭敬,
唯颂:“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千俱胝微尘大众合掌同念:“南无本师释迦
牟尼佛”
世尊曰:“玄奘,汝当证知:世间万事,既有其始,必有其终。我已于娑婆
世界,五浊恶世,三转无上梵轮,我已击大法鼓、吹大法蠡、建大法幢、置大法
船、作大法桥、降大法雨,我已光照三千大千世界灭除大暗,开示众生,解脱正
道,充益天人。我已降伏一切外道及诸异论,动魔宫殿,摧魔势力,大狮子吼,
作诸佛事,建丈夫业,满本誓愿,护持法眼,教大声闻,诸大菩萨。我所应度者,
皆悉已度,我已作佛事竟,乃取究竟涅磐,断除一切有为言说。自斯以来,于今
千二百岁,我于世间,因缘都尽,我身不复再下阎浮。
“玄奘,我灭度后,正法住世,当五百年,于今已过;像法住世,当一千岁,
于今将尽,末法当来。末法之后,我法当灭,我法灭时,譬如油灯临欲灭时,光
明更盛,于是便灭;我法灭时,亦如灯灭,自此之后,难可数说。
“法将殄没,当尔之时,诸天泣泪,水旱不调,五谷不熟,疫气流行,死亡
者众,人民勤苦,县官计克,不顺道理,皆思乐乱,恶人转多,如海中沙,善者
甚少,若一若二。
“大水忽起,卒至无期,世人不信,故为有常,众生杂类,不问豪贱,没溺
浮漂,鱼鳖食啖。十二部经,渐次覆灭,尽不复现,不见文字,沙门袈裟自
然变白。”
“玄奘,汝今明了本际,当知汝先世为我弟子,名阿逸多,将超十地,智慧
无碍,为因有情,一念微动,十世轮回,历数重身,于今方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