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信使先头进了正阳门,又从东江米巷疾驰而过,一时半会也没瞧见张越,此时见张越从外头进来,这才认出了人,连忙上前磕头行礼。双手奉上那份文书之后,他就垂手退下,而接过信的张越查看封口完好,遂吩咐那皂隶先带人下去,然后进了屋子。
转眼万世节也已经去了奴儿干都司好几个月,间中传回来的消息却极少,因此张越来不及落座就匆匆拆开信,一目十行地边看边往座位走去。果然,五张信笺上,万世节先是说明了奴儿干都司的军务状况,随即又说如今辽东女真各部大体对朝廷恭顺,偶尔有小部落和蒙人勾结,往往也是官兵开至则俯首认罪,亦失哈虽有役使边军耕种以及私收贿赂等不法事,但在调和女真诸部事务上并无失当之处。末了,他却提了另外一件事。
因海西女真缺牛,边军缺马,边军和海西女真常常私底下做些朝廷禁绝的牛马买卖。
禁卖耕牛及铁器,这条禁令张越自然知道。这样一道文书要是往上头一奏,无疑会在朝廷引来众多声讨声,到时候又成了亦失哈的罪状之一。毕竟,亦失哈名义上还是巡视,只这每次巡视都常常要一两年,形同镇守无疑。
这一条禁令使得女真人在农田劳作上效率低下,为的就是遏制其发展,和蒙元的禁止互市完全是一个性质。可是,有些事情光靠堵是决计堵不住的,无论蒙古人还是女真人,都是一个调子,得不到的东西就用抢,边衅就是这么来的。蒙元他用了官方走私的策略,既打探消息又赚了钱,而如今的女真也完全可以用这一条。稳住奴儿干都司,分化女真诸部,总有一天,这地方也能变成后世的大粮仓。
“来人,传我的话,让胡千户过来见我”
永宁宫正殿。
朱祁镇如今还小,自然不到出居东宫的时候,但既然是册封了皇太子,便不宜在永宁宫居住,张太后思前想后,又和朱瞻基商量了一番,便吩咐在仁寿宫主殿的东暖阁空出来,让朱祁镇及其乳母保母全都挪到了这里。于是,永宁宫少了孩子的哭闹声,孙贵妃一下子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此时,她坐在梳妆台前,想到朱瞻基不日就要巡边,更是觉得一阵阵发慌,连那个蹑手蹑脚走到身后的宫女都没注意到。
“娘娘,皇后今天去探望了太子,又送了一只长命锁,太后得知之后很是高兴。”
“我的儿子,要她操什么心”
孙贵妃气恼地捏断了手中的玉钗。本该是她的东西,凭什么她要不去想不去求可朱宁劝了又劝,儿子是太子,将来绝不会不敬她这个亲生母亲,与其现在相争让太后恶了她,不如放宽心
她正想得脑袋疼,那宫女就悄悄递了一张纸条上来,她只扫了一眼,便呆若木鸡。
第十七卷 儿孙福 第011章 赐宴,私嘱
大明朝的前头几位皇帝之中,太宗皇帝朱棣尚未迁都前,常年从南京巡幸北京,因此原本空缺的巡狩仪在永乐年间被仔仔细细地补全了。此次朱瞻基车驾将发前,遣勋贵和文官等告天地、社稷、太庙、皇陵,随即又赐宴在京文武群臣。
内阁众人、六部尚书侍郎和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以及诸色勋贵等,都是上桌,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则是中桌,五品及以下则是下桌。尽管如今冗官冗员还不多,但也摆开了几十桌,把个光禄寺摆得满满当当。皇帝只是微一露面就走了,因此余下的臣子也能大快朵颐,但上桌上的众人却只是三三两两交头接耳。
对于赐宴上头的酒饭,家中实在清贫的文官往往会想方设法地把东西带回去和家人共享,因前头有先例在,宫中执事人等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在意,而家中殷实的官员则是都看不上这些光禄寺备办的大锅饭。此时此刻,张越看着面前的马肉饭,便是半点胃口也无。倒是五色茶食和果子尚能入口。而宫中的御酒酒甘味烈,他也就用了两杯。
“张大人,皇上这一次巡边,带的兵员是不是太少了”
说这话的是吏部侍郎郭琎,他由户部主事开始任官,一路升迁吏部左右侍郎,如今还兼着詹事府詹事,乃是侍郎之中资历最老的一个。如今骞义解部务,这次又要扈从,他留掌吏部,人人都说他可能执掌吏部,但他却自知人望不足,无论是侍上还是待下,都是谦逊十分。此时,哪怕面对比自个年轻三十岁的张越,他依旧是用了敬称。
“皇上大约是考量着扈从兵员太多,未免惊扰沿途州县,对粮草辎重等压力也大。”
“可礼部官员却都是战战兢兢,须知这还不比太宗皇帝从前由南京往北京北巡时所带兵员多。”郭琎毕竟是在朝多年的老臣,记性又好。此时便掰着手指头算道:“那时有在京马步军五万人随行,其中内马军一万、步军四万。马军五千步军五千是充驾前军。余下马军五千、步军三万五千,分五军率领。每军马军一千步军七千,以都指挥指挥千百户管领。再有锦衣卫又选大汉将军五百人,校尉二千五百人。力士两千人随扈。加上随行文武,大约有六万人。一多半都是军士。可皇上这次带的京营京卫,总共才不到三万,这还得出喜峰口。”
“郭大人,兵在精而不在多,京营日日操练,再加上神机营已经全部换装了永乐火铳,对于蒙古骑兵本就有天生的克制,而三千营也都是精锐。至于京卫中挑选出来的那些将士,因都有颁赏,无不想着建功立业,士气亦足。再说这是巡狩而非亲征,皇上此行可保无虞。”
郭琎长叹一声,随即低声说道:“怕只怕那些鞑子得知皇上巡边的消息,于是预先设伏,如先头太宗皇帝北巡遏敌那般”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左右,也不再多言。而他说的也是张越早就想过的,因此和尚书张本早就和内阁众人计议停当,并劝皇帝在兵事上多听几位带兵老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