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2(2 / 2)

兴唐 午后方晴 8169 字 2019-04-15

好吧,那么我就无为而治,不批阅政务了。可想无为而治也不行,民间谣传又掀了起来,皇后在后宫又苦苦相逼,就是逼得你有为而治。可怎么有办批阅奏折明显不行了,皇后的本事,想挑剔简单太容易,或者能想出什么解决旱情之策,好象又不大可能。除非想到这里,房氏毛骨悚然,忽然知道皇后想做什么了,说道:“殿下啊,这时候真的不能急啊,要忍耐,忍受,忍辱负重,忍气吞声。”

连说了四个忍字。

岂止是一个忍字所能化解的,在后宫之中,武则天说道:“李首成,现在周王表现如何”

“奴婢也不大好说,但这段时间在崔氏兄弟以及妻子督促下,周王终于放弃了游猎,开始认真读书。其他的不知。”

“这个崔氏好啊,才是真正的名门世家,大家闺秀。”

“是,五姓七家,皆冠于中华,清河崔家当为翘首。”

“鲁王呢”

“鲁王也不错的,识了不少字。”

小李潞同样很悲催,这才蛋大,整天被一群大儒教导经义,现在一看到那群大儒到来,就象见到一群活阎罗王一样。但在这种悲催的强制性教育下,确实填鸭子似的,识了一些字。

可也有一门好处,自从武则天大闹雍王府,金内侍畏罪自杀,东宫却成了难得的一片净土。不然东宫这群可怜的小女子,必然卷入这层大风浪中,苦苦挣扎。

但李首成说完后,脸上十分迟疑,就算鲁王资质不错,可是年龄太小,出身又薄不过不敢说。

“嗯,那是,他是弘儿所生,想来不差的。”

“”

可在心中说,李贤李显李旭轮也是你生的,但一个个性格差距却是很大。

自始至终就没有再提李贤。局势如此,李贤不忍,自坠罗网。忍,也可以逼他就范,甚至只要一个小小的布置,政治生涯到此结束了。已经没有必要放在心上。

但也准备收网,可就在这时候,让武则天哭笑不得的事情发生了。

看着高大的长安城墙,那气派的城楼,校尉马如龙就从心里感到一片亲切。

本来就是长安人嘛,可原来心里面没有底气的,无论他们怎么勇敢,毕竟将太子弄出事了,是不现在不同,太子返回来了,这一战打得很苦。原来他是京城羽林军之一,是因为身体强壮,被挑选出来的,可就没有想到如此惨烈。心里面也没有怨言,太子更苦,太子与诸将士共生死,自己还在九曲,有什么好抱怨的。

可是太子神奇地杀了出来,这是太子殿下的骄傲,也是青海军所有人的骄傲。

带着两名手下,飞骑来到城门口,许多人在盘查,他大声喊道:“青海急报。”

一听是青海急报,守城的士兵查也不查,就要放行。

但马如龙心情激动之下,又大喊道:“殿下突围了。”

百姓还没有听明白,殿下,唐朝殿下不要太多,所有王爷公主,皆是殿下,现在宗室有多少王爷公主了

马如龙一看,不对啊,怎么百姓没有反应,于是又说道:“是太子殿下突围了,现在安全杀到肃州。”

反应过来了,也休想再跑了。一起围了过来,纷纷问道:“这位军爷,能不能说清楚一点啊。”

岂止是将士思念,长安城中百姓更思念,这段时间他们日夜在为太子祈祷,梦中都梦到太子那一年旱情严重,看到灾民,发疯的掌犁情形,梦到太子平易近人的笑容,甚至许多人来替太子烧过香,还过愿。

马如龙一拱手,说道:“太子殿下杀出来了。去年冬天,从积石山奇奔紫山,然后到了截支川,又跑到东女羌,见前面有堵兵,用了计策,将吐蕃几万追兵甩开,又从紫山口杀到玛多城。连夜攻克了玛多城,击败了城中的五千守兵,又于伏俟城前大败吐谷浑一万堵兵,安全撤向肃州。我是裴侍郎属下校尉,特地赶回京城,向陛下报喜的。”

说着,将手中军报扬了扬。

“殿下真平安杀出来了”

“我就知道老天爷会睁眼的。”

“那些吐蕃怎敢想困住殿下。”

“这位军爷,能不能再详细说一下。”

马如龙一看不行了,一拱手道:“还要给陛下报喜呢。各位想听,今天晚上到永安坊史通酒肆里,我详细地说给你们听。我家就在永安坊。”

说到这里,腰杆子挺直,光荣的。

他是得瑟了,可就没有想到后果,结果当天晚上,史通酒肆人满为患,来听他开讲的百姓,差一点将酒肆的二层楼都挤塌了。

是啊,还要给皇上报喜讯呢,人群自动让开一条道路,可没有走,就堵在城门口议论,一会儿城门口堵得死死的。

守城的士兵一脸艳羡地看着马如龙一行消失,然后才发觉不对,说道:“各位,城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啊。”

“是啊,是啊。”百姓这才散去,但有百姓想起了,说道:“大喜事啊,太子出围了,买鞭炮庆贺啊。”

只是几个时辰,长安城中鞭炮声响个不停,就象过年一般。

马如龙不知,一边走一边还在大喊,说道:“太子殿下杀出来了,平安杀出来了。”

不过没有敢耽搁,正当百姓狐疑不解的时候,他们一行人骑马消失了。

一路喊到大明宫,那个侍卫敢耽搁,直接放行通报。

政事堂中,几位宰相正在议事,张大安说道:“各位,既然皇上龙体安康,是不是要还政于皇上”

现在总算明白过来,这个监国名义上是大义,可实际上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还是裹着强力胶的烫手山芋,想甩都甩不开。

王德真阴阳怪气地说道:“为何张相公有此议雍王殿下当初监国不是张相公率领群臣所相逼求的”

“那时候陛下生病,情况不同。某这样做,也是为了国家为了社稷。”

刘仁轨一听心就烦,说道:“张大安,请麻烦一下。某受某些人陷害,又因为生病离开青海,现在想起来,深以为自耻。你也是一名宰相,私心就是私心,就不要再用这些国家社稷的词眼