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分出了胜负,那边也很快会结束的。”不过有一句话萧立没说出来,这种情况下要美军结束在伊朗的军事行动,哈梅内伊还得多付出点代价才行。
在座哪一个不是人精听到军方的意见都已经统一,本来就不赞同军方出国行动的常委们岂有不赞成的道理。于是,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通过。想想我们已经总共在伊朗部署了三百五十多架先进战机,到现在也还有两个空军师,两百多架的军事力量,在自身面临侵略的情况下还能做到这点,已经很了不起了。如果没有这两百多架战斗机的威慑力量,还有同时部署的防御力量,难说现在德黑兰会在谁的控制之下。
散会之前,王显将最后一个重要内容拿了出来:“综合各方面情报,总参确认美军将会于近期展开一场大规模的营救行动,但具体多大规模无法得知。如果我们能成功阻止美军的这次行动,我想美国人民和美国政府对五角大楼的耐心也差不多用完了。那个时候再和谈,应该不会再遇到大的问题。”
“这最后一仗一定要打好”主席说道,“如果实在无法坚持住,可以放过美军士兵离开,但航母一定要给我留下他们一声招呼也不打就敢开进我们的专署经济区,哪能由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第一章 回到未来 第一百三十八节 血战-鬼头刀7
2018年1月20号,伊朗战场上。美军30万数字化部队在莫名其妙地修整了大半月后,终于再次发动战车,露出长长的獠牙扑向德黑兰。受到“东海惨败”强烈刺激的美军,战斗意志再次猛烈的爆发出来,两个小时内,以锐不可当之势攻击行进80公里。不过这次美军吃惊的发现,伊朗大部队消失了,卡尚梅梅一线并没有明显的前沿阵地,反而在行进过程中不断遭遇无处不在的地雷和伊军小股部队的骚扰袭击。这些特征充分说明,伊朗统帅部已经做出了“游击战”的策略,美军下面的路,恐怕没有先前那么顺利了。
这半个多月的修整对美军来说也并不好过。伊军大集群突击被美军空中力量毫不留情的击溃之后,按照最高统帅部的指示,剩余伊军化整为零,轮番骚扰美军驻地。从美军选好地点扎营以来,不知从何而来的子弹、迫击炮弹就从来没有消停过。特别是在最初的三天里,紧张的气氛使得相当大一部分美军都无法休息。这种现象直到美军见识到激光防御系统100的将来袭炮弹击落才有所好转。
当然,美军虽然难过,但仍然牢牢占据战场主动权。而伊朗统帅部的日子却是实实在在非常艰难。经济发达的波斯湾南部五省和西部石油重镇阿瓦士落入敌手,使得伊朗失去了60的财政收入,大部分工业生产能力,而里海沿岸各国在接到美国恐吓后,也断绝了与伊朗的经济往来。伊朗经济总量下降到战争爆发前的不到三成,经济濒临崩溃。
对美军驻地的骚扰行动也没能取得预定战果。全数字化的美军驻地警戒圈达到惊人的30-45公里,只要稍大规模的集中行动,特别是机械化部队的动作,铁定会被遍布战场的美军各类战场传感器所侦测,在瞬间招来致命的炮火。已经有多个试图对美军发动集群攻击的自行榴炮团在突防时被美军空中力量摧毁。而越向内,各种传感器布撒越密,美军的警戒力量越强大。虽然有极少部分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特种兵能突破外层警戒圈,但势单力薄,难以起到较大作用。至于内层0到3公里警戒圈,在中国的反侦测装备紧急空运到伊朗之前,一直被伊朗特种部队认为是“无法穿越的死亡地带”。
随着美军攻势再次展开,德黑兰伊朗最高统帅部内一片忙乱。参谋们不断呼叫各个部队的番号,听筒中传来的断断续续的不清晰的回答和爆炸声显示出强烈的战争气息。无线电的噪声和有线电的无声让哈梅内伊再次感受到了对战场的无力感。伊军和美军的差距太大了这种差距不是指哪一种具体装备,而是一种战争理念一方面,美军不断开发各种集成化模块化的战场探测系统,使得整个战场对美军保持透明。另一方面,以攻克自己的系统为目标,美军同时开发各种反制系统。这些反制武器能对美军的指挥系统产生干扰,当然更能对比美军技术低一挡的敌军发挥作用
哈梅内伊心里思索着,中国东海海面上发生的事,对伊朗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在这个时候痛击一下美军,势必能给美国国内本身就很强烈的反战情绪加一把火。但回头仔细看看自己手中的力量,在正面战场上要击败美军,成功的可能性极其渺茫。在出奇兵进攻和全面防守之间,哈梅内伊只能无奈的选择后者。
而此刻哈梅内伊的老对手,伊朗战区美军最高指挥官小巴顿却叼着大烟斗,靠在椅子上老气横秋的翻看前线战报。对于小巴顿来说,他现在是春风得意,用极微小的代价,指挥着美军30万数字化部队将伊朗百万大军杀得溃不成军。如果不是需要服务于白宫那帮家伙的战略决策,恐怕美军现在已经在德黑兰哈梅内伊的官邸喝咖啡了。无论国内国际上,他的威望都达到了顶峰。
相对第八集团军在东海的惨败,波斯湾的胜利就显得更加光彩夺目。不过现在,小巴顿也在努力思索中国会不会将在东海上空大出风头的新型飞机派驻几架到伊朗战区。五角大楼参谋部对这种新式战机的战斗力评价为已经上升为s级,这意味着,只要有一个装备这种飞机的空军师进驻,伊朗的天空将不再属于美国人这样一来,美军的空地协同攻击就会出现大麻烦。
不过站在更高的角度,从战略层面上考虑这个问题,小巴顿认为中国向伊朗战区派驻新型飞机的可能性不大。东海一役,不管最后美军营救行动结果如何,中国都已经向美国,向全世界证明了解放军顽强的作风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一仗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在瞬间无可争议的占据了第二的位置,毕竟能够击溃并围困美军六支航母编队,地球上还没有其他一个国家敢做,也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能做到。自此一役,海军实力大损的美军,退出东亚角逐成为必然。在这个时候中国需要做的事情,决不是肆无忌惮的过分激怒美国,那不是一个明智的政府做出的选择:谁也无法预料美国民意会因此发展成什么态势
另外一方面,这个时候结束战争对中国来说无疑是最好时机。美海军惨败,为保本土安全不得不大幅度减少海外驻军。对东亚问题暂时失去发言权,对中国来说无疑是其解决东海、南海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中日问题最好的机会。同时,中国也面临着一大摊子战争遗留问题。其全国进入战争状态已经持续半年,再不恢复正常,中国经济将遭受实质性不可逆转的损害。国内,国际两方面因素都表明,伊朗战区上空不大可能出现这种让美军飞行员闻风丧胆的新型歼击机。
小巴顿思索着中国到底是如何成功的隐瞒住一种新型飞机的大规模成军的。要知道飞机不同其他装备,一旦装备部队,它就要上天,动静那么大,而且数量上千架,如何能瞒住美国发达的间谍机构况且还有大量的卫星监视着中国境内的各空军机场。想当初,fbi连中国人还在图纸上的飞机资料都能弄到,现在间谍技术更加先进了,却反而连已经装备了上千架新型飞机的情报都得不到了。出了这种事情,五角大楼对中央情报局的信任下降到了冰点。小巴顿也不例外,他对中情局送过来的情报已经不敢像以前那样放心使用了。对于一个连这么明显的情报都无法分析出来的情报机构,小巴顿对其工作能力表示强烈质疑。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