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1 / 2)

多谢参军大人的关心,下官保证兴国寺命案一定会朝廷规定的期限内审结完毕。”

“哈哈,好好,有县丞大人这句话就好”柴观大笑道:丞大人你须千万记着,朝廷的规矩可不是儿戏。如果在剩下的二个月零二十三天内,县丞大人还审结不了兴国寺的命案,你就等着提点刑狱司的公文吧”

说罢,柴观一抖长袖,怒冲冲地离去。

江逐流追到县衙门口躬身高喊:“恭送参军大人”

纵然再撕破面皮,这官场的规矩江逐流还是要照顾的。

郭松早就侯在一旁,见柴观离去,立刻走上来道:“县丞大人,柴参军柴大人为何事而来怎么也不留下斋饭就怒冲冲地去了”

江逐流苦笑着把事情向郭松讲了一遍,郭松顿时忧心忡忡起来,他嗔怪江逐流为什么不把狄青移交给宪司衙门。方大公子和方二公子的官司已经把转运司和安抚司衙门都牵扯进来,现在兴国寺狄青的案子又把宪司衙门也卷了进来,江逐流在阳还会有好日子过吗

江逐流却无法告诉郭松他硬要留下狄青的缘由。难道让他告诉郭松,我是来自一千多年后,知道狄青是北宋未来的军神,所以才想方设法要拯救他吗

他只好故做轻松地安抚郭松道:“郭大哥,休要为小弟担心。小弟听郭大嫂讲,阳县很多百姓都传言小弟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断案入神。经过这几天的案子,还有今日智擒田老大,郭大哥难道没有觉得小弟真的是天上的文曲星吗”

郭松干笑了两声,随即又叹气道:“我的县丞大人,你不提田老大还好,你一提这个田老大属下就心乱如麻。县丞大人怎么有那么大的胆子,竟然敢答应三日后一定解决田家堡和附近一万多失地灾民的生计问题到时候万一你解决不了,岂不是捅了胡蜂窝子这一万多灾民正诉苦无门,县丞大人你这一允诺,正好给他们一个闹事的借口啊。”

“还有,田家堡现在就跟过来几十个人,要求大人按照承诺先解决他们三日内的粮食,大人你让属下到哪里找这么多粮食”郭松刚舒展两天的眉眼又哀苦的皱在了一起。

江逐流道:“当时我怎么顾得了那么多先允诺下来再说,办法可以在这三天内慢慢想。至于那田家堡饥民三日之内的粮食还是要有劳郭大哥想想办法。”

见郭松在那里愁眉苦脸地摇头,江逐流咬牙道:“郭大哥,待会儿张保回来,你让他带领几个衙役陪你一起去阳县的大户家借粮,就说本县江逐流担保,十日内必然还上借他们的粮食。如若这样说他们还不肯借的话,就让张保带领衙役强行打开他们的粮仓,有什么事情本县一力承担”

见郭松依旧站在那里没有动,江逐流急道:“郭大哥,你还愣在这里干什么快去啊”

郭松无奈地叹了口气,正要领命而去,江逐流又拦住了他,口中说道:“郭大哥,你记着,若是真要到强行抢粮的那一步,千万要给那些大户留下借条。”

郭松摇头苦笑道:“放心吧,县丞大人,不就是两千斤粮食吗还不到要动手抢的地步。”

江逐流这才放心。

郭松走后,江逐流旋即快步走进去后衙,他一进家门,就高声喝道:“崔筝妹子,崔筝妹子在吗”

崔筝正陪着冬儿做女红,一听江逐流进门首先喊她的名字,心道这个奇了,这些时日江逐流一回来都是先喊冬儿,至于崔筝,江逐流甚至连看都不看,怎么今日他转了性子,一进来竟然先喊她的名字

第一卷 第九十四章 大买卖

逐流冲进正房,看到崔筝和冬儿都在,他顾不得和冬上前就对崔筝道:“崔筝妹妹,你且跟我来,我有事与你相商。”

崔筝似笑非笑地瞟了冬儿一眼,努嘴对说道:“江大哥,你就不怕冬儿妹子吃味”

冬儿羞红了脸,却含笑啐道:“筝姐姐净会说笑,你们义兄妹商量事情,我吃味什么”

江逐流把崔筝请到思补堂,然后正色说道:“崔筝妹子,我这里有一笔好买卖要和妹子商量一下。”

崔筝人前对江逐流分外亲热,大哥前大哥后的叫个不停,一旦和江逐流单独相处,却总是冷个脸子,此时听江逐流找她原来是谈买卖,不由得粉脸更冷。

“什么买卖,县丞大人请说。”

“这个,这个,”江逐流迟疑了一下,方才开口说道:“不知道妹子在崔家一次可以动用多少银两”

崔筝淡淡一笑道:“县丞大人莫非打上崔家钱财的主意”

江逐流汗颜,他摇头道:“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大哥现在遇到一个天大的好买卖,苦于手中没有本钱,所以才恳请小妹出手相助。”

崔筝冷着脸道:“我说县丞大人平日里在人前连称呼小女子一声妹妹都吝啬,今日怎么忽然间妹子妹子亲热地叫个不停,原来是县丞大人手中缺乏本钱啊说吧。什么好买卖,让小女子听听。”

江逐流尴尬地笑了笑,挠头道:“本县黄河南岸有五万多亩水浇耕地,不知道崔家有没有兴趣吃下”

崔筝摆摆手道:“县丞大人,我们崔家是商贾世家,不事耕种,对耕地没有兴趣。”

崔筝起身就要走,江逐流连忙伸手拦下。道:“崔筝妹子,你听我把话说完再走好不好”

崔筝冷声道:“请讲。”

江逐流道:“阳县水浇耕地地价格为六百文一亩,可是我说这五万多亩水浇耕地只要一百文一亩就可以买下来了。崔筝妹子没兴趣耕种不要紧,你只要盘算一下,这五万多亩耕地你一转手能赚多少钱就行了。”

崔筝身为洛阳第一富商崔家的实际掌舵人,自然对金钱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江逐流这么一说,崔筝眼睛立刻一亮道:“二万五千贯果然是一笔好买卖”

江逐流得意地点头道:“那是自然”

崔筝欢喜过后,忽然狐疑道:“县丞大人,既然是这么一笔好买卖,应该很多人抢着做才是,怎么单单会轮到我们崔家”

江逐流一脸诚恳地说道:“那是因为大哥身为阳县的父母官,和崔大哥情同手足,如此的好买卖当然要先紧着崔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